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劳动工资计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41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劳动工资计划
分类号: F530.64
页数: 2
页码: 400-402
摘要: 本节记述的是济南铁路局劳动工资计划情况包括劳动力计划、工资总额计划、1950~1985年全局劳动工资主要指标情况表。
关键词: 劳动工资 计划 济南

内容

一、劳动力计划
  建国初期,劳动力计划分别按运营、基建、大修、工业及附属企业等不同部门,根据效率指标和岗位进行编制,新增劳动力指标按铁道部指示下达计划。1958年,受“大跃进”影响,大批农村劳动力招进铁路,全局职工人数由1957年的62715人,猛增到108920人,净增46205人,比当年劳动力计划人数超编25220人。1959年,下达减人计划,到1962年全局先后精减22294人。
  1961~1962年,确定铁路运输职工各类人员划分范围及比例标准,计划定员人数分为直接生产人员、非直接生产人员、后备培训人员和其它人员,直接生产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0%以上。并先后公布机车修理、线桥维修、通信信号维修和车站生产人员劳动定员编制标准。1964年,颁发铁路轮班制人员班制规定。1965年,改进临时工使用办法,缺员单位少用固定工,多用临时工。
  1970年,恢复从社会上招收新工人后,每年按批准的增人项目和增人指标,下达招收新工人计划;铁路外委专用线投产使用所需劳动力指标,也按下达的新增计划人数招收;每年根据新增劳力指标和接收城镇复员、退伍军人,统一分配的大、中专和技工学校毕业生计划,下达各单位年末达到人数控制计划。1978年,将计划外用工纳入职工范围。1980年,根据铁道部要求,组织有关人员调查研究,制定出劳动力计划编制标准。1984年,全面清退各单位的计划外用工。1985年,对各单位需用的计划外用工纳入劳动力计划。
  二、工资总额计划
  自1950年起,工资总额的计算,以实物为基础,统一以“工资分”为工资计算单位。1951年,执行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55年,按国务院修定后的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执行。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加班加点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1956年,实行工资改革,工资总额的计算由“工资分”改为货币形式,以职工平均月工资为编制依据,按核定的劳动定员人数计算工资总额计划。实行计件人员的工资按其人员和计件工资定额计算工资总额。1960年,人民银行开始对工资总额实行计划管理和监督支付,路局在下达各单位工资总额计划时,同时抄送当地开户银行。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编制工资总额计划工作一度中断。1972年起,根据国务院加强工资基金管理工作的要求,恢复编制工资总额计划;路局在下达职工年末达到计划人数的同时,下达工资总额计划,并送当地人民银行。1978年到1985年,职工平均工资年平均递增9.85%。1950~1985年全局劳动工资主要指标情况见表117。

知识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济南铁路局志》

出版者:山东友谊书社

本志记述的是1899年到1985年底济南铁路局机构沿革、铁路建设、运输生产、基建工程、工业多种经营集体经济、铁路管理、科技教育、生活卫生文体、中国共产党济南铁路局组织、群众社团其他党派、政法人武、人物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