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业科技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科技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02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农业科技发展概况
分类号: G322.752
页数: 5
页码: 29-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农业科技发展概况,介绍了济南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地貌多样,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在稻、粟、蔬、果及花卉中,均有饮誉中外的名特品种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济南 科技志 农业科技

内容

济南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地貌多样,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在稻、粟、蔬、果及花卉中,均有饮誉中外的名特品种。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在济南创建山东农事试验场后,近代农业科技开始传人,并试种美国及日本的麦、豆、稻、蔬等品种;试用美国及日本的数十种农机具和日本的10多种化肥,还引种了省内外的一些林果良种。1903年,清政府在济南城东创办了桑园,从事蚕桑试验。晚清时期,济南的农业生产技术依然是传统技术和古老的农具。
  1920年,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种植的甘蓝(卷心菜)、石刁柏(芦笋)、花椰菜等已散见于市场。同时,该校畜产部以巴克夏和约克夏猪、美利奴羊、瑞士奶山羊以及良种牛等作为种公畜,面向社会推行家畜改良工作。1924年,北园梁府庄菜农梁文鸿首先使用玻璃覆盖阳畦,在冬季生产出韭菜、芸豆等,在蔬菜保护栽培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科学试验,后因成本过高,未能在菜区扩大应用。1925年,从日本引进的香稻品种“大红芒”,使香稻亩产增加30% (25公斤)以上。1940年前后,在粮谷作物生产中推广了华农2号、6号、9号小麦和华农1号谷子等品种。1946年,山东省农林处经过努力,推广施用硫铵5057公斤。此外,在30~40年代,在济南的省属农事机构,在粮谷作物品种选育和栽培、蔬菜的品种对比和温室栽培、绿肥和化肥、作物病虫防治、淡水养鱼等方面,都曾进行过试验研究。
  1949年以后,农业科技迅速发展。
  水利方面。1949年济南水浇地面积25万余亩,除自流灌溉外主要采用辘轳、水斗等人力提水工具。50年代,开展了打井、修渠、平整土地等农田水利建设。1955年郊区办事处实业科在老屯庄北建成济南第一眼使用锅驼机提水的机井。1957年,全市已有排灌机械54台,水浇地面积52.92万亩,比1949增加一倍多。70年代初期,对渗漏严重的历城县郎茂山水库,采用灌浆治漏的方法进行封堵,收效良好。1972年5月,平阴县田山引黄电灌主体工程峻工,灌溉面积31.7万亩。进入80年代后,全市已有各类水库199座,机电井2.51万眼,机电排灌站1400多座。1985年排灌机械动力36.78万千瓦,水浇地面积近2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0%多。在灌溉技术设施上,1958年省水科所开始进行喷灌研究,并在章丘县山丘地区进行自压喷灌试验。1974年,郊区设喷灌试点。1980年,长清县后三大队用喷灌机造墒种麦。1977年,历城县在省水科所帮助下,从北京引进滴灌设备,翌年试验推广面积达2989亩,占全国滴灌面积的18.75%,应用滴灌的粮食和蔬菜一般增产一倍,有的二三倍以上。由于喷灌和滴灌投资较大,未能推广开。另外,在水利科学研究方面,1978年5月8日,在历城县南部山丘地区8个公社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人工降雨,降雨量一般为30~40毫米。同年,由历城县水利局在卧虎山水库建设中研究成功并采用了“页岩筑坝技术”。济南市水利勘测设计室自1981年~1985年完成了济南水资源的调研、勘测、整理和编写,经专家鉴定是目前济南市第一次比较完整的水资源评价成果。在山东省具有先进水平,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1984年初设计并施工的章丘县杏林水库过水土坝工程,由济南市水利勘测设计室和章丘县杏林水库防洪保安全工程指挥部联合完成,作为山东省第一座过水土坝,获得了比建溢洪闸节资75万元的效益,为今后中型水库提高防洪标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实例,填补了山东省筑坝技术上的一项空白。