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安全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35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安全管理
分类号: U298.1
页数: 5
页码: 306-310
摘要: 本节记述的是安全管理情况包括胶济、津浦、陇海铁路安全教育、安全竞赛、作业标准化、机务系统、车辆系统1955~1985年路局及分局实现百日安全次数表。
关键词: 铁路 安全 教育

内容

一、安全教育
  胶济、津浦、陇海各路通车运营初期,行车规章制度比较简单,对铁路员工只是要求会背诵能操作。基本上不进行有关运输安全的思想教育和技术业务教育。在不断发生行车事故中,各路的规章制度才逐步补充完善。1928年,胶济铁路才在制定的《铁路行车规章》中,对列车冲突、脱轨、列车分离、车辆热轴等惯性事故,提出了防止措施、办法以及对站长、车队长、调车夫、扳道夫等行车工种的防止事故的安全措施。
  1938年暂时执行南满铁路的行车规章。1939年开始执行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制定的《铁路运转规程》。行车部门普遍建立出勤退勤、点名交班、传达联系、复诵复示、了望确认、呼唤应答等制度,强令执行。1940年,路局制定《事故防止十训》,列举造成行车事故的十项原因,提出防止措施,印发张贴,并组织学习贯彻。
  抗日战争胜利后,津浦区铁路管理局曾于1946~1947年先后制定《闭塞法行车办法》和《津浦铁路号志暂行规则》,但全局铁路大部分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安全教育未再进行。
  建国后,由于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行车安全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1949年11月9日和1950年1月23日,在津浦铁路南段龙王庙和花旗营两站曾先后发生2件重大行车事故,损失惨重。为教育职工,管理局在济南庄重举行了“花旗营事故死难烈士追悼大会”,沉痛悼念死难烈士,以此教育职工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后又针对职工中存在的“重效率,轻安全”的思想,广泛开展了安全与效率辩证统一关系的宣传教育;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对运输生产与安全工作做到“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运输生产的同时,要把安全工作列为重要内容。其后逐步成为领导干部的工作准则。
  1950年2月,铁道部制定《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行车规则》和《铁路信号处理规则》(简称“三规”),全局各单位以学习贯彻“三规”为契机,普遍建立了日常的技术业务学习制度和每年技术业务考试制度。新职工入路后,必须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规章业务培训,并在老职工带领监督下实地操作熟练后,经过考核合格方准单独作业。未经安全教育技术培训而担当行车工作造成事故的,要追究站段领导人的责任。
  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许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废弃,行车事故成倍增加。1960年全局行车事故多达3911件,比1957年的1046件,增长2.7倍。后从加强安全教育入手,重整了规章制度,开展“对规、达标”活动,安全情况迅速好转,行车事故连年下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行车安全状况再度急剧恶化。虽先后于1970年12月和1975年3月传达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和《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大力宣传“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方针,收到一些效果。但因处于动乱的形势下,未能扭转安全不稳的被动局面。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全局上下竭尽全力整顿运输秩序,发动职工开展赶超1964年安全成绩的活动。1978年12月16日,郑州铁路局杨庄车站发生一起旅客列车侧面冲突重大事故,全路为之震动。