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军运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32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军运组织
分类号: E234
页数: 5
页码: 189-193
摘要: 本节记述的是济南铁路军运组织情况包括作战运输、调防运输、抢险救灾运输、新兵老兵运输、日常物资运输等。
关键词: 铁路 军运 调防

内容

一、作战运输
  抗美援朝运输1950年10月,华东军区部分部队经铁路送至山东曲阜、兖州、邹县、泰安地区集结,11月初乘车输送去东北集结待命,11月12日发送完毕,共122列。这次运输因当时军运部门尚未建立,是由被运部队和铁路部门共同组织完成的。同年11月25日至12月30日,西北军区部分部队经铁路输送至兖州地区集结,次年2月5日,这批部队由兖州地区乘车,经铁路输送至东北境内待命,2月14日发送完毕,计100列3780车。这批部队铁路输送时,济南铁路军运处刚开始组建,组织尚不健全,故此次运输是由中央军委运输司令部直接组织完成的。1952年8、9月间,完成了华东军区部分部队入朝的接入通过运输,共63列2616车。11月,又完成了华东军区另一部分部队由昌乐、益都乘车入朝。
  1952年9、10月间,志愿军归国。某部在周村、张店、湖田等站卸载。第××、××军接入通过。11月,工兵第××团归国,在潍县等站卸载。1953年9月,第××军和炮兵第××师归国接入通过运输。1954年4月,第××军接入通过运输。9、10月间,第××军和步兵第××师接入卸载运输,127列2519车,在胶济铁路一些车站卸载。1955年4月完成了第××军接入卸载运输。第一列2日接入,最后一列12日接入,13日即全部卸完。共计43列1068车,分别在陇海、津浦铁路一些车站卸载。
  东南沿海战备运输1962年春,为挫败台湾国民党当局策划窜犯东南沿海地区的军事冒险,中央军委决定调部队入闽,实施紧急战备。局管内入闽部队运输自6月7日开始,至22日止,共完成94列2734车。其中本局自装30列955车。济南军区奉命入闽的某部,于6月11~14日在蓝烟铁路一些车站装载,6月15~22日,完成了从9个单位各抽调的补充福建前线部队老兵的运输任务,计10列262车。此期间,还完成了北京、沈阳军区入闽部队的接入通过运输任务,计64列1779车。物资运输95车。1962年10月26~11月4日,完成了入闽部队回撤归建运输共31列,其中16列在蓝烟铁路一些车站卸载,接入通过15列。
  援越抗美运输1964年5月,完成了某援越部队的装载的运输任务。
  1965年7月27日,分别于益都、潍坊、济南站装运援越部队,计11列。1966年11月完成援越部队的归建卸载运输。
  支老运输1973年9月24~29日,援助老挝部队分别于济南、泰安站装运,计12列359车。同年12月13~17日,援老部队的归建卸载运输,计13列。1975年11月14日,某援老部队由泰安装载运输,计6列150车。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运输从1978年12月14日开始,至1979年3月10日止,共完成人员、物资运输任务68列3152车。其中济南局装载37列1612车;接入通过31列1540车。
  赴滇轮战部队运输1983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调济南军区某军和炮兵某师赴滇执行轮战任务。先遣列车于3月4、5两日起运,本队从3月11日至21日,分别在津浦、胶济铁路一些车站装载,共计59列2029车。经过部队、铁路和地方的共同努力,做到了人员无伤亡,装备无损失,列车无晚点,实现了总部和军区提出的“部队要打好,首先要走好”的要求。
  1985年7月下旬,中央军委根据某部《关于加强两山作战兵力》的请示,决定调济南军区某部赴滇作战,8月3日、4日,分别在泰安、肥城站装载,共5列169车。
  二、调防运输
  自1951年7月军运处建立起至1985年底,路局与军运部门组织完成团以上部队调防铁路运输有9个军、23个师、15个团。其中主要的有:
  1952年10月6日至19日,陆军××军由周村、张店、金岭镇装载至蓝村等站卸载。
  1957年1月6日至9日,驻莱阳的陆军某部和驻烟台的陆军某师防务对调运输,计16列607车。
  1966年3月,×工程兵部队调往西北地区的运输,计25列800车。
  1968年3、4月间,×工程兵部队调往北京、兰州军区的运输,计34列858车。其中到包头等站卸载的28列,718车,到清水等站卸载的6列140车。1969年11月5日至8日,高炮某部由益都、潍坊等站装载至张家口等站卸装的运输,计21列685车。