1985年5月,济南市水利勘测设计室完成了章丘县胡家岸引黄灌区配套工程的初步设计,获山东省水利厅二等科技成果奖。1985年底,该设计室又完成了WFP—中国2814工程的初步设计,经专家论证认为:“以渔为主,综合开发”的方针是正确的。以生态学的原理为指导进行的规划布局和技术措施是可行的。预测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肥料方面。50年代初期即在开展积造农家肥的同时,大力推广了氮素、磷素化肥及其施用技术。1962年1月,山东省第一座现代化、自动化、年产8000吨碳酸氢铵的氮肥厂一明水化肥厂和1967年12月山东省第一座年产4.5万吨合成氨的济南化肥厂建成投产后,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多,菜田亩施化肥1963年17公斤,到70年代已达75公斤。1985年,全市320万亩耕地,平均亩施化肥达到71公斤。70年代后期,开始了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长清县农技站在济南市农科所协作下完成的“微肥锌防治玉米矮花叶病试验研究”,使用简便,成本低廉,防效达70%以上,获山东省1981年度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济南市农科所在市和章丘、历城、长清三县土肥站以及郊区区划办公室协作下,进行了“济南市微量元素含量分布与微肥肥效的研究”,首次查清了当地各类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规律,确定了微肥肥效分区,获得山东省1984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农业机械方面。1957年全市农机总动力有800千瓦,经过不断推广,1965年已达40804千瓦,1975年又发展到36.44万千瓦。1978年以后,农机事业迅速发展,1985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06.35万千瓦,比1975年增长1.9倍。1958年6月,山东农具厂制成的国内第一部自行设计的大型机引TXL—3—35型悬挂式三铧犁,被列为国家重大科研成果。济南市农机所参加研制的泰山—50S四轮驱动拖拉机,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济南市农机所研制的工农—7手扶拖拉机双向、双铧犁和IKS—2大葱开沟松土机分别获1978年山东省科学大会奖和1979~1980年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5年,全市已有大中型拖拉机5370台,小型和手扶拖拉机12942台,机耕面积达到195.1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8%;机播面积达到111.59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1.5%。
  作物种植以粮为主。约占粮食总产1/3的小麦,在50~80年代进行了四次品种更新。50年代第一次品种更新时,引进推广了蚰字麦、钱交麦、碧蚂1号、碧蚂4号、北京8号和石家庄407等品种。第二、三、四次品种更新时,省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高级农艺师陆懋曾培育的“济南号”和“泰山号”中的一些品种,成为主要推广品种之一。60年代第二次品种更新时,推广有济南2号、4号和5号;70年代第三次更新时推广有济南9号和10号,泰山1号和4号以及蚰包麦;1977年开始的第四次品种更新先后推广有济南13号、鲁麦1号和4号。小麦每次品种更新均使亩产提高10%以上。1979年,陆懋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在栽培技术上,50年代开始在发展水浇地的基础上推广了增施肥料、合理密植、防病除虫等项技术。进入80年代,又着重进行了合理群体、配方施肥、精播高产等综合技术的高产攻关开发研究。济南市与山东省农科院联合进行的“小麦稳产500公斤的栽培规范”,使长清县后三村千亩小麦亩产460公斤以上;章丘县七郎院科技队注重研究农业与气象的关系,加强了中后期增粒增重的措施,使11.1亩小麦连续5年平均亩产550公斤,创全市小麦亩产最高纪录。1979年,济南市农科所在小麦生产中进行的三十烷醇应用研究,取得增产6.7~17.4%的成绩,获济南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981~1983年推广69万亩。
