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业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38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工业生产
分类号: F532.6
页数: 15
页码: 357-371
摘要: 本章记述的是济南铁道部工业生产情况机构设置、机车车辆配件、工电器材、机械修造、建筑材料、水泥制品、印刷等。
关键词: 铁道部 工业 生产

内容

第一节 机构设置
  自胶济铁路兴建,到1949年7月,各时期之铁路局都未专设工业管理机构,各机车工厂均隶属局机务处直接管理。1949年8月17日,管理局成立厂务处,领导所属机车工厂。后鉴于各机车工厂相继移交给铁道部厂务局直接管理,至1952年11月底厂务处撤销。原有的印刷所为局直属单位,新建的工务修配所和大湖采石场隶属徐州分局。
  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全局上下掀起大炼钢铁的高潮。为便于管理,于8月1日管理局成立冶炼办公室。9月30日改称工业办公室,定员6人,负责统筹、规划工业厂的兴建。各部门的建厂、原材料供应以及生产管理等事宜,仍由各部门负责。次年4月22日,工业办公室与材料总厂合并为材料处。1960年5月16日,为发展工业生产,原工业办公室业务由材料处移出另设工业处,并直接领导孙村钢铁厂、济南水泥厂和铸管厂筹备处。1961年2月21日,撤销工业处,业务并入材料处,处内设工业科。各工业厂的隶属关系为:孙村钢铁厂(1962年停建)、济南配件厂、济南水泥厂属材料处;济南通信信号器材制造厂属电务处;济南水泥制品厂、界河采石场(1963年移交给山东省济宁专区)属工程处;铁山采石场、孤山采石场、济南机械厂属工务处;济南车轮厂属车辆处;济南印刷厂为局直单位。1968年铁山采石场并入孤山采石场。1971年3月,路局革委会后勤部设工业组,由后勤部垂直领导济南通信信号工厂、配件厂、车轮厂、印刷厂和新汶机械制修厂。其他各厂分别隶属各分局和有关部门。1972年路局再次成立工业处,管辖原后勤部所属各厂。1975年4月15日,撤销工业处,在物资处内设工业科,同时调整部分工业厂的隶属关系。新汶机械制修厂、济南配件厂划归物资处;济南车轮厂划归车辆处;济南通信信号工厂划归工电大修总队。济南水泥厂和装卸机具厂仍属济南分局;大湖采石场仍属徐州分局;孤山采石场仍属青岛分局;文庄采石场、济南水泥轨枕厂和工程机具修配厂仍属工程总队。1978年5月6日,济南通信信号工厂又划归物资处。
  1983年6月5日,改革物资工业管理体制,物资处改为物资工业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垂直领导新汶机械设备修理厂、济南配件厂、济南工程机械修配厂、济南工务机具修配厂、济南电务修配厂、济南装卸机具修配厂、济南水泥厂和济南印刷厂。其他厂(场)分别隶属各分局和有关部门。此后对个别厂的隶属关系又作了调整。到1985年底,全局工业生产厂(场)的隶属关系的基本状况,见表105。
  第二节 机车车辆配件
  一、闸瓦
  路局配件厂1959年3月投产之前,全局机车、车辆所需闸瓦,全靠购置。投产后开始生产部分闸瓦供机车、车辆检修使用。先是用手工造型浇铸,日产550块(每块重10公斤左右,直至1970年均以块为单位计算产量),年产16.78万块。1964年,对闸瓦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建成“拉包线”,日产达到1005块,年产达到30.65万块。1966年路局投资36万元,兴建半自动闸瓦生产流水线,1971年6月建成投产,每个造型工人的日产量由流水线建成前的0.44吨提高到0.85吨,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流水线不能正常运转,产量不稳,1975年实际年产量为2392.8吨。1976年后,生产逐步恢复正常,产量不断提高。1985年年产量达到3683.8吨。
  二、轴瓦
  1962年,济南配件厂开始生产球墨铸铁轴瓦,供局内及外局使用。由于设备简陋,缺乏经验,生产效率很低,年产3万块(每块重12公斤左右,当时计算产量是以块为单位)。1977年年产轴瓦136.6吨。1981年4月,在路局科研所的支持下,建成轴瓦加工自动线,轴瓦产量逐年提高。1985年年产量达265.4吨。
  三、注水器
  1962年以前,局内蒸汽机车注水器及其零部件,均需向铁道部部属有关工厂购置。1963年,济南配件厂开始生产X10注水器部分配件。由于设备、技术、材质等原因,产品质量较差。1970年,将砂模铸造改为铁模铸造,质量有所提高。
  为满足铁路运输的需要,1984年1月,配件厂接受了生产成套注水器150套的任务。经过半年的筹备和研制,于7月份开始试生产。第一次生产X10注水器33套,成品合格率仅占52%。随后,翻砂和机械车间分别成立X10注水器QC小组,以提高注水器质量为课题,展开攻关活动,年底生产成品69套,占年度计划的46%,产品合格率亦有所提高。1985年,铁道部下达生产任务为205套,实际完成260套,产品合格率达到95%。
  四、铸铁件
