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编写科技志的几个问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科技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112
颗粒名称: Ⅲ.编写科技志的几个问题
分类号: G322.752
页数: 4
页码: 259-2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
关键词: 济南 科技志

内容

一、科技志的属性
  方志具有资料性、地方性、时代性和综合性的特征。科技志是一种专业志,是新方志中的新志种。它不仅应该有方志的特征,而且应该具有专业志的一般属性,同时也必须有科技志的特殊属性。科技志既要受一般属性的制约,又要表现自己的个性。个性决定了科技志与其他专志的区别,决定了科技志在方志中的地位。科技志是其他专志所不能包容和替代的。在编写阶段,正确认识和处理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的关系,对编好科技志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志的一般属性
  资料性、地方性、时代性和专业性,应该是科技志的一般属性。
  资料性。它反映了科技志性质方面的特征。科技志是资料性著述,以资料取胜。资料性要求:(1)资料齐全完整,翔实可靠,不载空言,具体而微;(2)资料要分类管理,类中分目,目中资料按时间排序,收集的资料要一事一卡,立卡归档,各就其位;(3)对资料进行整合,编写初稿前,将资料加以分析鉴别、整理归纳、分类综合成比较系统的资料,然后能形成资料汇编和资料长编。
  地方性。它反映了科技志空间方面的特征。突出本地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是地方性在科技志中的重要体现。体现的基本方法是“突出重点,详异略同”。“突出重点”,就是突出科学、技术发展这根主线,反映本地区科技方面的功能状况和特色事物。如特老、特优、特新、特多、特快(发展快)、特大(含影响大)等事物。“详异略同”,就是本地特有的详书之;外地不及本地的大书之;与外地共有的略书之。详略要达到表现全貌与特色的目的。
  时代性。它反映了科技志时间方面的特征。科技志的时代性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此次修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断于1985年,间隔145年之久。对济南来说,纵贯古代科学、技术,近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三个时期。科学与技术处于这三个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根据时代性的要求,都应该给予反映。当代修志,略古详今是方志展现时代特征的传统方法。科技志亦应以现状为主,重点抓住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和社会功能来显示时代性。
  专业性。它反映了科技志内容方面的特征。科技志的内容是根据科学与技术的内涵与外延、内部关系与外部联系来确定,要受地方性的制约。概括地说,科技志的内容,就是在限定的时空范围内记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用概述来展现科学技术的整体面貌,用志体来记述科技成果、科技队伍、科研设计机构、科学普及;用综合的方法写出科技管理的发展、沿革与现状。在记述科技事物和科技活动时,要注意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在“略古”时,要突出两者的区别,在“详今”时,要突出两者的联系。记述的基本原则是“三略三详”,即“略古详今”、“略远详近”、“略同详异”。
  一般属性是专志的共性,科技志要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来体现共性。了解古代科学、技术,近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是表现共性所必要的。
  (二)科技志的特殊属性
  空间上的全方位性。现代科学技术沿着纵深和广阔的方向迅速拓展,渗透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出现了所谓“全科学”的趋势,这种趋势决定了科技志的全方位性,也决定了科技志出现交叉的必然性。全方位性一方面为收集资料、制定篇目和处理交叉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又点出了科技志与其他专业志在空间上的区别。
  内容上的综合性。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导致了学科门类繁多、内容宏富。在有限时间、有限篇幅的制约下,须将科技志的内容进行系统性的综合。这种综合是精细的(方志的综合性是粗线条的,具有很强的组合搭配性),是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的。只有进行综合,科技志才能摆脱资料的堆砌,成为有条理的编纂之作。
  地位上的主体性。科技志的主体性是由现代科学技术的功能决定的。科技立国是现代工业发达国家的基本国策。人们把科学、技术、管理视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三鼎足。80年代,中国把科学技术放到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新技术革命带来了全球性变化和影响。科学技术的时代地位和作用。不仅使科技志成为一个新志种,而且在新编地方志中应成为主体篇。一个现代中心城市,如果不把科技志摆到主体篇的位置,新方志的“新”字就大为逊色,就是一部缺少时代精神风貌的方志。主体性也是科技志“详今”的重要内容,应该浓墨重彩。
  学科属性上的新质性。科技志属于科学学的范畴,它丰富了科学学的内容,具有软科学的新质性。许多地区都把科技志作为软科学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又运用了软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既能加快编纂进程,又能提高编纂质量。科技志的这种新质性也是区别于其他专志的重要标志。
  二、处理好科技志中的交叉
  交叉和重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科技志,重复,一般来说是多余的,应当避免,交叉是必然的,应该正视和解决好交叉问题。
  从交叉的形式来看,本书有外交叉、内交叉和时间交叉。外交叉是科技志与其他志书之间出现的交叉;内交叉是科技志内部各篇、章、节、目等内容之间出现的交叉;时间交叉是志书中的某一事物与志书的上限或下限出现的交叉。
