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技术战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32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技术战备
分类号: U294.893
页数: 5
页码: 193-197
摘要: 本节记述的是济南铁路技术战备情况包括军运设施、装卸设施、过军供应站、军事专用线,技术革新、装载标准改进、军运备品、部队输送训练,输送示范演习等。
关键词: 军运 技术 战备

内容

一、军运设施
  装卸设施建国初期在徐州站南调车场修建军用侧面站台1座。1954年至1956年修建蓝烟铁路时,蓝村、莱西、莱阳、桃村、珠玑站各修军用到发线1条、站台1座,山前店、桃村站各修装卸线1条、站台1座。
  1974年修建辛泰铁路时,在莱芜站修建军用装卸线1条和侧面站台、顶端站台各1座。1975年,结合济南枢纽扩建,在白马山车站修建军用装卸线1条和侧面、顶端站台各1座,备品仓库1座。在济南西站建军用线1条,侧面站台一座,备品仓库一座。同年在津浦双线站场改建时,兖州等3个车站,修建军用到发线、装卸线各1条、站台及备品仓库各1座。1974年至1980年期间,在胶济双线建设中,先后在周村等5个车站各修侧面站台1座;普集等12个车站,各修顶端站台1座;张店站修军用装卸线1条。1977年,在晏城站新建了军用线1条和顶端站台1座。1985年底,全局共有军用到发线10条,装卸线41条,站台50座,仓库6座。
  过军供应站1950年至1952年,局管内先后建立了济南、兖州、坊子、徐州、蚌埠、浦口6个饮食供应站,蓝村、张店、泰安、临城、符离集、滁县6个供水站。
  1958年1月,蚌埠、浦口饮食供应站和滁县供水站,划归南京军区。同年,山东省政府鉴于军运任务较少,撤销了各供水站建制,蓝村供水站实际变成了临时性的饮食供应站。济宁站的过军饮食供应,是由刚成立的济宁转运站承担。直至1962年7月,又恢复了蓝村、张店、泰安、薛城4个供水站。1978年10月,蓝村供水站改建为饮食供应站。1979年7月,徐州饮食供应站划归南京军区。1981年3月,建成莱芜饮食供应站。1984年9月,建成白马山饮食供应站。1985年7月又建成烟台饮食供应站。坊子饮食供应站,随胶济铁路双线建设改线,改迁辛店,各项设施正在建设中。到1985年底,全局共有一级饮食供应站2处,二级饮食供应站3处,三级饮食供应站1处,供水站4处。
  军事专用线建国初期专用线由山东军区后勤部营房部门管理。1953年8月军运处接管,共计21条。其中产权属部队的19条;属铁路的2条。产权属部队者,向铁路管理局交维修费;产权属铁路者,向铁路管理局交租用费。军事专用线的修建计划、设计、保维、管理等工作,自此亦由军运处负责。1954至1956年,先后修建了万德等站8条用途各异的专用线。1956年,军运处还制定了《军用铁路专用线维修工作的几项规定》,对专用线季度检查和年度大检查的时机与方法以及维修费的使用等作了具体规定。同时在济南、青岛专设了专用线养路工区,以高家营、万德、周村、二十里堡、胶县设维修小组。自1959年1月起,专用线维修费用改由使用单位自行管理。为此,济南军区司令部曾发出指示,要求各使用单位有一名首长分管和指定专人兼管具体工作。但由于“大跃进”的影响,专用线的管理与维修工作放松,质量普遍下降。1962年共检查了20条专用线,查出失效枕木9089根,重伤钢轨98根,短缺石碴3700立方米。有的专用线枕木失效率高达30%,也有的专用线路基护坡被群众种植农作物。后经不断整治,线路质量普遍提高。自1966年起,专用线管理费用由济南军区财务部门直接管理,军代处对专用线的管理、维修工作的监督、指导作用受到限制。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开展以后,专用线管理维修制度不能坚持,线路质量再度下降。1970年军代处会同路局有关部门对管内76.5延长公里线路进行检查,其中杂型、陈旧钢轨达44.2公里,占总长度的57.8%;38公斤/米以下轻轨为14公里,占总长度的18.3%;失效枕木为10543根,失效率为10%。1979年专用线管理工作由军区后勤财务部门移交给军代处。1980年8月,路局下发了“关于贯彻执行总参谋部、总后勤部、铁道部联合制定的《铁路军事专用线修建和维修管理办法》的通知”。就线路大中修和局部工程改建、维修、租用、运输、使用等方面合同的签订,以及报送、审批程序,租用费,废旧材料变价和管理等问题都作了具体规定。通过贯彻上述规定,专用线的质量较前普遍提高。1984年2月,路局军代处交通战备处和路局工务处、运输处、货运处联合下发《标准铁路军事专用线检查评比办法》后,全局开展军事专用线“标准线路”评比活动。8月22日至9月14日,济南军区后勤部,路局和军代处组成检查评比组,对专用线进行达标检查。在参加达标评比的39条专用线中评出标准线路17条,占参加达标评比的43.6%。其中,海军4条,空军5条,陆军8条。10月5日至6日,路局与军代处在济南召开会议,对达标专用线使用和维修部门进行了表彰。
