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旅客列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30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旅客列车
分类号: U292.91
页数: 6
页码: 130-135
摘要: 本节记述的是济南铁路旅客列车情况包括胶济铁路、津浦铁路、陇海铁路客车对数、客车编组、运行时间、建国以来若干年份全局旅客列车对数表、建国以来全局各区段旅客列车对数表等。
关键词: 铁路 旅客 列车

内容

一、客车对数
  胶济铁路,1905年全线建成营业,每天开行青岛至济南客车、客货混合列车各1对;青岛至高密、高密至潍县、坊子至张店、张店至济南四个区段每天各开行混合列车1对;张店至博山每天开行混合列车2对。1908年7月,增开青岛至济南特别快车1对。1914年日军侵占胶济铁路后,青岛至济南开行旅客列车3对、混合列车1对。1923年北京政府接管胶济铁路后,青岛至济南间每日开行客车3对,青岛至潍县、坊子至济南间各开客车1对。1926年原青岛至济南间的1/2次普通客车改为特别快车。1935年4月1日,青岛至北京首开旅客列车,每周往返1次。1936年,青岛至济南每日开行特别快车、快车各1对。青岛至潍县、坊子至济南、张店至博山、淄川至洪山、金岭镇至铁山五个区段各开行混合列车1对。
  津浦铁路,1911年11月开行客车。但因泺口黄河大桥尚未建成,客车分天津至鹊山、济南至徐州和徐州至浦口三段运行,每天各开行客车2对。1912年12月泺口大桥建成,天津至鹊山间的客车延至济南。1914年,天津至浦口间每周往返两次特别快车1对,不久停运,1915年4月复运。1916年开始每年春季为由济南、德州去东北谋生的农民增开1对“小工票”车至天津。从1919年3月起每日增加开行天津至浦口间特别快车1对。1932年每天又开行普通客车1对和济南至天津、济南至徐州、济南至兖州、兖州至徐州的混合列车各1对。至1936年计开行天津至浦口快车1对;北平至上海、北平至浦口普通旅客列车各1对。
  陇海铁路,1924年开行徐州至郑州客车1对、大浦至徐州混合列车1对。1934年徐州至潼关每天开行特别快车1对、混合列车1对;墟沟至徐州特别快车1对、墟沟至孙泉山混合列车1对。1936年徐州至西安每日开行旅客列车2对;徐州至连云港开行特别快车1对,混合列车1对;徐州至郑州混合列车1对。
  1940年,胶济铁路青岛至北京间每日开行特别快车1对;青岛至济南间客车2对;青岛至潍县间混合列车1对;张博支线混合列车2对。津浦铁路每日开行北京至浦口特别快车1对;天津至济宁和天津至徐州普通客车各1对;济南至临城,临城至赵墩各开行混合列车1对;1944年,陇海铁路开封至连云港开行普通客车1对;徐州至连云港开行混合列车1对。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胶济、津浦、陇海铁路均未全线贯通。1946年1月,胶济铁路济南至淄河店、谭家坊至坊子、蔡家庄至青岛分为三个不连结的区段,各开混合列车1对。津浦铁路徐州至浦口开行快车1对,普通客车1对。徐州至蚌埠、蚌埠至浦口各开混合列车2对。济南至晏城、济南至东北堡(今北集坡)短期开行混合列车1对。10月,开行徐州至临城混合列车1对。陇海铁路东段连云港至徐州开行混合列车1对。6月,大许家至宝鸡间仅白天行车,开行混合列车1对。1947年1月6日至2月26日胶济铁路曾短暂全线通车,开行青岛至济南的特别快车、普通客车、混合列车各1对。3月,青岛至南泉开行混合列车1对,10月变为青岛至蓝村间开行。津浦铁路于12月开行济南至浦口的特别快车1对、济南至徐州开行普通客车1对、济南至兖州、兖州至徐州各开行混合列车1对,徐州至浦口开行快车1对、普.通客车1对。徐州至蚌埠、蚌埠至浦口各开行混合列车2对。陇海铁路徐州至连云港间混合列车1对。1948年3月,解放区内的张博支线曾每日开行混合列车1对。7月,兖州至泰安开行混合列车1对。在尚未解放的区段,津浦铁路除徐州至浦口间的客车、混合列车对数尚能维持运行外,济南至桑梓店、济南至炒米店、济南至郭店、徐州至临城只能各开混合列车1对。胶济铁路只有坊子至谭家坊、青岛至蓝村各开混合列车1对。1949年5月,青岛解放前夕,只剩青岛至城阳开行近郊列车1对。
