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济南科学技术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科技志》 图书
唯一号: 150120020220000011
颗粒名称: 第一篇 济南科学技术发展概况
分类号: G322.752
页数: 35
页码: 3-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科学技术发展概况,介绍了自然科学发展概况,工业科技发展概况,农业科技发展概况和医学科学发展概况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济南 科技志 科学技术 发展状况

内容

第一章 自然科学发展概况
  一、数学发展概况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济南的高等数学,始于1901年山东大学堂创办初期所设的数学课程。1917年,齐鲁大学天算系相继创立,先后在这个系执教的有王锡恩、E.L.费力普(E.L.philips,美国人)、胡乐德、程廷芳、王俊岑等知名数学教授。他们翻译出版了《微分方程初步》、《变分法》等书并编写讲义,开设“解析几何”、“数学分析”、“射影几何”、“近世几何”、“微分方程”等课程,培养出了一批数学人才。1952年,齐鲁大学天算系的一部分与山东师范学院数理化系的一部分,联合组成山东师范学院数学系,主要培养数学研究人员和师资。1958年,山东大学由青岛迁至济南后,加强了数学研究的实力,当时的数学研究以基础理论为主,研究方向有复变函数论、三角级数论、拓扑学、几何学、代数学、微分方程论等。
  济南的数学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大专院校,各校都设有数学教研室。从50年代末起,运筹学、控制论、统计数学等应用性强的数学分支研究迅速开展,进一步扩充了济南数学研究领域。1978年以来,教学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到1985年,主要有基础数学、计算数学、运筹学、控制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六个方面。在这些分支学科中,都有硕士学位点,并有三个博士学位点。1983年,我国首批授予数学学科博士学位的五个单位中就有山东大学。
  基础理论方面。对于数论的研究,1962年,潘承洞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成果(1+5)实现了关键性突破。此后,他又证明了(1+4),这和他的算术级数最小素数的研究成果,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至此,数论研究队伍开始形成,研究课题以解析数论为主。1979年前后,潘承洞关于均值定理的研究,受到国际数学界的高度评价。用这个均值定理对命题(1+2)所做的简化证明,是至今所见到的最好的一个。在潘承洞指导下还开展了对超越数论及数论方法应用的研究。由于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所做出的贡献,1982年,潘承洞与王元、陈景润联合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潘承洞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泛函分析方面。山东大学的郭大钧、山东师范大学的陈玉波于60年代开始了对泛函分析的研究。郭大钧对算子连续性及积分方程解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好评。1976年以后,郭大钧对非线性泛函分析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他所证明的一个不动点定理,被称为“郭氏定理”。
  函数论方面。50~60年代,莫叶领导的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整函数与特殊函数的研究。1976年以后,函数论的研究队伍迅速壮大,除继续上述内容的研究外,研究课题扩大到多复变函数理论、函数逼近论、渐近级数理论。
  微分方程方面。60年代,张学铭领导下的研究队伍,主要研究微分方程定性、稳定性和有界性的理论。1976年以后,梁中超、尤秉礼等带领中青年教师,在培养新生力量的同时,重建了微分方程教研室,着重于常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泛函微分方程与偏微分方程的研究。
   几何学与代数学方面。60年代初,谢力同领导的几何教研组,在从事理论研究的同时,用几何学方法开展深耕犁研究,他们的论文《铧式犁犁体曲面的初步探讨》,是国内对犁体曲面数学解析的最早成果之一。1961年以来,在李厚源领导下开展了对S—闭空间等课题的研究。以贾启恒为首的代数研究,主要进行李代数、同调代数以及模糊数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面。从60年代起,陈力行、墨文川等主要是对马尔可夫过程方面和应用于高能物理的研究。墨文川的关于油田测井自动判别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1983年获山东省重大科技成果奖。
   运筹学方面。50年代末期,山东大学的谢力同与部分教师和山东师院的管梅谷等人,开始了对线性规划理论的研究。谢力同的论文《从组合拓扑观点探讨图上作业法--n维复形上的极值问题》,将组合拓扑方法用于图论研究,在国际上是最早的。管梅谷对于“中国邮路问题”的研究,也受到国际数学界的重视。在1960年的“全国运筹学现场会”上,华罗庚等数学家对济南在运筹学方面的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1973年,谢力同领导的船体放样研究组与上海沪东船厂联合研究用于船体放样的圆率序列法,获1980年国防工业科技成果二等奖。1976年以来,运筹学的研究主要是规划论、网络图论及组合论。