  处理外交叉的原则是保证志书的整体性不受损害。其方法是:突出本志特点,划定交叉范围,掌握交叉深度,避免代庖犯界。
  处理内交叉的原则是保证志书内部结构的严谨性。其方法是:划清篇目中的大小类目,做到归类科学得当;对于难免的交叉,可采用“事可互见而文不复出”的方法处理。处理好内交叉的关键是搞好篇目的总体设计。
  处理时间交叉的原则是保证志书中某一事物内容方面的完整性。一般上限可适当长些,目的是通过追溯事物的发生和沿革来突出事物的现状。下限交叉时间一般不宜超过二年,长了就可能使事物的现状大部分都处于断限以外。
  三、熟悉方志体例
  (一)明确史与志的关系 编修志书,辨体为先。体清方有史志之分。史志虽同源,但不同流。编写科技志,不仅要了解两者的相关性,更重要的是认识两者的区别。其主要区别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内容方面。有偏全狭广之不同。史偏狭,求精专;志全广,为“一方之全书”。
   2.体例方面。有主纵横之不同。史纵志横。史主纵线,以时系事,以大事件为主线纵贯古今。写法上近乎纪事本未体。志主横断,分门别类,各述其事,以类系事,事以类从,诸事并列,显其断面。方志学家董一博把新方志的体例概括为:“横分部类,类为一志。横排竖写,以横为主。宜横则横,宜纵则纵。先横后纵,以横统纵。”
   3.时间方面。史以时为经,注重追述往事,“详古略今”。志以事为纬,注重近述现状,“详今略古”。志即使近述往事也是为了突出现状。史重述往,志重述今,“隔代编史,当代修志”,实为两者之别。
   4.详略方面。取材上,史取精要存大体,推明大事。志贵详备,以“补史之缺,详史之略”。故有“史举大弃小,志大小兼备”之说。
   5.方法方面。史书重在立论,以说理见长,主张“以论导史”。志书重在记述,以资料取胜,提倡“述而不作”,寓观点于材料之中。即使有论,也是画龙点睛式的结论,而不是论证或论述。
   (二)方志的体例
   方志的体例,如房屋之栋梁,是志书的骨架和格局,有界定志书之功要。只有熟悉志体,方能得心应手地进行编写。本书根据体例、凡例、体裁的概念,着重对序、述、志、传、记、图、表、录等体裁进行了运用,坚持以志为主体,力求图文并茂。
   本志概述采用鸟瞰式的方法,以标志性的科技事物为龙睛,对古代科学技术、近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在本地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概括。科学技术的功能和地位作为概括的主线。通过夹述夹议,虚实综合的笔法,力求使概述达到总揽全志,反映规律。
   “志”是本书的主体裁,通过科学分类,以类系事,以事系人,类为一志的志体,较全面地记述了科技事业的发生、发展与现状。利用纵述沿革,横陈现状,纵横交织,突出重点的方法达到展现地方性、时代性和专业性之目的。
  在科技队伍篇中,主要采用科技名人录和人物传,不用“纪”。在第一、二篇中,则采用以事系人的方法显其名,明其功。
  “记”是本书的纲纪,以时为序,不分类目,一事一条,独立成文。采用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科技大事记,主要记载本地区的科技大事、要事、新事。具体要求在凡例中说明。
  本书的“图”只有照片一种,多以科技成果为体材,目的是使读者对科技成果能“了然于目,豁然于心”,增强科技成果的直观性。
  本书的“表”主要有年表、统计表、沿革表等。因科技门类繁多、内容宏富,又受篇幅所限,所以,本书的各种表格较多。目的是“爽豁眉目,省约篇章”。
  “录”即本书之附录,是用来保存史料的,收录了不便于载入本书正文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本书将修志始末,编余的有关资料等,作为有价值的资料选入附录中。
  把上述八大体裁进行了有机的组合,便是本书的基本框架。其组合方式,采用了分类排比,依类系事,事以类聚,按事列目,依目写事,横排竖写。横排时要求:(1)归属得体,事以类从,类为一志;(2)排序得法,同级或同层次之间要并列,内涵与外延不重叠,上下层次,如章节、节目之间要相辖成章;(3)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竖写,要求依历史发展顺序来写。写发生、沿革、现状等项内容。以现状为主,发生与沿革是现状的追溯。发生是写事物的起点,重点是本地“第一个”。沿革是写发展变化、兴衰起伏。现状是写“现在”的情况,即结果时的状况。总之,组合的方式是采用纵述横陈,以横为主,纵横结合,时类相兼,共成一体的基本笔法。
  四、写书掌握的主要标准
  标准是控制和评审某事物是否达到目标要求的重要尺度。写书前应该把成书的质量标准确定下来,这对提高志书质量是必要的。本书确定了如下标准。
  (一)政治标准。要求编著者观点正确,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新观点、新方法统领全书的编写。坚持为当代服务,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原则。
  (二)材料标准。志书是资料性著述,应以资料性取胜。本志书使用的材料,通过书证、人证、理证和排比对证等方法,进行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处理,力求保证内容上的真实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属性标准。在材料的选取上,内容的编排上,都力求使科技志具有专业志的一般属性和自己的特殊属性。
  (四)体例标准。章学诚说:志“譬之人身,事者其骨,文者其肤,义者其精神也。”科技志也应该有事、有文、有义。科技志姓“志”不姓“史”,本书坚持从实际出发,广采诸体之长,突出史志体的体例,著述体之体裁,以志为主体,综合表述。
  (五)行文标准。本书遵守《济南市志行文规则》和1986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个部门联合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
  (六)标题标准。标题是志体的一面镜子,既应合乎志体,又应辞约而丰,文义明确,开门见山。本志书根据科学与技术的内涵和外延、内部关系和外部联系进行了分类,然后以类命题,以类为题。力求避免史书式标题、章回小说式标题、新闻报道式标题、工作总结式标题、单位名称式标题及有褒贬意义的空标题等。

知识出处

济南科技志

《济南科技志》

本书《济南科技志》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以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宗旨,以实事求是、略古详今、坚持“四新”(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体例)为原则,以济南古代、近代、现代科学与技术的不同特点和功能为依据,分门别类地记述了科学技术在济南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