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设备检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35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设备检修
分类号: U284.91
页数: 4
页码: 301-304
摘要: 本节记述的是铁路设备检修情况包括胶济铁路、津浦铁路、陇海铁路连商段信号设备检修、通信设备检修、灾害抢修。
关键词: 信号 设备 检修

内容

一、信号设备检修
  1948年以前,对铁路信号设备的检修,无固定作业程序,主要依据信号故障情况,由信号工长安排检修工作。
  1948年下半年起,各站信号设备陆续抢修恢复使用后,为保证正常运用,实行派工制,由信号工长分派人员对主要信号设备进行巡检,信号设备检修仍然是故障修状态。1950~1951年,开展信号标准站整治活动,逐站对旧有信号设备进行整治,并按铁道部制定的《铁路信号处理规则》,建立起巡检制度,开始明确信号设备检修的程序、周期和标准。
  1952年,学习中长铁路信号检修经验,推行计划检修。按照铁道部规定的设备检修周期,各电务段组织编制各工区的月份和年度的技术作业过程表(简称“技表”、月份和年度的分别简称“月表”、“年表”),各工区建立设备台帐、联锁图表、材料、工具卡片等基础资料和民主管理制度,按照“技表”组织设备检修,“月表”所列工作项目,工作量工作日尽量集中,留出时日安排“年表”工作项目。各检修项目在检修前后均经车站值班员签认,确保信号设备完好,适应运输需要。并开始实行每年秋季进行一次信号设备质量鉴定,为下一年度编制“技表”提供依据。1953年,开始进行信号设备大修,逐步消除设备失修状况。1958年起,“技表”改为检修工作计划表(简称“计表”),在实行中,由于受“大跃进”影响,检修秩序被打乱,信号设备障碍增多。1961年,恢复按“计表”检修的制度。“文化大革命”中,信号检修制度再遭破坏,检修工作混乱,信号设备质量严重下降。1975年,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按“计表”检修信号设备的制度逐步恢复。同时,对信号设备全面整修,到1978年,设备质量趋于稳定。在此期间,信号设备大修工作,适应信号技术的发展,由初期的消除失修逐渐改为改造性和周期性大修,先后进行了济南站信号楼信号设备更新、津浦铁路改建半自动闭塞、自动闭塞和电气集中装置等大修项目,陆续装设了先进性、可靠性能高的信号设备。
  由于行车速度提高,列车密度增加,原来利用行车间隙在运输现场检修信号设备的办法越来越难以进行。1979年,信号检修制度开始改革试点。主要是:变现场修为基地修,将能更动的信号设备和器材,按检修周期替换下来,送信号检修(修配)所检修;改工区分散修为中修队集中修,对安装在运输现场的固定信号设备,依规定年限、按车站或信号楼由中修队集中检修。1981年,工区对信号设备的日常检修,又试行“日巡视、月检查、季检修、年整治”的办法,主要是巡视设备外观,测试电气特性,尽量减少设备检修次数。1982年,对信号设备检修制度的改革,归结为“轮换修”、“集中修”、“巡视”、“季(月)检查”、和“年修年测”五种修程,自1983年起在全局全面推行。同时,贯彻铁道部规定的《铁路通信信号大修管理办法》,对信号设备也基本实行按周期进行大修。
  二、通信设备检修
  1937年以前,铁路通信设备简单,检修工作无计划安排,只对架空线路、电话机、电报机等进行一般维护。1938年以后,设置了载波机、自动交换机等设备,始设值班人员,监视通信线路,组织线路故障的抢修。
  1948~1949年,被战争破坏的通信设备经抢修恢复使用后,各工区指派人员对辖内架空线路进行不定期巡检,检修设备故障,维持通话畅通。1950~1951年,按照铁道部要求,开展标准通信工区活动,整修电话设备和架空线路,建立巡回检查制度,并试点推行新维修法,按规定检修程序、检修标准、检修周期和工时、工具、材料消耗定额进行检修,逐步使通信设备达到标准化。通信设备大修工作,也于1951年开始,对经质量鉴定认为破损、陈旧、特性问题较严重的设备,安排大修件名,逐步进行彻底整修或更新。
  1952年,通信设备检修,开始编制技术作业过程表(1958年后改为检修工作计划表),实行计划检修。由电务段组织按照设备检修周期编制各工区的月份和年度“技表”,通信工区健全基础资料、建立定额管理和工作考核等制度,按“月表”规定日期进行设备检修和组织完成“年表”任务。每年秋季进行设备质量鉴定,以编制下一年度的“技表”。同时,推广哈尔滨铁路局李庆春的“重点必检,重点必修;一般巡检,随检随修;逐段细检、逐段细修;不安全因素及时修”、“三检四修”先进方法,保证了通信设备质量的稳定提高。
  济南至德州、徐州至宿县、张店至博山和东陇海、蓝烟、磁新线的通信线路一度广播串音严重,1959年检查发现,沿线有20多个广播站的线路与铁路通信线路平行斜角交越66处,串音点147处,经改进平行接近距离和交越角度,改闭塞线为双线,提高通信线路直流电特性,消灭了广播串音问题。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计划检修制度两度被打乱,通信设备不能正常检修,致使设备质量严重下降。经过1961年的调整、1975年的整顿,重新走上按“计表”检修的轨道。通信设备经过1975~1978年的全面整修,也逐步恢复正常。
  1980年起,按照运输生产发展要求,开始改革通信设备检修工作。1982年,各电务段设立通信检修所,改运输现场修为定期轮换修,对直接用于行车的通信设备,凡分散能替换的,接周期替换下来入所检修,不能替换的,组织专业班组集中检修。对工作量较大无固定周期的通信设备,编入“年表”进行重点整修。1985年,贯彻铁道部《通信技术维修规则》,通信设备分大修、中修、维修三个修程,大修,基本实行周期性大修;中修,各电务段成立通信中修队,中修通信线路;维修,包括日常检修、定期轮修、重点整修;实行检修负责制和质量检验制。同时,各电务段设立无线通信检修所,检修无线通信设备。通过检修工作改革,通信设备效能提高,保证了运输生产和用户的需要。
  三、灾害抢修
  通信架空线路,受狂风、雨雪、冰冻、洪水、雷电袭击,常常造成严重破坏,致使通信中断,需及时组织人力、物力突击抢修,保证运输通信的需要。历年各线路灾害状况如见表90。

知识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济南铁路局志》

出版者:山东友谊书社

本志记述的是1899年到1985年底济南铁路局机构沿革、铁路建设、运输生产、基建工程、工业多种经营集体经济、铁路管理、科技教育、生活卫生文体、中国共产党济南铁路局组织、群众社团其他党派、政法人武、人物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