   控制论方面。1959年,张学铭在山东大学组织了“最佳控制理论应用”讨论班,开始了对控制论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分布参数控制系统与理论,集中参数控制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等。1976年以来,控制论的研究有了大的发展,陈祖浩、欧阳亮带领部分中青年科研人员,建立了控制理论及应用教学实验室和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科研实验室,配备了10台微机、加强了科研手段。
  计算数学方面。1958~1959年,山东大学数学系先后研究成功能解六阶非线性微分方程和偏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模拟电子计算机,成立了计算数学教研室。1958~1960年,进行了“偏微分方程差分方法及稳定性”与“非线性方程数值解”的理论与应用研究。1966年后的10年间,基础数学研究人员如潘承洞、莫叶等也加入了计算数学的研究队伍,加强了科研力量,主要进行了应用研究。1978年以后,袁益让等取得了有限元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成果,获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应用数学方面。1974年,孙讷正开始对地下水资源评价与保护课题的研究。1981年又对地下水污染的计算模拟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了地下水污染预测、环境模拟等研究成果,198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生物流体力学及应用、经济数学理论等方面,也开展了研究工作。
  二、物理学发展概况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形态、结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的基础学科。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山东大学堂所设20多门课程中即有物理课。1909年,山东理化器械制造所,能生产理化仪器200多种,供教学实验用。1917年,齐鲁大学理学院开设了普通物理课程。主要讲授力学、声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等内容。抗日战争初期,该校迁往成都,1946年,又迁回济南,一直到1948年济南解放,物理学在济南没有新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普通物理学在山东师范学院等大、中学校得到充实。1958年山东大学自青岛迁来济南后,物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有了加强。到60年代初,已出现了理论物理学、无线电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金属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铁磁学和近代光学等深层次的分支学科。在此期间,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学院、山东工学院、山东医学院和其他一些专科院校,都加强了物理学深层次的分支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58年,山东大学还协助山东省科学院在济南建立了物理研究所。1962年8月,山东物理学会在济南成立,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济南的物理学出现了大发展的形势。
   “文化大革命”中,物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受到严重破坏。1978年后,相继恢复和重建了理论物理学、磁学和无线电电子学等分支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秩序,并创建了凝聚态物理学、宇宙射线物理学、材料科学、超导技术、离子束技术和电子束技术等新的分支学科及研究机构,使济南的物理学得到了新的发展。
   凝聚态物理学对高能多重产生领域、强子结构等进行理论性研究并开设了相应的选修课。1982年在国际著名物理杂志《物理评论》(英文)发表了《共振介子的内含产生》和《关于普适假定的强子—强子多重性》等论文,在国内《高能物理》等有关刊物发表了《软强子效应的阻止成分》等10余篇论文。1977年,山东大学高能物理学教研室科研人员参加了国家在西藏甘巴拉山(5500米)设立的大型乳胶室的研究工作,研究了宇宙线超高能粒子与大气中的原子核相互作用。1980年,又与日本科学家在甘巴拉山乳胶室开展1015~1017eV的强子相互作用研究。同年又与美国费米研究所合作,对强子产生的夸克现象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等杂志及第16、17、18、19届《国际宇宙线会议论文集》上,共有40余篇论文。
   山东大学是国内第一批授权的高能物理专业博士点,其学术负责人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乳胶室委员会成员、山东物理学会理事长王承瑞担任。磁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1978年以后发展较快,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研究十分活跃。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和科学院基金委员会共同资助山东大学磁学研究室科研经费,专门进行非晶态高导磁薄膜和非晶态合金的理论研究以及磁记录介质材料的研制。其研究成果《Fe— Co非晶薄带的低场磁性》(英文)发表在美国《应用物理(T.A. P)杂志》(1979)上,《磁场热处理对于非晶薄带Fe78Si101312的磁特性和损耗的影响》(英文)发表在西欧《磁学与磁材料(J—mmm)杂志》(1982)上,《高性能磁粉的制备》发表在《磁性材料与器件》(1983)上,《溅射高导磁非晶薄膜》1984年发表在《科学通报》上。该研究室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该专业的创始人之一郭贻诚教授著有《铁磁学》和《非晶态物理》。他是国内恢复学位制后,首批被授予博士研究生的导师。