  通过多年的建设,到1985年底,全局共有各种军事专用线53条97.5延长公里。
  二、技术革新
  装载标准改进 1951年以前,军用物资装运没有统一标准,不仅给安排车辆装运造成一定困难,而且由于装载不合理,还造成运力浪费。1952年后,在铁路开展的“满载、超轴、五百公里”运动中,开始研究军用物资装载标准。
  1954年,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交处及所辖济南、上海铁路军运处,共创新的装载记录42项,审查上报了27项。徐州分局军代处创造了1辆60吨平板车,装7门160追击炮或17门120迫击炮的新装载标准。1955年,济南铁路军运处研究创新装载标准又有新发展,共创新装载记录58项,审查上报了27项。
  1956年以后,技术装载标准的研究改进,基本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加固捆绑方法进行探讨革新,徐州分局军代处宋长俊,于1957年3月在总参谋部军交部编印的《军事交通》杂志上,率先提出了坦克、自行火炮装运不捆绑的意见。1958年9月,铁道部、总参谋部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际试行,正式下文试行坦克、自行火炮在铁路运输采用不捆绑方法。12月24日,济南分局军代处在济南站装运苏制122榴炮时,创造了1辆平车由原来装2门改为3门的新的装载标准。军交处会同军区装甲兵和济南铁路局,于1971年3月12日至18日,组织了利用N16平车装运某类坦克的试验。在党家庄车站装车后,分别编挂在直达和摘挂货物列车上,经胶济、蓝烟铁路到烟台,返回济南后,又经津浦铁路至徐州,然后返回党家庄站。在7天试验中,行程1800余公里,进行了21次测量,试验圆满成功。5月7日,交通部、总后勤部联合下发通知,认为N16平车装运某类坦克可以保证运输安全,同意在全国试装,以后便在全国推广使用。
  军运备品 1955年,军运处先后组织研制了两种全枕木顶端站台:一种用枕木50至52根,扒锯子100至150个,人员10至12名,40分钟即可搭设完毕,可装卸重35吨以下各种轮式、履带式火炮、车辆,技术性能较好;另一种用枕木43根,扒锯子100个,可装卸一般军用车辆和少量的T34坦克。1962年2月,总参谋部军交部技术处编印的《简易活动站台参考资料》,将上述两种活动站台选用。1963年军区司令部军交部和路局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木质渡板的规格要求,其规格为长1.6米,厚0.1米,用4道铁箍绕定,并有提环,使用方便可靠,很受车站和部队欢迎。同时还对军运装车所需的8种常用加固器材,统一了加工尺寸和材料要求。1964年底,军区司令部军交部,会同路局开展了以三角铁代替三角木止轮器的研制工作。先后制作了5个类型的7种样品,经过多次试压,最后选定用球墨铸铁制造,长35厘米,宽30厘米,角顶至底部15厘米,重量7公斤,4角均设有固定扒钉的半圆形豁口止轮器。先全局试用,后经北京铁路局试用,效果良好。1966年总参谋部军交部、铁道部运输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在全国推广使用。
  1965年,司令部军交部组织研制了新的马跳板。这种跳板具有防颤、防滑、便于搬运等优点。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展后,各项运输备品的研制工作基本停止。1979年军代处组织力量研制成长140厘米,宽53.7厘米,有4块纵向筋板和3块横向筋板,面板系花纹钢板,防滑作用好,随即在全局推广应用。1979年10月26日,徐州分局军代处和分局战备办公室、徐州车辆段在徐州东编组场20股,共同组织了一次平板车代替顶端站台的试验。将平板车一辆,卸掉一端台车,使其倾斜.移出轮外12度左右,铺设引导,当作顶端站台,装卸59式坦克和85加农炮,效果良好。事后,总后军交部向全国铁路军运部门转发试验情况报告。1980年5月,由青岛铁路分局军代处研制成“80式钢制装配式顶端站台”;1982年青岛分局军代处和分局科技办,又进行了改进,增设了防滑条,减轻了支座的重量,并使部件标准化,定名为“82式钢制顶端活动站台”;1983年7月,总后勤部军交部在北京召开的“军运装卸设备选型鉴定会上”,选定82式站台在全国推广。同年驻青岛分局军代处,对82式站台进行扩大研制。修改了设计,改进了斜杆和水平杆,精简了插销,并于1984年10月,制造出82—A型站台。后更名为“84装配式顶端站台”。1985年获军队科技成果三等奖。