铁道部决定每年12月16日为“全路安全教育日”,全局运输各单位届时总结一年安全工作,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制定安全措施,教育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1983年元旦,路局1号文件发出了《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决定》,布置全年安全工作,新年伊始,广大职工就能了解全局安全状况和新的一年安全措施和奋斗目标,倍感安全生产的重要。自此,路局每年都以1号文件部署安全工作。经过10年努力。1985年全局行车事故降至321件,并且消灭重大事故,创建国以来最好成绩。
  二、安全竞赛
  1938年前,各铁路均无安全竞赛活动。1939年在日军占领期间,曾开展一些专业性安全竞赛,如“运输事故防止周”、“正确办理道岔信号旬”以及调车作业、机车检查竞赛等等。1940年对各主要行车单位按其业务繁简规定了不同的“安全期”,“安全期”内消灭行车事故的予以表扬和奖励。“安全期”的长短几经修改,1945年时,业务量最大的济南站和济南机务段为1个月,其余站、段为3至12个月不等。日本投降后到建国前数年间,未开展安全竞赛活动。
  建国后,广大职工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劳动热情空前高涨。1950年初,济南站调车组首先倡议开展“调车作业万钩无事故竞赛”,其他行车工种也陆续开展了“接发列车千列无事故”、“道岔万扳无事故”、“检车万辆无漏检”等竞赛活动,都取得良好效果。铁路分局各站段在月、季运输生产红旗竞赛评比中,都把安全生产列为重要内容。基层站段发生行车险性以上事故、铁路分局发生行车重大、大事故,即失去评比资格。经过扎扎实实地竞赛和评比,全局安全生产情况逐年好转。1955年8月18日至11月25日,全局消灭行车重大、大事故,首次实现了百日安全。1961年,铁道部公布《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评比奖励办法》,内容包括百日无行车重大、大事故单项竞赛。路局除参加全路安全竞赛外,同时组织下属铁路分局开展百日安全竞赛。经全局职工共同努力,于1962年3月18日实现了铁道部组织安全竞赛后的第一个百日安全。获得了铁道部的优胜循环红旗。全局职工再接再厉,于当年10月4日实现了连续三个百日安全。为激励职工重视安全保持荣誉,铁路局、分局和基层单位都实行悬挂安全天数揭示牌的办法,标明当天全局、分局和本单位连续安全天数,促使职工遵章守纪,杜绝事故。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安全竞赛被迫停止,当年全局行车重大、大事故就从1965年的3件猛增至13件,1967年增至30件,至1976年高达51件。1977年3月,全局恢复铁路分局和基层站段的月、季运输生产红旗竞赛和百日安全竞赛及防止事故给予物质奖励的办法。继之,1981年6月铁道部也恢复了各铁路局间的百日安全竞赛。自1978年起,行车事故逐年大幅度下降,到1985年,客货运量虽比历史上行车安全最好的1964年增加一倍多,而事故件数却减少一半。
  1955年~1985年路局及各铁路分局实现无行车重大、大事故百日安全次数,见表91。
  三、作业标准化
  作业标准化,是在1950年根据铁道部公布的《电务部门标准工区、信号设备标准站培养办法》,首先在泰安、临城、浦镇、高密通信工区和张夏、韩庄、张八岭、坊子信号工区推行的。以后铁道部相继公布了《模范养路队办法》、《模范机车队办法》。由于当时设备简陋,管理水平低,条件尚不具备,于1952年废止上述几种办法。嗣后随着设备更新,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尤其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以来,各行车部门围绕安全生产,制订了各自标准化的作业方法,逐步推行。
  车务系统1978年,路局在济宁召开中间站工作会议,总结推广了兖州车务段的段、站领导认真执行安全责任制和职工严格执行标准作业,建段10年未发生行车重大、大事故的经验。会后路局制定公布了《中间站行车作业标准化试行办法》。凡行车作业符合标准,安全天数达到规定期限的车站,经过本站自检、车务段复检和铁路分局鉴定验收合格的,分局命名为“行车作业标准化车站”。1979年末,铁道部公布了《中间站管理办法》,对车站的组织领导、政治思想、运输生产、安全成绩和精神文明各项工作,都订有鉴定验收标准,经过三级鉴定验收合格后,由分局命为“红旗车站”,悬挂“红旗车站”光荣牌。在贯彻执行部颁办法时,路局明确规定各中间站须先按路局《中间站行车作业标准化试行办法》取得行车作业标准化车站称号后,再按部颁要求继续努力争创红旗车站。如发生一般事故,红旗车站降为标准化车站,如系标准化车站则取消荣誉称号。