  半导体物理学。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方面,都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微波隧道二极管,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4年成功地用于国内第一颗人造通讯卫星,现在工作仍然正常。山大半导体研究室在“六五”期间,对廉价太阳能电池材料、非晶态半导体基础理论和透明导电膜的研究,都取得一定成果,先后在《J·Noncrgst-solid》 、《中国物理快报》、《半导体学报》、《太阳能学报》等国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先后参加了第15 (1980年日本)、16 (1982年法国)、17(1984年美国)次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1985年参加了在意大利召开的11届国际非晶态和液态半导体会议,并宣读了学术论文。
  材料科学。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在结构化学、量子化学相互协同与渗透下,发展很快。70年代开始研制的钽酸锂单晶体、KDP晶体、PbTiO3电子陶瓷等新材料都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山东大学从回收的重水中生长的DTGS晶体填补了国内空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用于声表面波PbTiO3压电陶瓷材料,已应用于黑白电视机,1984年获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在新材料研究方面,先后出版了《声表面波器件基础》(1980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压电石英晶体》(1980年,国防工业出版社)、《陶瓷滤波器》(1980年,科学出版社)、《石英谐振器的设计与制造》(1981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压电测量》(1983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压电与铁电材料测量》(1984年,科学出版社)、《压电陶瓷应用》(1985年,山东大学出版社)等10多种专著。
   强流电子束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山东工学院研制的SDS型电子束爆光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电子束激光精密定位仪,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80年代已发展到电子束引发核聚变与激光引发核聚变。离子束技术,是材料科学研究和材料精密细加工的新技术。山东大学研制的60keV离子注入机,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400keV注入机,真空环境好,速流能量控制方便,束注密度均匀,能加工其他刻蚀设备尚做不到的精密图形,可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微波器件、光集成器件、声表面波器件等。1983年获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济南的物理学,从1901年山东大学堂开设物理课程起到1985年,经历了80多年的历史。由少数几个研究人员发展到2000余人的物理学队伍,从只能开设普通物理学到开设深层次的物理学分支,从自发个体研究到集体协作的多方面的物理学专题研究,使物理学研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去,成为多种学科的基础,为济南的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化学发展概况
  济南的近代化学,始于1901年山东大学堂开设的化学课,1917年齐鲁大学理学院建立了化学系,1919年建立的山东工业实验所也进行了化学研究工作,并对外开展化学方面的定性定量分析业务。在科研方面,当时只是个别教师在简陋的条件下自发地搞些研究工作,直到1948年,一直未能形成一支化学研究队伍。
  1949~1951年,济南先后建立了山东师范学院、山东工学院,1958年建立山东省化学研究所,山东大学也迁回济南,这时济南的化学发展很快。
   无机化学方面。1958年,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学院的化学系,在无机化学方面均开展了半导体学的研究,在高纯锗和高纯硅的研制方面,用化学法达到6个9(99.9999%)的水平。60年代初,山东大学化学系结合青海盐湖的开发利用,对含钾化合物的水盐体系制作了相图,为钾盐生产流程的开发提供了依据。自70年代以来,结合铜矿综合利用和钴硫精矿中提钴的研究,开展了溶剂萃取化学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全萃取无渣提钴新工艺”,并应用在工业
  上。随后又系统地研究了有机磷和胺类萃取剂对钴、镍等有色金属和金、铂、钯等贵金属的萃取热力学、萃取动力学、萃取表面化学和萃合物的结构,对钴、镍、锰、铁等金属的萃取顺序和机理,提出了新的看法,特别是用离子选择电极对钯的萃取动力学的研究,在联邦德国慕尼黑国际溶剂萃取化学会议上,引起了国外同行的热情关注。80年代以来,又开展了配位化学方面的研究,合成了一些大环化合物一冠醚类配合物,用X射线衍射法定出了它的空间结构,丰富了有关此类化合物的知识和内容。稀土化学方面,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就开展了对混合稀土的制备和稀土化合物分离的研究,有关工艺和流程已为山东稀土工业所采用。自80年代以来,在稀土热化学方面的研究,填补了国内有关稀土化合物的热化学数据的部分空缺。