  1975年6月16日至7月17日,陆军2个军的装卸运输和陆军2个军的接入通过运输,即“七五六”运输任务,计369列10722车。其中从徐州、新沂等站装载93列2644车;另一部队至徐州、新沂等站卸载96列2766车。整个运输中,列车始发正点率97.8%,到达正点率98.9%。
  1978年9月7日至30日,陆军2个军和陆军2个师的防务调整运输,即“七八五”运输任务,计93列2948车。其中装载54列1686车。即从徐州等站装载的35列1104车;从胶县站装载14列416车;独立某师,5列166车。某军接入卸载39列1262车。整个运输中,列车始发正点率为100%,运行正点率为98.6%。
  三、抢险救灾运输
  1963年8月上旬,华北地区连降暴雨,洪水冲断了京广、德石铁路,严重威胁着德州和天津地区数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津浦铁路的安全。济南军区奉中央军委命令,先后派出两批部队21970人,至河北省陈公堤和唐官屯地区抗洪抢险。第一批8月11日~24日,派出2个陆军师和山东民警总队,在李家桥下车;第二批25日~27日,又派出1个坦克师,2个炮兵团,1个工兵团,1个野战医院及某军一部,在陈官屯下车。上述部队分别从陇海铁路及蓝烟铁路装载站乘车,共计15列476车。其中防汛器材27车。同年9月6~8日,坦克师、陆军师、野战医院等完成任务归建,计11列370车。这次运输在机车的运用上,则采取变更机车交路、缩短机车在库停留时间、组织机车过段、用调车机担当本务机车和在中间站扣用货物列车的机车等紧急办法;在运行组织上,采取缩短技术作业和饮食供应的时间等措施,使军用列车的旅行速度,每小时平均达31.8公里,比平时的军用列车旅行速度,提高了25%。
  1975年8月,河南、安徽部分地区连降暴雨,水库崩塌、洪水泛滥,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济南军区奉中央军委命令,于17、18日,派某军指挥连、舟桥连和3个陆军师的舟桥连,分别从徐州、新沂站乘车,去安徽阜阳地区抢险救灾,共2列89车。同月,还完成了某舟桥团赴河南周口地区执行抢险救灾的运输任务和发往许昌、商丘、驻马店、南阳等站27车抢险救灾物资的运输任务。
  1976年7月28日凌晨,河北省唐山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军委令铁道兵某部队携带装备,于8月3日前由津浦铁路某站乘车,赴津唐地区抢险救灾,计3列121车。原计划8月2日全部发出。2日装出2列后,即连降大雨,站内泥泞,站场狭窄,加之大型装备,无法进行装载,所以第3列推迟到5日发出。8月4日16时许,总参令济南军区第××和第××两个野战医院,赴津唐地区救灾,务必于22时前将列车于德州交出。一野战医院1列16车,5日1时15分于胶济铁路某站发出;另一野战医院1列14车,5日3时10分于津浦铁路某站发出。由于后一个医院始发晚,所以在运行组织上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即列车在兖州站让过14次特快旅客列车后,紧跟14次运行,途中尽量减少停站,保证了列车22时之前在德州交出。
  四、新兵老兵运输
  建国初期,新老兵运输量较小。据不完全统计,1951~1953年,通过铁路装运的新老兵,共计10万余人,运输组织方法比较简单,主要使用棚车运送。
  1955年8月,兵役法实施后,新老兵运输量猛增。当年,路局准备37辆硬席客车,组成一列循环车底(代替了130辆棚车的运输量)。运输组织方法不断改进。从1958年起采取“两级负责,对口落实”的方法,编制新老兵运输计划。军区军交部同军区征退办公室及兵役局(或省军区)对口协作,了解征退任务和兵员复补分配计划,抓好运输计划的审核,并进行初步落实。沿线军运部门同军分区和征退兵单位对口协作,根据上级初步落实的情况和要求,分片包干,深入所在地区的征退单位,采取交、接兵单位和军事代表三对面的方法,对运输计划逐项落实。1960年,冬夏两季新老兵运量计划达×万人,路局组成6列客或代用客车作为循环车底,并采取“先近后远,先区内后区外”的方法进行运送。1964年冬,新兵运输时,路局抽出客车42辆,简易客车58辆,代用客车50辆,组成8组循环车底,在20天内完成需1746辆棚车的运送任务。此后,每年新老兵运输时,路局都千方百计把能够抽出来的客车抽出来投入运用,并成为制度。1968年,由司令部军交部、驻路局军代处、山东省军区和济南铁路局组成新老兵运输联合办公室,实施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有力地保证了新老兵运输任务的完成。1969年新老兵运输联合办公这一组织形式,又有了较大发展,路局、分局、站段三级联合办公机构达73个。当年新兵运输时路局抽硬席客车155辆,占全局配属硬席的37%。这种做法,得到总参谋部和铁道部的赞扬,并在各军区和各路局推广。1970年,遵照总参谋部和铁道部提出的新老兵运输以客车为主的车辆运用原则,对全局的414辆硬席客车,进行全面摸底排队,采取以大顶小,逐级顶替,加速套用等方法,抽出质量较好的客车170辆,占全局配属硬席客车的41%,占出局硬席客车的52%。并采取以出局为主,局内为辅,局内服从局外的客车运用原则。同时,又将运输持续时间做了适当延长。结果14组车底拉了95列,利用率比1969年提高了37.7%。每组车底拉了6.8列,约合9000人,可顶替200辆棚车的运输量。仅此就节约棚车2800余辆。1978年冬季新兵运输时,按计划需2457辆棚车。经过组织客车底和棚车底套用,还需扣棚车1373辆。实际扣用了893辆棚车,即计划车数的36.3%的车辆,就完成任务。
