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设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32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设置
分类号: U294.8+93
页数: 3
页码: 187-189
摘要: 本节记述的是胶济、津浦和陇海铁路建路初期无军事运输机构。1923年11月25日,依据北京政府制定的《铁路军运暂行条例》和各控制铁路军方军事运输司令部所制定的军运办法,在各路主要车站设驻站军事运输主任,直接与铁路方面联系军运业务。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急于军运,胶济、津浦和陇海各路局于8月1日分别成立线区运输司令部,下设运输、总务二处。运输处设调度、工电、统计三科;总务处设文书、军需、警卫三科。后随各地沦陷,上述军运机构即行撤销。济南、开封铁路局成立后,在铁路局所在地成立第二野战铁道司令部济南、开封野铁支部。1985年底,路局军代处内设政治部,运输处、交通战备处、财务管理处,定员31人情况。
关键词: 铁路 军事运输 机构设置

内容

胶济、津浦和陇海铁路建路初期无军事运输机构。1923年11月25日,依据北京政府制定的《铁路军运暂行条例》和各控制铁路军方军事运输司令部所制定的军运办法,在各路主要车站设驻站军事运输主任,直接与铁路方面联系军运业务。
  1929年8月,执行南京政府铁道部制定的《铁道军运条例》,各站不设驻站军事运输主任。1937年2月,津浦铁路局根据需要在车务处运输课内设军运股。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急于军运,胶济、津浦和陇海各路局于8月1日分别成立线区运输司令部,下设运输、总务二处。运输处设调度、工电、统计三科;总务处设文书、军需、警卫三科。并在济南、徐州、郑州三站设司令办公处,各办公处设车务、机务、工务三股。后随各地沦陷,上述军运机构即行撤销。
  1937年底至1938年夏,胶济、津浦全线和陇海铁路郑州以东区段被日军侵占,铁路直接在日本军方控制之下,并先后在青岛、济南、徐州、连云港设停车场司令部。济南、开封铁路局成立后,在铁路局所在地成立第二野战铁道司令部济南、开封野铁支部。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队为向解放区进攻的需要,后方勤各总司令部第五区铁道军运指挥部在其所属的浦口、蚌埠、徐州、济南、德州、天津和青岛设立军运办公处。
  1948年3月至1949年6月,管内铁路先后获得解放,普遍实行军事管制,但无专门的军运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于1951年2月开始组建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济南铁路军事运输处(简称军运处)。5月基本组建完毕,设运输科、技术动员科、干部教育科、财务稽核科、秘书科,机关定员59人,青岛、济南、徐州、蚌埠分局设军事运输代表办事处(简称军代处)。军运处长、铁路分局军运代表分别由铁路管理局长、铁路分局长兼任。7月正式管理军事运输计划,办理军事运输。铁路军运处为正团级单位。
  1952年7月,撤销秘书科,干部教育科改训练科,财务稽核科改财务科,机关定员38人。增设浦口、连云港、兖州、张店、坊子、临城、合肥七个驻站军代处。1953年8月,军运处训练科改为干部训练科,新设政委办公室,机关定员48人;四个分局军代处各定员13人。局军运处长和分局军运代表不再由铁路部门的领导干部兼任。1955年4月,原隶属华东军区之济南铁路军运处移交济南军区。6月,军运处撤销政委办公室。机关定员37人;青岛、徐州为分局军代处,定员各11人;济南、蚌埠分局军代处,各定员10人。同时,将番号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济南铁路军事运输处”。下设之济南、青岛、徐州、蚌埠铁路分局军事运输代表办事处及各驻站军代表办事处均改冠“济南军区”番号。
  1957年3月,济南军区军事交通处与济南铁路军事运输处合并,仍称军事交通处(简称军交处)。设运输、技术动员、训练、财务科,定员44人。下设青岛、济南、徐州、蚌埠分局军代处,分别各编18、15、14和12人。所属的各车站军代处均予撤销。次年1月1日,蚌埠分局军代处移交南京军区领导。1961年7月,铁路军事运输的工作由军区司令部军交处移出,重建了济南铁路军事运输处,设运输,技术动员、训练、财务四个科,定员35人;所属济南、徐州、青岛铁路分局军代处,各定员11人。1962年初,济南铁路军事运输处再次合并于军区司令部军交处,内设计划、调度、技术、训练、财务五个科。同年4月又将五科合为运输科、技术动员二个科,在军交处内编设政治协理员1名,助理员3名,负责军交处和下属单位的政治工作。同年9月,济南军区司令部军交处改为军事交通部,编制不变。另建兖州、张店站军代处。
  1965年5月,根据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批复,重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驻济南铁路局军事代表办事处”。10月,驻济南、徐州、青岛铁路分局及驻车站军事代表机构的番号分别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驻××铁路分局(车站)军事代表办事处”;驻路局军代处的领导职称,由处长改为军事代表,驻分局,车站军代处的领导职称,由军运代表改为军事代表。三级军事代表机构编制不变。次年3月,驻分局军代处,根据实际需要设政治委员。各级军事代表办事处助理员的职称,改为参谋。
  1969年,驻局军代处由军区司令部划归后勤部建制。1971年10月,驻济南铁路局军事代表办事处改为济南军区驻济南铁路局军事运输处,政委办公室改为政治处。济南、徐州、青岛铁路分局军事代表办事处,分别改为济南军区驻济南、徐州、青岛铁路分局军事运输处。驻兖州、张店、烟台站军事代表办事处,分别改为济南军区驻兖州、张店、烟台站军事运输室。各级军运部门的“军事代表”职称一律改称“主任”。年底,驻济南铁路局军运处设政治处、运输科,技术动员科改为交通战备科,定员29人。1973年1月,新沂、莱阳、莱芜车站设立军运室,各定员5人。1976年9月,军运处交通战备科改为技术保障科。
  1978年济南军区根据《军事代表条例》的有关规定,将军事运输处,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军事代表办事处”;铁路局、铁路分局党委书记分别兼任驻路局、分局军代处第一政治委员。1979年4月,增设财务管理科,机关定编33人。新设驻白马山、潍坊站军代处。7月,驻路局军代处,由正团级升为副师级单位,其所属科升为副团级单位。同时将驻徐州铁路分局军事代表办事处和驻新沂车站军事代表办事处移交给南京军区。
  1983年4月,驻路局军代处政治处改为政治部,各科改为处,定员31人。驻济南、青岛分局军代处,各编11人;驻张店军代处编5人;驻烟台、潍坊、白马山、兖州站军代处,各编4人;驻莱阳、莱芜站军代处,各编3人。7月,驻路局军代处由副师升为正师单位。其所属之政治部由正团升为副师级,各处及驻济南、青岛分局军代处,由副团升为正团级单位。1985年12月,增设济南站军事代表办事处,为正营级单位。
  1985年底,路局军代处内设政治部,运输处、交通战备处、财务管理处,定员31人。济南、青岛分局军代处各定员11人。驻各站军代处,除济南站新编定员3人外,其它各驻站军代处仍执行1983年的编制定员。驻徐州分局军代处定员10人,驻徐州站军代处定员2人、新沂站军代处定员3人。

知识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济南铁路局志》

出版者:山东友谊书社

本志记述的是1899年到1985年底济南铁路局机构沿革、铁路建设、运输生产、基建工程、工业多种经营集体经济、铁路管理、科技教育、生活卫生文体、中国共产党济南铁路局组织、群众社团其他党派、政法人武、人物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