  1959年3月,济南配件厂投产时,铸铁件生产只有1台土化铁炉,加之技术力量薄弱,产品品种少、产量低。次年增设1台化铁炉,年产铸铁件2399吨。1961年,由于原材料短缺,年产量降为1168吨。1962年后,通过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面开展以提高技术业务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大练基本功活动,建立健全各项技术负责制,生产形势逐年好转,铸铁件产量不断上升,质量不断提高。1965年年产各种铸铁件2829吨,创投产后最好水平。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展后,铸铁件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产量逐年下降。1973年和1974年均未完成路局下达的生产计划,且废品率高达11.1%,比规定4.0%高出7.1个百分点。每吨产品成本比定额高51元。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铸铁件产量和质量稳步上升。1978年年产3832吨,废品率仅占3.3%,比规定低0.7个百分点。1980年后,配件厂开展了以“安全、优质、高产、低耗”为主要内容的增产节约运动,铸铁件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1984年年产量突破4000吨大关。1985年年产量达到4274.8吨,废品率为2.4%,比规定低1.6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
  五、铸钢件
  1971年,由工程机具修配厂(今工程机械厂)开始筹建铸钢车间,直至1976年初方才建成投产。当年产铸钢件54吨。品类很少,只有岔心、夹板等。1981年,开始增加铸钢止轮器(铁鞋)生产,供应车务系统调车使用,年产量为2至4万只。由于止轮器的需要量的增加,铸钢件生产连年上升。1983年年产量达到315.7吨。
  1984年,工程机械厂由工程总公司划归物资工业公司后,努力开发新产品,先后试制成功缓冲器导板、轴箱垫板、P50上心盘、转6闸瓦托、转6制动梁支柱、汽室阀体、汽缸鞲鞴、动轮轴心托板和转8闸瓦托等17种机车车辆铸钢件,年产量达到446.9吨。1985年年产量达到603.3吨,部分闸瓦托销往国外。
  六、铸铜件
  机车、车辆的铸铜配件一直靠购置。1962年,配件厂翻砂车间成立铸铜小组,自制化铜炉1盘,因陋就简,开始生产铸铜件。年内完成22.5吨,占路局下达生产计划27.3吨的82%。后经改善设备和提高生产技术,到1965年年产量达到112吨。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铸铜小组一直坚持生产,尤其是1972年,在全厂其他各项生产指标都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唯有铸铜小组完成铸铜件生产206.4吨,比路局下达的160吨的生产计划超额46.4吨,废品率仅占2.5%。1973年后,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连续三年未能完成生产任务。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铸铜件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79年局下达计划148吨,实际完成167.2吨。以后每年都稳中有升。1983年完成176.4吨,1985年增至201吨。
  七、球铁件
  济南配件厂球铁生产始于1960年。当年产量为188吨,主要产品有机车热水泵、排水塞门、自动排水阀,车辆风表、万向接头等30余个品种。1961年因原材料供应不足,产量降至125吨。1962年后,随着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球铁件生产陆续回升。1963年年产达到219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产量连年下降,加之原材料供不应求,至1976年被迫停产。1977年恢复生产,年产279.3吨。1979年后,又开发了各种直角阀、截止阀、暖气减压阀等品种,特别是机车汽缸涨圈料改用球铁件后,产量大幅度增长。1980年达到762.3吨。1981年后的产量,基本稳定在700吨左右。1985年年产量为690.6吨。
  八、锻钢件
  1959年3月,济南配件厂投产时,只有1盘土烘炉,手工操作。主要产品有钩舌销和螺栓等,品种少、产量低。年末,增加300公斤空气锤1台,1960年年产量达到173吨。1962年,信号工厂与配件厂合并,增加部分人员和设备。1964年又添置750公斤空气锤1台,年产锻钢件为175.4吨。主要产品除购销、螺栓外,增加了月牙板滑块、闸瓦托吊等10余个品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展后,尽管锻压设备不断增加,锻钢件产量却在94~198吨之间徘徊,造成资金亏损。1974年,在拥有11台锻压设备的情况下,计划生产325吨,实际只完成152.7吨,每吨成本比定额高出463元。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锻钢件生产恢复正常。年产量稳定在300吨左右,年年超额完成路局下达的生产计划。1981年年产280.1吨,产品合格率达到99%;1985年年产333.9吨,产品合格率达到99.48%。产品品种主要有;水表框扣、过热管弯头、洗炉堵、易熔塞体、十字头圆销、连杆肘销、万向接头、枕弹簧箍、轴箱螺栓等。
  第三节 工电器材
  一、道岔
