第四节 供应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43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供应管理
分类号: F251
页数: 3
页码: 442-445
摘要: 本节记述的是济南铁路局供应管理情况包括物资供应、物资储备、消耗定额管理、物资统计、物资核销等。
关键词: 铁路局 物资 供应管理

内容

一、物资供应
  50年代,物资供应以合同制为主,强调计划的“法律”与“法令”作用。此间,主要料源渠道是:铁道部供应分配、调拨一项料(部管钢材、木材、水泥和铁路专用机车、车辆等配件),路局采购或订制二、三项料(一般维修用料和日常用料,由铁道部材料目录标明)。1958年,“大跃进”,取消合同制,供料无计划。自60年代开始,实行领料制,试行送料制。后改为先提申请计划,再行分配的办法。1975年,物资供应实行“在国家统一计划下,地区平衡,差额调拨,品种调剂,保证上交”的办法。1977年,物资供应按照“配、修、造”及“先维修生产、后基本建设”的原则,优先供应主要运输设备修理需要的物资;基本建设按保证重点的原则,采取清仓查库、修旧利废、定额领料、退旧领新、盘点核销、精打细算、降低物资消耗等措施安排材料供应。1979年,实行铁道部《关于二类机电产品供应管理试行办法》,所需二类机电产品由局物资局机电设备二处负责供应。1980年,所需的二类机电产品由各材料厂从华东一级站所属的济南、张店、青岛等供应站直接供应。1982年,在机电产品申请计划和组织供应中,贯彻铁道部《机电产品供应管理暂行办法》。1983年,执行铁道部新的《二类机电产品供应管理试行办法》,就地就近由铁道部上海物管处供应站供应二类机电产品,减少中间环节和积压流费,节省进货费用支出,提高了经济效益。1985年实行铁路物资地区供应中心负责制,所需的74种统配产品,铁道部管的198种产品和“目录”外二类机电产品80种实行地区计划,地区供应,提出申请计划,报部物资局上海物资办事处就近筛选解决;解决不了的部分,报送部物资局解决。同年,又执行铁道部的《铁路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设备承包试地办法》,将列入国家重点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项目所需的机电产品,由物资处统一向铁道部物资局申请并办理承包合同。1985年各类物资供应品种已达4万多种。其中机车车辆配件、通信信号器材、线路上部建筑材料等专用物资就达9000多项,占全部供应品种的22.5%。完成供应额10756.9万元,为1952年3352万元的3.2倍。
  二、物资储备
  50年代,各机务段、车辆段、材料厂为保证运输业务不缺少配件,采取样样储、层层储的办法,超过了实际需要。1961年,把机辆配件分为“大杂型”和“常用型”两类,调整了段和厂两类、两级的储备构成。其中,机车配件1964年经过初步查定后定为179万元,比1963年节约10万元,1965年查定为164万元,又比1964年节约14.7万元;车辆配件1964年查定为82万元,1965年查定为89万元,比1963年增加16万元,减去互换配件后,节给3万元;全局三级储备查定前,1963年为399万元,查定后的1965年为368万元,比1963年节约31万元,按生产任务比,则节约资金170万元。1973年,贯彻铁道部《机车车辆维修配件三级储备管理办法》,使机车车辆配件三级储备完全定型。1980年,再次查定储备定额,以后一直按三级储备管理办法查定储备配件情况,进行管理。
  三、消耗定额管理
  1962年,根据铁道部的《材料消耗定额办法》,设专人管理消耗定额。“文化大革命”中,领料无定额,发料不核算,消耗无标准,材料随便用,消耗定额管理名存实亡。1977年,根据铁道部《关于加强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路局、分局和基层站、段、队、厂分级管理制度。各基层单位由材料室负责本单位定额的查定和管理工作;各分局由物资设备科和各材料(总)厂负责推动、督促定额工作的开展及贯彻执行,按定额审查物资申请计划和供应;各主管业务处负责本系统定额的查定,组织平衡,审查汇总和管理工作。物资处负责定额的综合平衡,参加定额的审查平衡,组织审查汇编全局定额,督促定额的贯彻执行。1978年,进行消耗定额的查定,查定内燃机车检修、货车检修、工务维修等998项。1980年,首次进行基本建设工程物资消耗定额的查定,查定路基土石方等内容47项;使用物资等459项。1983年,进一步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修定蒸气机车检修、房屋维修等459项定额。并把物资消耗定额列为技术经济指标,不断分析物资消耗情况,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降低物资消耗。
  四、物资统计
  1954年,按铁道部加强统计数字基础工作要求,把统计报表作为审核材料周转和消耗情况的依据,成为节约资源、保证供应的手段。1961年,贯彻执行铁道部《关于加强材料工作的25条措施》,针对统计工作中的浮夸风、弄虚作假、谎报、隐瞒、错报、漏报等问题,加强统计队伍的建设,路局材料处计划科设2名专职统计人员,各材料厂与机、工、车、电、工程等部门设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同时,加强统计管理基础工作,改革报表制度和汇总方式,整理制定全局历史资料数据积累台帐;并定期到各单位走访检查,审查季、年报的准确程度,进行检查评比活动,消灭了统计工作的技术性错误、瞒漏报和弄虚作假等现象。1962~1965年,每年都受到铁道部的表扬。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统计资料被销毁,统计工作受到严重干扰。1973年,恢复执行统计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陆续整理了各种台帐及有关资料。1980年,增加《原材料、燃料消耗与库存总值统计年报》、《主要物资消耗库存电讯月报》,填报品种由9个增加到19个。1983年,把微机用于物资统计,使统计工作逐步现代化,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节省时间,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到1985年,连续三年受铁道部书面通报表扬。
  五、物资核销
  1979年按铁道部“关于编制年度主要物资申请计划和做好物资计划核销工作的通知”,开始物资计划核销工作。1980年,自下而上进行物资核销。整顿基层单位和班组的物资消耗原始记录,加强日常资料积累,按季整理核销资料,进行文字分析。1981~1985年,对维修、大修、更新改造、基本建设、自筹资金等5个方面的钢材、原木、水泥等3个品种的主要材料都逐年进行计划核销。提高了计划的质量,明确和控制了物资消耗的实际状况。1981~1985年全局物资核销情况见表146。

知识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济南铁路局志》

出版者:山东友谊书社

本志记述的是1899年到1985年底济南铁路局机构沿革、铁路建设、运输生产、基建工程、工业多种经营集体经济、铁路管理、科技教育、生活卫生文体、中国共产党济南铁路局组织、群众社团其他党派、政法人武、人物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