  1949年7月,全局始发和途经旅客列车13对,其中直达快车和直达旅客列车7对,管内运行的旅客列车和混合列车6对。1953年旅客列车对数增加到18对。增加了由济南去哈尔滨的直通客车1对(春节前后还增开临时客车1对),管内旅客列车3对、混合列车1对。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至1957年底旅客列车增加到43对,较1953年增加25对。其中增加了北京至上海特别快车1对;青岛至北京和上海至西安直通快车各1对;青岛至沈阳、徐州至长春、济南至德州直通客车各1对,管内客车3对和混合列车6对。还增开了沟通城乡的短途市郊列车10对。1958年济南至哈尔滨的客车延至三棵树。其他旅客列车对数无大变化。1960年至1962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大批农民外出谋生,加之政府组织灾区农民移往收成较好地区生产救灾,旅客列车对数增加到58对,较1957年增加了15对,主要增加了管内客车和市郊列车。1963年,按照铁道部减客增货的指示,适当减开旅客列车。1965年旅客列车对数为54对,较1962年减少了4对。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红卫兵”大串联的高峰期,路局增开了直达北京的76列“红卫兵”专车。此间,铁道部未统一组织编图工作,旅客列车对数无大变化。1975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后,运输秩序好转,旅客运输量加大,全局旅客列车对数达到58对,增加了沈阳至上海、北京至南京和青岛至兰州的直通快车,基本上停开了混合列车。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城乡物资交流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客流量加大,列车对数相应增加,并且在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国庆节前后,增开济南至泰安间临时旅游列车2~3对。到1985年底旅客列车对数增加到83对,较1975年增加了25对。其中增加了北京至上海、至福州、至青岛和乌鲁木齐至上海的特别快车4对;北京至上海、至杭州、至合肥、至济南,青岛至武昌、至宝鸡、至西宁,烟台至真如,徐州至宝鸡,太原至济南等直通快车19对。能直接勾通19个省、市、自治区首府。见表26、表27、表28。
  二、客车编组
  胶济、津浦、陇海铁路营业初期,旅客列车编挂客车6至8辆、客货混合列车挂三等客车2至3辆,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各种旅客列车的编组基本无变化。1938年后日军侵占期间,普通旅客列车编组为8至10辆、混合列车挂三等客车2至4辆。抗日战争胜利后,胶济全线及津浦铁路济南至浦口段短暂通车期间开行的特别快车编组10辆,各区段开行的客货混合列车每列编挂三等客车2至4辆不等。
  1949年7月,胶济、津浦、陇海铁路全线修复通车后,直通客车一般编挂12至13辆(含行李邮政车),分一、二、三等。短途客车常以少量棚车或敞车代替客车。1950年开始,将旅客列车编组中代用客车的棚、敞车全部更换下来,改用杂型客车。并从7月份起客车座席类别由一、二、三等之分改为软硬席之别。1953年,学习苏联及中长铁路经验,选用统一型号车体外观接近一致的客车编组旅客快车或直通客车;其他杂型和棚 车改造的简易客车编组短途或市郊客车,各 种旅客列车的编组8至14辆不等。
  1953年开始配属国产21型号的国产客车。1954年实行统一旅客列车的编组顺序。直通快车编组顺序为行李车、宿营车、硬卧车、软卧车、餐车、硬席车、邮政车。短途旅客列车因无行李、邮政车,在机车后第一位编挂有不准旅客乘坐的隔离车1辆。到1958年,津浦、胶济、陇海及蓝烟铁路干线上行驶的旅客列车,基本上为统一型号统一编组顺序的客车。直通客车一般编挂14辆,但去上海方向客车,因受浦口长江轮渡限制、出山海关的客车因受机车供汽限制,每列均不得超过12辆。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和客车采用独立暖房取暖,上述地区已不受轮渡和供气的限制,每列车扩编到14辆。
  1980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客运量增长迅速。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行需要,除陆续增开各种类型的旅客列车外,还根据铁道部“挖潜扩能”的指示,于1982年对津浦、胶济、陇海铁路进行技术改造,延长快车停车站的到发线,站台、雨棚和上水设备。1983年10月起,根据运输市场的需求状况,将局内始发的济宁至三棵树间的116/115次、117/118,青岛至北京的240/239次、青岛至上海间的232/231次、233/234,徐州至宝鸡间131/132次4对快车由14辆扩编到15辆。济南至北京298/297次、济南至徐州307/308次取消了餐车和行李车换挂硬座车2辆。青岛至济南的502/501、504/503次甩掉餐车换挂硬座车1辆。张店至博山724/723、726/725次和济南至兖州518/517次甩掉行李车换挂硬座车1辆。同时对21对管内旅客列车取消隔离车换挂硬座车1辆。采取以上措施,每年可多运旅客140多万人。1985年4月,根据铁道部规定,路局又有29对直通客车取消隔离车,仅此一项,每年等于多挂10500辆车,可多运送旅客250万人。到1985年底,局管内快车和跨局快车一般都比扩编前多编1至2辆,普遍达到15至16辆,北京至上海间的162/161次可达到18辆。