  1982年12月27~28日,济南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在济南召开了新老兵运输工作总结座谈会。会上以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名义,向济南铁路局、济南、青岛、徐州铁路分局,禹城、张店、新沂车务段,青岛机务段,济南车辆段、列车段,济南、兖州、烟台、博兴、徐州、新沂车站,济南公安处,沧口、枣庄车站公安派出所等先进单位赠送了锦旗。
  1984年9月,路局根据多年来新老兵运输的做法,制定了《新老兵运输组织实施办法》。办法分建立组织做好准备、运送方式、运输方案的编制、计划的下达与调整、运输的分类与掌握分工、站段组织工作、行李托运和中转、票据填写与携带、零星人员售票与中转预报、统计上报、其它,共十一章,于1984年10月起试行。使新老兵运输工作进一步做到了规范化程序化。
  五、日常物资运输
  局军运部门建立初期,由于对铁路运输规章制度、计划运输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在编报月度运输计划时,存有“宽打窄用”、“宁多勿少”的现象。部队也存有什么时候要运就什么时候报计划的做法,因而一度出现计划落空多、临时计划多、计划变更多的“三多”现象。为提高计划质量,除积极组织军运干部学习有关规章制度外,还从铁路运输系统抽调部分懂业务、善管理的干部充实到军运部门,“三多”现象陆续减少。1956年,把军事运输纳入运输方案,但计划兑现率较低。
  济南站的军运装车约占济南分局军代处月度装车计划的40%左右,但日间计划兑现率一般只在80%左右。1964年11月开始,济南站军运装车实施方案运输,济南分局军代处实行重点帮助,军运装车由零星装车发展到按方案装车和挂运,日间装车计划兑现率明显提高。11、12月份的日间装车计划,平均达到96.3%。1965年初完成的100%。同年5月,驻济南分局军代处,总结了《军运装车纳入铁路运输方案的初步体会》。济南军区司令部军交部在全区推广了他们的经验。1966年后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计划兑现率明显下降。
  70年代初胜利油田投产,铁石站的军用油料装车,每月平均600车左右,约占军区每月军运装车总数的35%。初期,由于货源不稳定和缺乏组织大宗物资运输的经验,月度运输计划和日间装车计划完成的都不理想。为此,路局和分局军运部门曾多次到该站和炼油厂调查研究,采取了根据实际需要,严格审批月度运输计划,提高计划的准确性;与有关单位建立联系制度;军用油料运输纳入铁路的运输方案;组织“油龙”整列和车组循环运输的办法,使军用油料日间装车计划兑现率不断提高。
  1978年1月以后,贯彻铁道部在济南召开的全路运输方案工作会议精神,和会后下达的《关于在全路执行方案运输,提高运输组织水平的决定》、《铁路运输方案编制与执行规则》,全局军事运输计划兑现率普遍提高。但某站军用水泥计划装车兑现率一直很低,成为“老大难”。自1982年4月起,青岛分局军代处把该站军运水泥装车纳入运输方案,并做到日保旬,旬保月,使全年平均计划装车兑现率达到84%。1983年1~8月份平均达到94.3%。为此,张店站军代处总结了《解决老大难,开创新局面》经验材料,并被济南军区后勤部选入《1983年运输工作经验选编》。
  经过全局军运部门与路局运输部门的大力配合,军事运输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1985年,济南、青岛两分局军运月计划兑现率平均达98.4%,月装车计划兑现率和军运列车始发正点率均达100%。徐州分局军运月计划兑现率、日装车计划兑现率和军运列车始发正点率均为100%。

知识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济南铁路局志》

出版者:山东友谊书社

本志记述的是1899年到1985年底济南铁路局机构沿革、铁路建设、运输生产、基建工程、工业多种经营集体经济、铁路管理、科技教育、生活卫生文体、中国共产党济南铁路局组织、群众社团其他党派、政法人武、人物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