  胶济、津浦和陇海铁路建成通车后,线路维修所需道岔及配件,均需从国外购置。1952年,刚刚建成的徐州工务修配所开始试制,当年生产道岔6组、尖轨2根、岔心12副。1953年后,随着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产量逐年有所增加,满足了部分线路维修的需要。1958年11月,徐州工务修配所迁至济南与篷布衡器修理所合并为济南铁路局机械厂(1963年更名为工务机具修配所),继续生产道岔及道岔配件。至1976年年均生产道岔73组、尖轨125根、岔心119副。但产品规格较少。自1967年起,因“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成组道岔生产被迫停止,只能生产少量尖轨和岔心。1976~1979年,年均生产尖轨226.4根、岔心86.3副。1980年年产尖轨422根、岔心36副。1981年,工程机具修配所将道岔、尖轨及岔心的生产任务转交给新建的张店养路机械厂。当年生产尖轨332根、岔心26副。1982年张店养路机械厂改称张店工务机具修配厂,改造了旧有设备,改善了检测手段,产品品种由5种增至22种。并能够生产复式和菱形道岔。年产道岔6组、尖轨660根、岔心34副。1985年年产道岔28组、尖轨720根、岔心93副。产品除供应本局使用外,尚有部分销往局外。
  二、线路配件
  徐州工务修配所于1952年开始生产少量夹板、螺栓和道钉。1955年开始生产防爬器,年产7249个。1958年11月,工务修配所迁济与篷布衡器修理所合并为济南铁路局机械厂后,继续生产防爬器。1963年1月,厂更名为济南工务机具修配所,并增加夹板生产。1966年工务机具修配所与工程机具修配所合并为工程机具修配厂,防爬器与夹板生产任务不变。从1955年到1970年底,16年累计生产防爬器42.27万个,年均生产2.64万个。从1963年到1970年底,8年累计生产夹板7.38万块,年均生产9225块。1975年工程机具修配厂更名工程机械厂,工务器材生产任务、品种和规格不变。进入80年代后,国家对防爬器、夹板的供应量充足,工程机械厂的产量逐年减少。1984年在生产夹板3542块后,即停止工务器材的生产。
  1977年,新汶机械厂为开拓新产品,开始生产轨距拉杆,当年产7039套。1981年开始生产垫圈,年产41万件。1985年年产三种规格的轨距拉杆1.13万套、垫圈40万件。从1977年至1985年的9年中,累计生产轨距拉杆6.88万套、垫圈309万件。
  1981年,张店养路机械修理厂建成投产后,除生产道岔及其配件外,还开发生产了一些其他工务器材。1982年厂更名为张店工务机具厂,年产轨距拉杆600套。1983年产2222套。1984年年产防爬器3.38万个,1985年达到9.21万个。
  三、电缆
  1968年末,根据铁道部建议,济南电务修配厂成立电缆生产会战组。经过一年的筹建,于1970年试制成功7芯以下信号电缆。经测试,达到铁道部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定名为PVV电缆,年底正式投入生产。1971年1月,济南电务修配厂更名为济南通信信号工厂(1983年改为济南电务工厂),并试制成功4芯长途通信电缆,月产量50公里左右。1972年又试制成功全塑市话电缆,样品经国家交通部有关部门鉴定合格后,确定济南通信信号工厂为部定点HYV市话电缆生产厂。同年还试制成功耐寒级特软塑料护套4~6芯船用电缆,当年产363.5公里,次年又产370公里。后因铁道、交通两部分家而停产。1973年,通信信号工厂建成电缆车间和电缆生产流水线,能产58种规格的市话电缆和9种规格的信号电缆。年产HYYV双护套市话电缆479.8公里,信号电缆25.9公里。1974年市话电缆年产610.7公里,1975年达到911.2公里。1976年,为满足津浦铁路双线信号工程的急需,生产信号电缆570公里。1978年,电缆生产新增HYYV100对内装型市话电缆和PYV—2P型内装信号电缆。市话电缆年产量达到1035公里,信号电缆年产量达到178.2公里。1980年,采用聚乙烯浓熔母料,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增强了芯线绝缘和抗老化强度。当年产市话电缆954.6公里,信号电缆307.1公里。1982年5月,试制成功综合扭绞型电缆,次年又改造了大成缆机,可产4~61芯20个规格综合扭绞市话电缆。1984年,购进星绞机后,又可生产综合扭绞信号电缆,为信号电缆生产开发两大品种38个规格。到1985年,电务工厂年产近200个规格电缆1844.9公里。其中市话电缆1046.9公里;信号电缆751.1公里;广播电缆43.9公里。产品销往路内外。
  四、通信整机
  晶体管通信机
  1965年6月,由正在筹备中的济南电务修配所(1968年正式定名为济南铁路局电务修配厂)开始试制,并陆续生产了少量晶体管会议分机、电报机和车站调度机,安装在部分站、段使用。因质量欠佳于1972年停产。
  无线电机车信号机
  1967年初,由济南电务修配所试制成功。先后生产机车接受机22台,发射机24台,安装在济南至德州间使用。因质量不佳,1969年路局电务处组织济南、兖州电务段和电务修配所共同进行研究和改进后,定型为JT—69型,并开始小批量生产。1972年终因质量不过关而停产。
  长途自动转换机
  原由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和济南通信段共同试制,1967年转至济南电务修配所继续进行。将原半自动转换装置改为全自动转换装置,试制成配合自动交换机47型和ST型自动转换机。共生产4台,1970年分别安装在济南至青岛、济南至徐州、济南至张店、张店至博山间使用,效果良好。因已满足全局需要,随即停止生产。