  部队输送训练 1955年徐州分局军代处协助某坦克部队的5个团,组织历时7天的装卸载训练。训练中临时搭设了钢制侧面站台。同年.并根据总参谋部军交部的统一部署,军运处还组织编写了《步兵团铁路输送》教材,印发各部队。
  1960年共有14个团、9个营进行了输送训练。共使用铁路车辆922辆,计31列。其中6列是专门组织输送演习的;25列是结合部队施工、野营拉练和调防使用的。1965年6月,军运处组织担任战备任务的两个陆军师,分别以7天和10天的时间,进行了乘车训练。这次训练普遍选择在设备条件比较差的车站为训练点,并在夜间无照明的条件下,利用枕木搭设临时站台和运用跳板,装载火炮、车辆、马匹等。1972年7月10~14日,军代处组织高炮某师的2个团共14个连队,在济南机场专用线进行了乘车训练。共装卸火炮277台次,搭设临时站台28次。同年7月26~30日,组织陆军某部在新沂、徐塘庄、瓦窑车站,进行了火炮、车辆、马匹及人员的装卸载训练。1973年全年共组织2个师、14个团,进行铁路输送训练。1977年9月29日至10月15日,军代处组织陆军某团参加拉练的人员、马匹、装备、车辆,于新沂站首先进行了乘车训练拉练,从装载的组织指挥,途中管理以及卸载,都有条不紊,安全迅速。2个军用列车梯队,装载时间,1列为40分钟,1列为20分钟。卸载时间,1列为31分钟,1列为12分钟。特别是马匹的装载,训练时,装1个车用了31分钟,而实际拉练时,2个车只用了3分钟。1979年10月,在济南召开了有军、师、警备(守备)区、省军区、后勤分部、独立团和驻沿线军代处共40余人参加历时15天的“部队战备铁路输送方案座谈会”,着重研究了部队铁路输送方案拟制的方法和部队铁路输送的组织指挥。1980年3月27日~4月3日,总后勤部军事交通部在福州召开的军交科研经验交流会上,印发了青岛铁路分局军代处《我们协助部队组织铁路输送训练的几点做法》经验材料。1985年,某军赴滇轮战运输前,普遍进行了乘车轮流训练,参训人数1万余人次,车炮3620台次。
  三、输送示范演习
  1954年9月,陆军某部在军运处的协助下,在蚌埠组织了示范性铁路输送演习。参加演习的分队有2个步兵连,1个炮兵分队,1个坦克分队,当地空军派出3架飞机配合演习。13日现场演练,23至29日正式演习。1956年9月15日至10月21日,军区先后有3个军,分别进行了军队铁路输送实兵示范演习。示范演习的内容,为列车梯队职务,值勤人员的动作,步兵分队乘降车动作,坦克、火炮和后勤分队的装卸载动作,50式钢质站台和钢轨、枕木临时站台的搭设方法等。有的军还进行了军用列车运行中对原子、化学武器的防护等内容的演习。1957年,军运处协助4个部队组织军队铁路输送实兵示范演练。同年撰写了《部队乘行教育方法的研究》一文,刊登在1957年第10期《军事交通》杂志上。1960年10月14~15日,陆军某师在徐州——新沂间组织了“加强步兵团铁路输送及对立足未稳之敌进攻实兵战术演习”。参加演习的部队为1个步兵团及榴炮营、坦克连、工兵连等,用铁路车辆60辆,编2个军用列车梯队。部队首先进行了反空袭疏散,接着于徐州——新沂间实施铁路机动。部队在夜间灯火管制条件下装载,途中遭敌航空兵、化学毒剂和小股空降兵的袭击,部队奉命中途卸载。1964年7月2至11日,陆军某部组织了加强步兵营铁路输送实兵演习。参加演习的单位有1个步兵团机关和1个营(欠1个连)、重炮连、无后座力炮连、工兵排、后勤运输分队、担克连、自行火炮连及部分通信保障人员。演习的主要课目:首长和机关在组织部队输送中各阶段的工作及其方法步骤;分队的装卸载动作,指挥方法,和职务人员的分工;临时站台的搭设方法及加固捆绑方法。1965年11月,组织了某坦克部队铁路输送演习。全团动用车辆、坦克235辆,参加人员1700余名,往返编成10个军用列车梯队,分别由徐州,大湖车站出发至阿湖镇,东海车站装卸载。1972年6月14~24日,该坦克部队又在徐州组织了一次铁路输送演习,开行3个军用列车。1973年后,未进行示范性演习。

知识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济南铁路局志》

出版者:山东友谊书社

本志记述的是1899年到1985年底济南铁路局机构沿革、铁路建设、运输生产、基建工程、工业多种经营集体经济、铁路管理、科技教育、生活卫生文体、中国共产党济南铁路局组织、群众社团其他党派、政法人武、人物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