  水稻是济南重要粮食作物之一,黄河大米倍受人们喜爱。为发展沿黄水稻生产,按照沿黄稻改规划,1964年济南市科委在姬家庄,就黄河澄清水、浑水及井水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对盐碱地、砂土地改种水稻后土壤盐分变化规律以及对旱作区土壤盐分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取得改稻成功,经逐步推广,1966年改稻面积达12万亩,亩产稻谷250公斤左右,改变了沿黄大片盐碱涝洼地十年九不收的状况。在稻改成功基础上又进行了稻茬麦产量攻关,通过采用机耕机耙、早播增磷等措施,1969年有9.5万亩稻茬麦平均亩产163公斤,比1966年增产3倍多。三年累计总产量增加2726.5万公斤,产值增加近千万元。在水稻品种上,除先后推广了京引119、日本晴、70—8—3、黎优57杂交稻等品种外,针对“明水香稻”这一名特产品产量不高问题,章丘县明水公社浅井农科队在山东省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的协作下,利用原子能辐射法培育出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的“辐香1号”香稻新品种,获1979~1980年度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在其他粮食作物生产中,先后引进推广的有坊杂2号、小粒红、金皇后、双跃3号、双跃4号及150等玉米良种和金线子、东风谷、阴天旱、鲁谷4号、7502等谷子良种。在科学种田方面,由合理密植、防病除虫等单项措施,80年代发展到推行良种良法配套的综合丰产技术。1981年,郊区农技站通过良种良法措施,使万亩夏谷取得平均亩产231.5公斤,增产85%的成绩。1983年,济南市农技站、植保站和章丘县农技站进行的小麦、玉米丰产开发,取得亩产吨粮的成就。此外,立体种植和地膜覆盖等现代农业科技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上的初步应用,也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益。
  郊区农业生产以菜为主,50年代初期,山东省农科所有2名蔬菜科技人员,郊区只有行政部门组织力量进行一般性的药械应用和化肥施用等技术推广工作。1953年开始配备蔬菜科技人员,1959年建立以菜为重点的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后,蔬菜科技工作迅速展开。
  蔬菜栽培方面。成功地引进了法国地芸豆、丰收1号菜豆、之豇28—2豇豆、荷兰5号番茄、加拿大8号番茄、茄门甜椒、北京九叶茄、金早生甘蓝、黄苗甘蓝、耶尔福菜花、汉中冬韭、青杂中丰白菜、蛇瓜、芦笋等蔬菜良种,推广了山东省、济南市科研单位培育的山东5号白菜、老屯青麻叶白菜、鲁春29黄瓜、鲁茄1号茄子、早小长茄、鲁粉番茄、历红2号番茄等品种,使济南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在1948年57个种161个品种基础上,到80年代已发展至61个种267个品种。对饮誉国内外的“章丘大葱”,章丘县农牧局和县科委进行了提纯复壮和高产栽倍的研究,使品种纯度达到92.7%,株高由81.6厘米增至116.3厘米,单株重量由160克提高到250克,高产地块亩产4858公斤,增产124%,获山东省1984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芦笋在1920年前后已散见于市场,因当地需求甚少,30年代即行消失。1975年,再次引进。1978~1985年出口芦笋罐头6500多吨,创汇1010万美元,出口数量连续四年居全国之首,1985年在联邦德国举行的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产品质量金奖。
  在蔬菜栽培技术上,塑料薄膜覆盖新技术于1964年1月首先试用于老屯村的7种蔬菜,由于设施简单,管理方便,早熟丰产效益显著,翌年便得到广泛应用。1971年开始试建塑料簿膜大棚41亩,因经验不足,效益欠佳,直至1982年依然徘徊在20亩左右。后来经过综合技术开发研究,1985年济南市政府拨款200万元予以扶持,发展到595亩。1978年东郊公社蔬菜试验站用废旧塑膜覆盖畦面收到早熟丰产的效果,成为全国最早使用地膜的单位之一。1980年郊区100亩菜田的11种蔬菜使用地膜进行试验,取得了每亩增产11.6~78.4%,净增产值65.52~461.60元的显著效益。1982年地膜面积达到3153亩。1978年以后,在单一蔬菜的丰产栽培、重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开发研究,其中番茄防病丰产综合技术措施、济南地区温室白粉虱发生及防治、济南地区豇豆病毒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山区旱作马铃薯资源及技术开发等,均获得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蔬菜温室生产方面。30年代初期山东省立第一农事试验场曾进行温室加温与栽培技术的研究,个别农户已有小面积的暖房。1953年,山东农学院在济南首次建立改良式温室后,1955年老屯村又建立了郊区第一座210平方米的改良式温室,1958年温室发展到800间(每间近20平方米),1974年达到3700间,但因成本与技术问题又迅速回落。1973年北园公社白鹤大队利用济南第二印染厂的废气建余热温室,后因收益和供热问题而废弃。1982年由中国农业工程设计院设计,山东省、济南市投资205万元,在黄台电厂开始修建第一代生产用大型现代化余热温室,栽培面积共10亩,天窗开启采用自控装置。1984年全部投产,每年冬季可提供鲜菜5万多公斤,并为蔬菜科研提供了良好场所。