  无线电转接机
  1975年8月,由济南通信信号工厂试制成功,定名为YWZ—1型。首批生产总机1台、分机12台。9月,安装在济南至泰安间试用。1978年9月,为提高质量,将无线转接部分进行技术改造,定名为YWZ—2型。1979年4月,铁道部电务局、铁道科学研究院、济南铁路局及其他有关单位在济南召开技术审查会,通过技术鉴定。会后,又将原投入生产的YWZ—1型改为YWZ—2型。到1981年底,累计生产792台。后因销路不广而停产。
  电缆自动充气机
  1975年由济南通信信号工厂开始研制。先后试制成4型、4—4型和2型充气机。1977年开始批量生产,到1981年底共生产306台。1981年又试制成ZCS—1—7型和ZCS—1—14型充气机,并进行小批量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对电路作了改进。1984年获局级技术鉴定书,1985年获山东省科技三等奖。自1981年到1985年,共计生产各种型号充气机420台,供路内外使用。
  五、蓄电池
  1958年以后,铁路专用燃油手信号灯逐步改为蓄电池手信号灯。所需蓄电池全靠购置,且需要量逐年增加。1971年3月,青岛铁路分局派李元庆等同志在女姑口林场内开始筹备生产手信号灯蓄电池。他们在一无设备,二无技术的条件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自己动手制做简易工具设备,在临时厂房里进行研制。9月,样品试制成功。10月,产品参加路局“五小工业展览会”,受到路局领导表扬。随即进行试生产。
  到年底共产蓄电池600块,发到站、段试用,效果良好。1972年6月,电池厂在青岛市四方区海岸路(四方车站西侧)开工兴建,年底建成。占地面积为433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94.5平方米,总投资18万元。1973年1月正式投入生立,产品自销,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当年共产蓄电池1.57万块,产值11.28万元,获利2.41万元。可以满足全局需要。后随生产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高,蓄电池产量亦随之增加。1978年年产量达到2.39万块。1980年10月,电池厂作为一个车间并入青岛铁路分局运输营业所(后改为汽车管理段),产量下降。后经整顿,产量回升。自1981年起,电池厂每年召开一次产品订货会,蓄电池销售范围由本局向外局和路外厂矿企业扩大。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全厂职工开展了技术革新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的活动。1982年自行设计和生产了半密闭式铅酸蓄电池,解决了原产蓄电池渗漏电解液的难题。并将燃煤化铅烘干窑改造成电热管加热,提高了产品质量,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1983年又采用远红外烘干室,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还开发了充电机和具有照明、显示信号功能的巡道工、检车工专用灯具,供应局内外。1984和1985年实现产品数量和经济效益同步大幅度增长。1973~1985年生产经营情况,见表106。
  第四节 机械修造
  一、机床大修
  1966年以前,全局各基层单位的各类机床大修,均由机床所在单位或委外进行。1964年7月,路局开始在原新汶钢铁厂旧址筹建机械设备修理厂。1966年1月建成投产,定名为济南铁路局新汶机械修理厂(简称机修厂),隶属路局机务处领导。全厂共有职工128名,各种机械设备32台。采用“走出去”,即职工携带工具到机床所在单位施修;“运进来”,即各单位将机床运至厂内的办法进行施修。投产当年共试修各种机床3台。徐州机务段1台由比利时进口的动轮镟床年久失修,停转一年。机修厂派10名职工到现场施修。这台机床床身滑动面不等高相差3.5毫米,在没有大型龙门刨床的情况下,工人们利用刮刀铲削找平;将原来的皮带塔轮改成变速箱,由三角皮带进行传动;还在车床两端增装轴径刀架,保证了变速的安全性,增大了机床的扭距,扩大了机床的加工范围,使之成为一台多功能联合动轮镟床。经试车性能良好。
  60的代中期,路局所属各单位使用的机床,大部是旧的塔轮变速皮带传动装置,耗电量大,效率低,安全性能差。对此,结合
  大修,把机床由天轴改成单轴传动,便成为当时机床大修的重要任务。机修厂曾派人到各地学习旧机床改造经验。学习和改进了深阳铁路局机修厂的简18车头箱、沈阳机床厂的简20车头箱和四方机车车辆工厂的4.5车头箱,与自己设计制造的机床单体变速箱、进刀箱、溜板箱等相配套,开展机床改造工作。自1966年投产后1970年底,共大修各种机床278台,其中结合进行改造的达208台。年均大修55.5台。
  1970年7月以后,机修厂设备和技术力量,以及机加工能力都有一定的增强和提高。但因“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机床年送修量仍在50~60台之间徘徊。1974年仅为48台,占年计划送修量349台的13.8%,造成工厂亏损。1975年后,机床送修量逐年增加。1983年机修厂改属路局物资工业公司领导,更名为济南铁路局机械设备厂。并开始由服务型向经营型转变。在保证完成局内机床大修任务的前提下,承接路外机床大修。1984年承修局内计划外机床34台;路外机床3台。1985年承修局内计划外机床18台;路外机床16台。
