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业务技术的监督检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电信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213
颗粒名称: 第七节 业务技术的监督检查
分类号: F272
页数: 2
页码: 266-2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通信组织管理中的业务技术的监督检查情况,介绍了从1955年到1987年业务技术的监督检查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济南 业务技术 监督检查

内容

1955年邮电部颁布业务、技术规程,为贯彻这些规程,济南市邮电局规定了电报传递时限,长途电话接通时限,人工市话的应答时限。建立了长途电话、人工市话的生产监督检查标准和方法,制定了各项业务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制度。自查、互查,交接验收、平衡合拢、电报稽核、复述、复校、收妥、承认等。
  1956年,贯彻邮电部颁发的技术、业务规程及业务领导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原始记录,建立健全质量分析制度,以上工作按要求均达到部订标准。
  1958年,业务量猛增,由于通信设备跟不上,忙于应付业务,而忽视了业务、技术的监督检查,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不宣而废,造成通信质量下降。
  1962年,邮电部又重新颁发了业务、技术规程,济南市邮电局恢复了业务、技术的监督检查及质量分析制度。生产秩序得到恢复,通信质量明显好转。1964年,华东区每年开展区内省会局局际“五好”竞赛。年底组织进行检查评比。1967年,“文化大革命”把上述各项制度视为管、卡、压而被否定。
  1976年,开始整顿企业,在基层单位逐步恢复质量分析制度,将通信质量指标分解落实到班组。分局、科配备了专职质量检查员或质量检查组,定期检查。自1978年起,根据通信质量完成情况对各单位进行评比奖励。
  1981年,学习旅大局经验,制订包括政治工作、行政管理、通信质量在内的记分考核制度,定期进行全面考核。
  1987年,推行经营责任制后,局对基层生产单位的检查考核,由企业管理办公室负责进行。
  对市话通信质量的考核有:
  一、市内电话接通率;
  二、拨号障碍率;
  三、局间中继线畅通率。
  对长途通信质量的考核有:
  一、长话有效接通率;
  二、长话服务差错率;
  三、人工局内障碍率;
  四、人工局内接通率;
  五、电报服务差错率;
  六、电传电路合格率;
  七、电传电路局内障碍历时;
  八、电传机、发报机障碍率;
  九、电报投递遇限率;
  十、路端电路合格率;
  十一、障碍历时;
  十二、会议电话合格率。

知识出处

济南电信志

《济南电信志》

本书记述了山东电政由来已久。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奏准架设津沪电报陆线,电线循运河南下。临清、济宁为鲁省重镇,首设电报分局。光绪八年(1882年),山东巡抚获准展设线路,自济宁引线达济南,后次第扩展至潍县、烟台。济南乃南北要埠,烟台为胶东重要口岸,历来为洋人所觊觎,传递军情至关重要,故通电全系军需。光绪廿三年(1897年),德国入侵胶州湾,修筑水线、铁路,擅设大、小报话房卅余处。后被日本人取代,曾于济南设“邮便所”和无线电台。本书收录了大事记,机构沿革,电报,长途电话,市内电话,企业管理,党群组织和先进集体、个人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