  果品生产方面。主要针对病虫害推广整枝修剪、化学防治技术。进入80年代后,防治技术又有新的提高。1979年章丘县的苹果受桃小食心虫为害严重,县蚕果站于1980~1983年采用桃小诱芯测报法累计防治9805亩,虫果率由45%降至8%,减少虫果168万公斤。在苹果卷叶虫和梨小食心虫防治方面,西郊公社多种经营办公室利用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1980~1983年累计防治4400多亩,节省农药费3178元,增收5万元,防止了农药污染。济南市果树园艺场与山东农学院植保系1981年对苹果轮纹病的研究,摸清了发病规律,为采取果面保护、抗病育种等防治措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果园管理方面,在推广整枝修剪技术基础上,采用了综合技术措施,1983年平阴县的12500亩苹果,平均亩产550公斤,大寨山林场亩产苹果高达5000公斤,居全省第一。1975年,在章丘县秀水大队苹果实生株中发现的优质耐贮苹果,经省果科所和山东农业大学1983年10月鉴定,定名为“秀水国光”,成为以济南地方名称命名的第一个苹果品种,荣获1983年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在葡萄生产方面,郊区蚕果站1980~1981年引进了“巨峰”良种,历城县果树站1983年采用直接扦插定植法,当年育栽结果,促进了葡萄增产增收。在西瓜生产中,除引进外地良种进行大面积生产开发研究外,并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技术,收效显著。1982年,历城县董家公社院后大队使用地膜的130.3亩西瓜,亩产提高51.8%,提早11天上市,亩产值增加242.01元。
  畜禽养殖方面。在大力开展疫病防治的同时,先后推广了苏维埃重輓马、顿河马杂交后代、约克夏和巴克夏猪、来航鸡和星杂288鸡等良种,其中星杂288鸡的开发研究,获1984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牛的改良方面,章丘县于80年代在宁家埠、绣惠、刁镇建立了秦川牛改良基地,1981~1983年已繁殖杂交牛3100头。肉兔养殖方面,章丘县相公庄肉兔良种繁殖基地已繁殖比利时、加里福尼亚、丹麦白等良种兔2万多只。80年代笼养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养鸡事业的发展。1984年,专业户养鸡已有1 27万只。山东省第一座大型工厂化养鸡场—济南潘村养鸡场,饲养蛋鸡20万只,同等规模的彭庄机械化养鸡场,也于1984年9月动工。
  渔业生产方面。1949年渔业生产只有自然捕捞野生鱼类。1958年,平阴县开始在东阿水库投放野生鱼种,到80年代,济南已有商品鱼生产基地7000多亩,并着手开发章丘白云湖万亩养鱼池。鱼类品种已有草、鲢、鲤、鲫、鳙、莫桑比克、尼罗罗非等,同时进行了甲鱼养殖。在技术上除推广了网箱养鱼外,还在黄台电厂利用温流水养殖罗非鱼,在2.5亩面积上取得年产60吨的成绩,填补了济南鱼类养殖的空白。
  其他方面。平阴县素以“玫瑰之乡”著称,平阴玫瑰露酒在1915年巴拿马商品展销会上获银质奖章。1957年试提玫瑰油成功,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历史上,玫瑰多散植于梯田堰埂、偏坡坝沿,玫瑰花产量甚少。1959年成立了玫瑰研究所,开始进行栽培技术的研究并扩大种植面积。1982年,全国玫瑰专业会议确定平阴为国家玫瑰良种繁育基地。1985年全县已种植万亩,年产玫瑰花10万公斤。
  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条件的改善,198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粮食总产超过“六五”计划规定79.5万吨的目标,平均亩产为1949年的3.9倍,蔬菜、水果和禽蛋总产量分别为1980年的1.37倍、1.64倍和6.1倍。科学技术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知识出处

济南科技志

《济南科技志》

本书《济南科技志》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以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宗旨,以实事求是、略古详今、坚持“四新”(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体例)为原则,以济南古代、近代、现代科学与技术的不同特点和功能为依据,分门别类地记述了科学技术在济南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