  1985年底,机修厂共有职工248人,各种设备132台。自1966年1月投产至1985年底,共承修各种机械设备1398台。其中主要的有:旋床758台、刨床246台、钻床122台、锯床33台、空气锤69台。年均大修量69.5台。
  二、工程机械大修
  1972年前,工程机械的大修由使用单位或委外进行。1972年5月,原隶属工务处的济南工务机具修配所划归线桥大修总队后,开始承修推土机、拖拉机等,当年完成3台。1975年,工务机具修配所划归工程处,更名工程机械修配厂,工程机械大修的品种和数量陆续增多。1977年开始承修汽车和内燃机。1981年又扩大到铲运机、发电机组、拌和机、叉子车等十几个品种。并相继制订了各种机械大修的工艺标准、检验规范和检验制度。全年共修各种工程机械91台。1983年,工程机械修配厂划归物资工业公司领导,更名为工程机械厂后,每年由路局设备办公室根据各基层单位的申报计划,安排工程机械(包括汽车)大修计划。年大修量稳定在90余台。
  随着工程机械的不断更新,一些耗能量高的拖拉机、装载机、发电机组、内燃叉子车、汽车以及其他型号的工程机械相继淘汰,工程机械大修业务量有所减少。1985年共大修80台,较前几年年修量减少10余台。
  三、轨道车与铁平车大修
  1954年,徐州工务修配所开始承担轨道车大修业务,当年修12台。以后年修量略有增加,到1957年年修量达到16台。1958年11月,工务修配所迁济与篷布衡器修理所合并为济南铁路机械厂后,又承担了铁平车大修任务。1966年后,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轨道车、铁平车的年修量维持在10台左右。1977年年修量最高,大修轨道车13台、铁平车31台、共计44台。后随工务、工程和线桥大修部门配属轨道车、铁平车数量的减少,大修任务逐年下降。1983年工厂划归物资工业公司领导后,全年大修轨道车12台、铁平车20台,共计32台。1985年只大修轨道车16台。
  1954~1985年,累计大修轨道车261台、铁平车279台。
  四、机械动力设备制造
  自胶济铁路建成至建国前夕,局内的机械动力设备主要靠进口。建国后,陆续转向从国内购置。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有些基层单位为解决运输生产之急需,土法上马,自己动手,造了部分机械动力设备,发挥了一定的效能。不久,终因质量不佳,相继淘汰。
  1967年,新汶机械设备修理厂为增强自身设备能力,着手自造。次年2月,首次生产2.8千瓦和4.0千瓦电动机各2台。1969年,首次生产C620—1车床和B665牛头刨床各2台,20吨拉床、锥孔机、木工车床、刨床、5吨天车各1台。此时正值“文化大革命”高潮,国内机械动力设备供应紧张。为满足局管内各基层单位提高机械加工能力的需要,开始制造机械动力设备,供各单位使用。后随本厂设备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动力设备的产量和品种陆续增多,质量也不断提高。到1980年底,共计制造各种机械动力设备1683台。其中主要产品有:C630—1M车床54台、C620—1车床142台、C616车床6台、立式和摇臂钻床46台、牛头刨床104台、Z35摇臂钻床5台、Z525钻床3台、Z32K钻床12台、2.8千瓦电机589台、J02—42—4型5.5千瓦电机118台、J02—51—4型7.5千瓦电机142台、J02— 51—4型电机48台、JR型11千瓦电机3台,。还与外单位协作制造Z195柴油机174台。
  1980年以后,国内机械动力设备可以满足供应,机械设备厂即停止机械动力设备的生产。
  五、轨道车与铁平车制造
  1962年路局机械厂(1963年改为工务机具修配所)开始试制轨道车和铁平车。到1965年年产量分别达到16台11台。1966年成为定型产品。后因“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产量不稳,两种车每年只生产5~6台。1977年开始好转,年产两种车14台,1980年达到20台。1981年,轨道车和铁平车的需求量减少,只生产轨道车5台,次年全部停产。
  六、液压千斤顶制造
  1978年3月,济南工程机械修配厂(1983年更名为工程机械厂)根据铁道部专业设计院设计的液压卧式千斤顶图纸,开始试制,6月完成样品。液压卧式千斤顶最大顶力为200吨,构造行程为500、550和700毫米三种规格,在桥梁施工中顶推法和顶拉法均可使用。样品经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当年产12台,合格3台,合格率仅为25%。后经总结经验教训,1979年又产83台,合格率达到80%。1980年7月16日,铁道部科学技术局和基建总局在济南工程机械厂召开技术鉴定会议,通过了对200吨液压千斤顶的技术鉴定,获得技术鉴定证书,并转入批量生产。当年产131台,1981年年产24台,1982年产53台,1984年产122台。由于卧式液压千斤顶吨位适中,产品质量好、价格低,能在铁路、公路立交桥和涵管施工中广泛应用,深受用户欢迎。
  1985年,济南工程机械厂又先后设计制造了用于桥涵顶进配套控制设备的KD1型、KD2型电器集中控制台和TDW1型、TDW2型、TDW3型液压泵站,与卧式液压千斤顶三者组合一体,实现自动控制。年产量猛增至269台,销往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