三人以上的调车组中,开展了“五化一好”活动(即思想革命化、行动军事化、作业标准化、管理科学化、联劳一体化和安全生产好),以安全成绩为基本考核条件。上述活动自开展以来,全局行车作业标准化车站、红旗车站和“五化一好”调车组不断增加。同时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沧口站站长周元璋,多年来,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传身教,敢抓善管。并坚持跟班劳动,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在他的带领下,全站职工严格执行各工种岗位责任制,坚持标准化作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截至1982年底,全站安全行车天数已达1103天。沧口站首批获得“行车作业标准化车站”和“红旗车站”称号。周元璋自1978年起,连续四年被评为路局先进生产者,1982年铁道部又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机务系统 1975年机务部门在开展学习“毛泽东号”模范机车组活动中,结合进行了作业标准化活动。制定了《机车乘务员作业标准》。对机车组在段内整备作业、出库、发车、运行、进出站、调车、到达、入库等,都定出了联系、确认、呼唤应答的标准化作业方法,作为考核命名学习“毛泽东号”模范机车组的重要条件。每年由路局、分局和机务段联合进行考核,合格者由路局授予模范机车组光荣称号。内燃机车实行轮乘制,对每一机班进行鉴定,合格者命名为模范机班。济南机务段客运司机阎德吉,自1960年任职以来,始终把“开车想着坐车人,永开安全车”当成座右铭。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四个严格”和“九个有数”的经验。“四个严格是: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标准化作业程序;严格“16字”(注)呼唤应答;严格安全预想工作。“九个有数”是:对机车状态、列车状态、气候条件、站场设备、线路信号、停车距离、趟车达示(列车运行注意事项)、安全预想、副司机的技术素质和心理状态九个方面做到心里有数。1975年使用蒸汽机车,实行包乘制时,他所在的机车组被路局授予模范机车组称号。1984年改用内燃机车,实行轮乘制后,授予模范机班称号。到1985年底,他和他的机班连续安全行车26年,行程120多万公里,防止各类事故170多件。全局自开展学习“毛泽东号”模范机车组活动和作业标准化活动以来,模范机车组和模范机班不断增加。截至1985年,全局保持模范机车组数为218组。其中:济南分局49个、徐州分局88个、青岛分局81个;模范机班为249个。其中:济南分局241个、青岛分局8个。
  车辆系统 1981年,路局根据铁道部《全路列检标准化会议纪要》、陆续制定了《标准列检所条件和鉴定办法》、《标准化检车员条件》、《验收室标准化条件》等,并开展了列检所、车辆段及车轮厂内各组(室)的标准化活动,每年由路局、分局和段、厂组织鉴定验收,合格者命名为标准化列检所及标准化组(室)。到1985年底,全局已命名的标准化列检所及标准化组(室)见表92。
  工务系统 自1983年开始,开展以线路曲线、道岔达标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活动。要求曲线和道岔按《工务双标设备加强措施和标准要求》加强维修作业,做到“上部准、下部稳、纵不爬、横不移”,提高设备质量,消除设备隐患,确保行车安全。每年经铁路分局组织鉴定验收,合格者命名为标准化工务工区。到1985年底,全局已命名的标准化工务工区共189个,占全局工务工区数的52%。其中:济南分局138个,占分局工区数的87.2%;徐州分局23个,占分局工区数的21.1%;青岛分局28个,占分局工区数的28.6%。
  电务系统 自1980年开始推行路局提出的“设备质量标准化、检修作业标准化、管理工作标准化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四项内容及其标准条件,每年由铁路分局对各电务工区进行鉴定验收,合格者命名为标准化电务工区。到1985年底,全局已命名的标准化电务工区431个,占全局工区总数的63.7%。其中济南分局180个,占分局工区总数的72.6%;徐州分局85个,占分局工区总数的45.5%青岛分局166个,占分局工区总数的68.6%。

知识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济南铁路局志》

出版者:山东友谊书社

本志记述的是1899年到1985年底济南铁路局机构沿革、铁路建设、运输生产、基建工程、工业多种经营集体经济、铁路管理、科技教育、生活卫生文体、中国共产党济南铁路局组织、群众社团其他党派、政法人武、人物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