  三、运行时间
  胶济铁路,1905年,青岛至济南间普通客车运行14小时49分。1924年特别快车为11小时55分,普通客车为17小时09分。1936年特别快车为14小时,旅行速度为35公里/时,普通客车旅行速度为24公里/时。
  津浦铁路,1912年12月泺口黄河大桥建成前分段营业时,天津至鹊山间普通客车运行15小时50分,济南至徐州间运行14小时30分,徐州至浦口间运行14小时20分。泺口大桥建成后,天津至浦口间特别快车运行36小时,1924年北京至浦口特别快车,运行34小时28分。1936年北平至上海的特别快车,运行37小时55分,旅行速度为38公里/时。
  陇海铁路,1920年徐州至郑州间普通客车运行14小时22分,大浦至徐州间10小时30分。1931年新浦至徐州间特别快车为7小时40分,徐州至郑州间普通客车11小时零1分。1936年徐州至连云港间旅客快车运行8小时27分,旅行速度为28公里/时。
  1939年,胶济铁路青岛至济南快车运行12小时28分。到1942年旅客快车运行时间达10小时25分,旅行速度为37.9公里/时。津浦铁路,1940年北京至浦口特别快车运行32小时05分。天津至徐州普通客车运行18小时50分,旅行速度35.5公里/时。陇海铁路,1942年徐州至连云港普通客车运行7小时15分,旅行速度为30.7公里/时。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津浦铁路徐州至浦口特别快车运行10小时20分,旅行速度36公里/时。胶济、陇海两路无大变化。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因战争影响,管内列车分段运行,速度不高。1946年坊子至济南间特别快车运行11小时,张店至济南间普通客车运行8小时10分。特别快车旅行速度为20.6公里/时;普通客车旅行速度为14公里/时。陇海铁路徐州至连云港间分段不定期开行混合列车。1947年,青岛至济南特别快车运行12小时54分,旅行速度为30.5公里/时。津浦铁路特别快车,济南至徐州间运行14小时06分,旅行速度仅22.7公里/时。
  1949年1月,济南至徐州间修复通车,普通客车运行10小时07分,旅行速度31.8公里/时。7月,胶济铁路修复通车,青岛至济南普通客车运行15小时16分,旅行速度为25.8公里/时。11月,青岛至北京间开行普通客车,运行28小时58分,旅行速度为30.3公里/时。北京至上海间开行直通快车,运行36小时41分,旅行速度为40.5公里/时。济南至浦口间普通客车运行21小时29分,旅行速度为29公里/时。1950年,徐州至连云港开行普通客车,运行时间为8小时36分,旅行速度为26公里/时。1951年以后,采取减少停站次数、普通客车改为快车和增开特别快车等措施,客车运行时间逐步缩短,旅行速度逐步提高。当年5月,青岛至北京间开行的直通客车由于减少停站次数,运行时间降至24小时17分,旅行速度为36.6公里/时。1956年,青岛至北京间的直通客车,改为直通快车,运行时间为19小时25分,旅行速度为45.7公里/时。蓝烟铁路通车后,开行烟台至浦口间的普通客车,其中烟台至济南间运行15小时,平均旅行速度为34.5公里/时。徐州至连云港间普通客车运行时间为6小时06分,旅行速度为36.6公里/时。北京至上海间增开特别快车,运行时间为28小时19分,旅行速度为52.7公里/时。
  1958年以后,普通客车陆续减少,各类快车陆续增多,加之设备改善等因素,旅客列车运行时间进一步压缩,旅行速度进一步提高。1985年4月增开青岛至北京特别快车停车站减少到5个,运行时间13小时17分,旅行速度达到66.2公里/时。北京至上海运行的特别快车的停车站减少到5个,运行时间缩短到18小时58分,旅行速度提高到74.5公里/时。济南至烟台间的管内快车的停车站由22个减少到19个,运行时间缩短到10小时35分,旅行速度提高到49公里/时。徐州至连云港开行的快车运行时间又压缩到4小时54分,旅行速度提高到45公里/时。1965年以来部分年份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及列车旅行速度,见表29、表30。

知识出处

济南铁路局志

《济南铁路局志》

出版者:山东友谊书社

本志记述的是1899年到1985年底济南铁路局机构沿革、铁路建设、运输生产、基建工程、工业多种经营集体经济、铁路管理、科技教育、生活卫生文体、中国共产党济南铁路局组织、群众社团其他党派、政法人武、人物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