  七、铁路专用设备制造
  风动架车机1980年,新汶机械设备修理厂(1983年更名机械设备厂)根据车辆部门修车的实际需要,参照各车辆段自制的土架装置,经过改进设计,制造了JC18—1型风动架车机。当年产28台,供济南西车辆段使用,效果良好。1982年,又为徐州车辆段生产12台。1984年又为兖石铁路生产36台。JC18—1型风动架车机,具有机体结构紧凑、性能可靠、操作方便、价格合理等优点,局内外车辆部门纷纷前来订货。1985年,机械设备厂根据用户的需要,又设计制造了升高度920毫米、1040毫米、1170毫米,顶起重量9吨,并配有集中控制台的JC18—2型风动架车机16台,远销西安、贵阳等铁路分局。
  车轴轴端钻孔攻丝机1983年,为把运用中的车辆轴瓦改装成滚动轴承,济南车轮
  厂急需车轴轴端钻孔、攻丝设备。机械设备厂研制成功1台集钻孔与攻丝于一体的ZG24— 1型滚动车轴轴端钻孔攻丝机。20分钟可加工一根车轴,满足了车轮厂的需要。后经进一步改进,制成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精密度高,噪音小,操作方便的ZG24— 2型滚动轴端钻孔攻丝机。1984年生产1台,1985年生产8台。产品销往北京、天津、太原、沈阳、集宁、江岸、西安、贵阳、昆明9个车轮加工厂。
  第五节 建筑材料
  一、水泥
  自胶济铁路修建起,局内所用水泥主要靠从国内外采购。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因水泥供应紧张,工程和工务部门的几个基层单位,土法上马,建起小水泥厂,生产了一些低标号水泥。后因设备及技术条件差,产品质量差,在1960年和1961年先后下马。
  1970年3月,路局和徐州分局投资200万元,在徐州市郊筹建青山泉水泥厂。1972年,因厂址距原料产地太远而停建。全部设备调拨给1970年8月济南分局在济南市郊筹建的济南水泥厂。1973年3月22日,济南水泥厂正式投产。投产后,由于设备不配套,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落后,又值“文化大革命”混乱之际,生产发展缓慢。投产前三年共产水泥8359吨,为设计能力的26.1%。水泥标号只有少量的能达到325号(当时称400号),多数为225号(当时称300号)。经不断改善设备,吸取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职工素质有所提高。1976年年产水泥1.5万吨;1978年达到4万吨。1979年水泥产量提高到4.41万吨,其中3022吨达到425号标准,消灭了225号低标号产品。1980年第四季度,因矿碴供应紧缺,水泥厂不得已改用部分煤干石和沸石作为混合材料,生产火山灰水泥。年产量达到4.9万吨,创建厂以来最好成绩。1981年年产4.61万吨,其中火山灰水泥为2.53万吨,占年产量的55%。1982年年产4.8万吨,其中火山灰水泥为4.66万吨,占年产量的97%。1983年,水泥厂划归物资工业公司后,火山灰水泥产量开始减少。1985年全部生产矿碴水泥,年产量达到5.2万吨,稳产425号,并开始生产少量525号。经山东省和济南市有关部门对产品出厂检查,获合格率100%,富裕标号的优异成绩。
  自1972年2月22日正式投产,到1985年底,济南水泥厂共计生产水泥41.64万吨,其中31.34万吨供应局内,占总产量的75.3%;10.30万吨供应局外,占总产量的24.7%。
  二、道碴片石
  1949年前修建和维修线路、桥梁所需之道碴、片石全靠就近购置。1950年开始建立道碴、片石生产基地。先后设有:
  大湖采石场 位于陇海铁路大湖站东北侧之狼山。1921年开始开采,直至1949年为民办采石场,以手工劳动为主,产品主要售给铁路部门。1950年2月,接收为路产,由徐州分局工务科直接领导,有事务员、办事员各一名负责管理。1953年2月7日,正式成立大湖采石场的组织机构,工人转为固定工,直属管理局工务处。1960年3月至1963年4月,曾随徐州分局划归蚌埠局。1967年1月划归工程总队,1971年6月工程总队撤销,仍归徐州分局管理。到1985年底,拥有固定资产256万元,主要设备有单面滑坡仓240米、双面滑坡仓1220米,平台漏斗60米,破碎机9台,拖拉机14台,挖掘机8台,汽车6部,各种机床60余台,职工359人,年产值131.04万元。
  界河采石场 位于津浦铁路界河至两下店间铁路西侧。原系山东省济宁专区地方国营采石场,由滕县代管。1959年3月25日经济宁专区报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移交济南铁路局基本建设处管理,生产道碴、片石供应津浦双线工程。移交时有正式职工9人,1.3万名生产工人为亦工亦农性质。1962年11月6日,双线工程下马,采石场划归工务处领导,产品供线中桥梁大维修使用。不久采石场又交回济宁专区。
  孤山采石场 位于胶济铁路昌乐东南方向5公里处。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由第四线路大修队始建,后归工务处直接领导。建厂后历经数次上马下马,生产时断时续。1974年恢复生产,隶属青岛分局基建工程指挥部,1980年成为青岛分局直属企业。到1985年底,拥有固定资产26.98万元,主要设备有高货台300米、185柴油发电机1组、内燃机1部、电动空气压缩机1部、推土机1部、粉碎机4部以及输送机、除尘器等。有职工60人,年产值19万元。
  铁山采石场位于胶济铁路金岭镇车站东北方向5公里处。1959年初成立,隶属工务处。1967年8月因资源枯竭,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西迁至济南铁山采石场龟山分场,并将场名改为文庄采石场,留下部分管理人员和工人改称文庄采石场铁山分场。1968年,铁山分场全部人员和设备东迁,并入孤山采石场。
  文庄采石场 位于济南市西南郊七贤镇龟山脚下。1965年5月成立,称铁山采石场龟山分场。1967年8月改称文庄采石场。1968年划归工程总队,1971年划归济南分局,1975年划归基本建设处,1979年改属工程处。到1985年底,拥有固定资产127.02万元,主要设备有滑坡仑250米,站台400米,各种机械设备51台(组),有职工124人,年产值36.83万元。
  1951~1985年道碴、片石产量见表107。
  第六节 水泥制品
  一、水泥轨枕
  1958年“大跃进”开展后,工务部门的一些基层单位自己动手,用土办法生产水泥轨枕,以补充国家对枕木供应之不足。但因缺乏500号水泥和高强度钢丝,盲目用400号水泥和普通钢筋,甚至用竹筋代替,产品不能使用。
  1970年12月,由工程总队(今工程总公司)主持,在济南市郊文庄村附近,筹建济南水泥轨枕厂,于1972年初建成投产。当年产水泥轨枕7718根。由于水泥轨枕的主要原料500号普通水泥和高强度钢丝无固定来源,设备能力未能充分发挥,经常处于停工待料状态,产量不稳。1973年年产1.23万根;1974年年产1520根;1975年年产3345根。1976年开工率最高,也仅有86天,年产1.62万根。1977年1月,经路局批准,停止水泥轨枕生产,改产大板楼预制件。1980年大板楼停建,于当年10月,又经路局批准水泥轨枕厂并入济南水泥厂。
  二、水泥电杆
  1983年10月,济南分局水泥厂移交给物资工业公司管理后,开始筹建水泥电杆生产流水线。次年8月开始试生产10米和12米两种规格电杆,当年生产797根。经物资工业公司组织有关部门对产品进行鉴定,各项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1 985年又产1504根。一年又五个月合计生产2301根。合格率达到93.5%。由于水泥电杆实行计划供应,产量少、成本高、售价低,共计亏损3300元。
  三、水泥预制件
  1981年,济南分局水泥厂开始用手工操作、自然养护的方法生产房屋建筑用各种非预应力构件。到1982年9月底,共生产599.1立方米。1982年10月,以生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为主要产品的生产流水线开始试生产。设计年生产能力为5000立方米,当年产502.2立方米。1983年开始批量生产,主要产品为2.8至4米的各种标准规格的空心楼板,全年产2704.4立方米。经路局科研所和济南市建材研究所对产品进行技术鉴定,达到国家规定质量标准。1984年年产3984.4立方米,1985年年产3519.2立方米。
  由于产品质量不够稳定,销路不畅,成品积压现象较为严重。1985年底,库存各种预制件达767.4立方米。仅1985年,预制件生产就亏损19万元之多。
  第七节 印刷
  一、路用报表
  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修建时,分别在青岛和天津建立小型印刷所各一处,主要承印路用报表。1914年日军侵占胶济铁路后,改称山东铁道计理课印刷所。1923年1月,中国政府接收胶济铁路后,印刷所更名胶济铁路局材料处印刷所。1938年1月日军再次侵
  占胶济铁路后,印刷所更名南满铁道办事处印刷所,仍承担胶济铁路路用报表印刷。1939年3月,南满铁道办事处印刷所迁到济南,更名为济南铁路局印刷所,承担《局报》、表格印刷。
   建国后,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印刷量增多。1955年印刷所更名为印刷厂。同年,铁道部颁布命令,对计划内路用报表做了统一规定。计有:车务、商务、旅客、机务、车辆、工务、行车安全、工程、营业、基本建设、统计、基建统计、卫生、材料、劳动工资、教育、生活、厂务、电务、水电、房建等部门用表1629种。由路局计划处表格库按需要制订计划,交印刷厂承印。1956年计划处表格库与印刷所合并为印刷厂,报表印刷计划由路局负责制订。1957年后,铁道部每年或每隔几年对路用计划用报表种类进行一次调整,有增有减。1970年印刷报表种类最少,为765种11.38万本。1976年后陆续增多,1982年达到2039种183.82万本。1985年达到2212种,161.16万本。
  路局、各分局级单位和基层单位计划外报表,建国初期,每年承印1000余种。1970年承印2130次,13.71万本。1982年承印3583次,40.95万本。1985年承印2000余种,4403次,70.22万本。
  二、票据
  胶济、津浦两路修建时,分别在青岛、天津设印票所,隶属各局会计处,负责印制客货票据。1939年3月,青岛印票所迁济南,所印票据供济南铁路局使用。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印刷所开始承印客运运价杂费票据。建国后,印票所迁往北京,归铁道部统一管理。之后代用票据增多。1966年共印各种代用票据10. 57万本;收据6000本;运单200本;货签28.67万捆又134.6万张;危险货签8511捆。1976年,印刷各种代用票据7.32万本又20万张;收据12.2万本;货签1702万张。1985年,承印代用票据36.12万本;收据18.9万本;运单6000本;货签4085万张;退票报销证3.8万本。
  三、报刊宣传品
  《局报》 1923年中国政府接收胶济铁路后,印刷所开始承印胶济铁路《局报》,至抗日战争爆发停印。1939年,印刷所迁济后承印济南铁路局《局报》。十六开版本。到1945年3月,共印1777期。3月以后改称济南地方交通团《团报》,共印23期,至5月,因战局紧张而停印。1945年11月21日,印刷所承印交通部《济南区铁路局日报》。十六开版本。到1946年6月,共印258期。
  1949年1月21日,华东区铁路管理局《局报》创刊。十六开版本,三日刊,每期印1100份。《局报》全称,后随局名变化而变化。1960年《局报》改为周刊,出版983期,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停刊。1980年4月1日,《局报》复刊,到1982年7月,出版112期后,根据铁道部办公厅的通知停印。
  《铁道工人》报1948年底,华东区铁路管理总局主办的《运输战报》,1949年2月,华东区铁路管理总局党委主办的《职工报》,以及后来由公安处主办的《铁道公安》报、局团委主办的《生产与学习》,均由印刷所承印。1950年6月以后,《运输战报》、《生产与学习》、《铁道公安》报先后合并于《职工报》,易名为《铁道工人》,为管理局党委机关报,八开版本,并改由济南市利民印刷厂承印。1951年4月,又转回局印刷所承印。每期印4000份。从1949年2月创刊,到1985年底,36年间共印5821期,平均每年印报150万份,1985年达到220万份。
  宣传品 自1949年11月开始,印刷所陆续承印局党委、工会、团委编制的各种通讯、宣传提纲和学习材料。50年代初又增加安全生产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宣传材料。各种
  宣传品承印量每年在8~10万份之间。1966年10月3日,开始承印“文化大革命”的传单,当年印49.8万份。1967年上半年又承印125万份。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1985年底,各种宣传品年承印量除1982年多达24.2万余份外,其余年份均在11~14万份之间。
  四、零星印刷
  文件 1938年《局报》创刊后,路局下达的命令、通令、通知、代电函、报告、启事等文件,多通过《局报》刊登,不另行文,单独印发文件量较少。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展后,《局报》停刊,路局和分局级单位下发文件剧增,全年共印各种文件11.1万份。1970年最多,这36.76万份。1982年降至10.54万份。1985年升至17.16万份。
  会议材料建国以来,路局党、政、工、团召开的全局性大型会议材料多由印刷所(厂)承印。1966年以前,年均印刷1万份左右。1966年年印2.16万份。1970年最多,达23.56万份。以后逐年减少,1982年仅印5.7万份。1985年全局性大型会议最少,仅印1.3万份。
  其他印刷 自1938年初,路局机关及有关部门所有的信封、稿纸、文件头、记录本以及各种证、卡、卷等办公用品大多由印刷所(厂)承印。建国后仍沿用旧制,各种证、卡、卷1980年前年均印刷20万张左右。进入80年代印量上升,1982年为94万张,1985年达到200万张。信封1970年印24万个,1976年为42万个,1985年达到48万个。各种稿纸和记录本,建国以来年印量在5000~10000本之间。
  五、塑料胶辊
  印刷厂原有各种印刷机械均为骨胶辊(即甘油明胶辊)。质量差,寿命短,春季烂胶,秋季结皮,冬季变硬,直接影响印刷质量。1983年3月,经路局科委批准,拨款7000元,印刷厂组织力量进行研制国内先进的塑料胶辊。由机印工孙仰田、孙田汉二人组成研制小组。在资金不足、设备缺乏,既无场地又无技术人员的情况下,他们在工厂地下室里,与兄弟班组密切配合,修旧利废,改造设备,并走访了数家生产胶辊的厂家,但未获制塑料胶辊的配方。孙仰田大胆提出:“人家保密,咱们自己研制,世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于是自己购置有关书籍,苦心钻研,遇到问题到山东省、济南市图书馆查阅资料,对不懂得的外文符号就到处求教。经过几十个日夜努力,确定了配方。7月中旬,试制一批产品,经测试有50%的塑料胶辊达不到最低标准要求。他们不灰心、不气馁,继续深入研究,共计找出20多个影响质量的原因,重新制定配方和工艺流程图,终于在年末试制成功首批合格的聚胺甲酸乙脂胶辊(塑料胶辊)。1984年2月开始小批量生产,并陆续安装本厂印刷机械上。经试用,塑料辊硬度适宜,耐水、耐油、耐磨,温度、着墨、抗染性能良好,而且成本仅为骨胶辊的一半。1984年生产对开塑料胶辊242只,四开塑料对开胶辊316只,获利5000元。同年11月16日通过局科委技术鉴定,并获局科技成果三等奖。1985年又产对开胶辊1425只、四开胶辊1137只,获利4万元,产品供不应求。

知识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济南铁路局志》

出版者:山东友谊书社

本志记述的是1899年到1985年底济南铁路局机构沿革、铁路建设、运输生产、基建工程、工业多种经营集体经济、铁路管理、科技教育、生活卫生文体、中国共产党济南铁路局组织、群众社团其他党派、政法人武、人物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