   分析化学方面。60年代,山东大学化学系在稀土金属离子的纸上层析方面做了部分工作,重点研究了稀土金属离子的纸色谱行为。70年代以来,又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多元络合物稳定常数的研究,在方法上有一定的特色,颇受国内同行专家的重视;在研究表面活性剂在分光光度及萤光法中的作用时,发现对一些金属离子(如钛、锆、铕等多种离子)能分别提高其检测灵敏度7~17倍;关于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的研究,为测定水中痕量汞提供了较灵敏的方法;在电化学分析法方面,则着重研究了某些痕量元素的分析测定及其电极过程机理,在示波极谱公式的实验验证、阳极溶出伏安法、吸附伏安法和吸附催化伏安法等方面,均获得了较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测定方法;在气相色谱技术的研究方面,山东大学的热固定相的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外产品的指标,耐温性能可达到400℃;在测定GDX系列高分子小球富集水中微量有机物方面,为环境检测水中有机物提供了有效方法;山东省化学研究所对一些色谱现象如记忆峰的来源、鬼峰效应、双火焰检测器、毛细管色谱峰宽与保留值之间的线性关系等规律性的研究,对色谱法的发展均很有价值,引起国内同行的关注,特别在硫分子发射特性的研究中阐明的机理及提出的脉冲积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这一新方法,颇受国内专家重视。自80年代以来,山东大学化学系又开展了泡沫浮选分离技术的研究,将泡沫浮选富集法与各种监测方法相结合,为环境监测开辟了一条新路,可将监测方法的灵敏度提高两个数量级,特别对铬的监测灵敏度可达到0.04ppb数量级。
   高分子化学方面。自50年代以来,山东大学化学系就从事有机硅高分子方面的研究,近30年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以集中交联的设计思想制得的高抗撕裂硅橡胶,其抗撕裂强度可与国外产品相媲美;关于多芳基有机硅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论文,在中、日、美三国有机硅国际会议上受到国外专家的重视;在织物后整理剂方面,研制成功了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等多种后整理剂,分别具有抗静电性或挺括性等;所研制的有机硅消泡剂具有用量少、消泡性能好的特色,应用于发酵工业效果良好;研制的有机硅保鲜剂,可使新鲜水果保鲜四个月以上;高强度流动性室温硫化硅橡胶、阻燃硅橡胶等方面的研制亦取得较好的效果。
   物理化学方面。山东大学在配位场理论、薛定谔方程的精确解、求近似波函数的近似方法和具有周期性的共轭分子等领域,近3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多方面的成就。在60年代中期,关于配位场理论的论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受到国际上理论化学界的重视,曾获国家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70年代末期以来,突破了Hartree-Fock-Roofhgan方程的理论框架而导出了闭壳层和开壳层修正的H-F-R方程,计算了某些原子体系;还提出了建立在密度矩阵理论基础上的线性变分计算法来考虑电子相关作用,对氦原子和氢分子进行了计算;另外从H-F-R自洽场理论导出直链共轭烯烃的电子能谱,并讨论了共轭烯烃最长吸收波长与垂直电离能的同线性规律,提出了一种原子簇模型边界条件处理的新方法;在分子反应动力学方面,对过渡态理论作了理论上的分析,提出了一个三维量子近似计算法,已为国外学者所采用,效果较好;在经典轨迹理论上,对H+O2体系在低能碰撞下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对过渡态理论的热力学表达式,某些体系的势能面上,进行了活化熵和指前因子A的计算等;在结晶化学方面,早在1958年就开始了压电晶体—酒石酸钾钠的晶体生长研究。在60年代初关于ADP晶体生长的研究,获国家二等奖。在此后20多年间,先后培养了压电晶体、热释晶体、倍频晶体、激光晶体等20多种在高技术方面急需的晶体,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中有些晶体的重量和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设的实验室1985年已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在胶体和表面化学方面,60年代就对活性白土作了较系统的研究,为白土矿开发利用做出了贡献;到70年代,结合胜利油田的开发,对钻井泥浆处理剂—聚丙烯酰胺的基本性质作了系统研究,提出用聚丙烯酰胺代替旧的泥浆处理剂,使钻井速度提高15%以上,同时研究出了新的钻井泥浆配方,使国内的钻井泥浆由第二代跃进到第三代,并为石油部开办了八个短训班,使这项新技术在全国油田得到普遍推广,为此曾获石油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与此同时还进行了对国产轻油转化制氢催化剂—胜利1号的剖析研究,提出了制备工艺改进的新方案;随后又进行了丝光沸石催化剂的研究,发现存在L酸和B酸两种吸附酸中心,并探讨了与其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此外,还研究了金属催化剂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在氢溢出效应方面的研究水平居国内前列。在电化学方面,50年代就在电极过程动力学中提出了Randles-Sevick示波极谱公式的实验验证;60年代以来,对银—锌电池中银电极行为的研究、锌-空气电池中锌电极行为的研究及铅蓄电池中铅电极行为的研究等,均对改善这些电池的性能和延长其寿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对铝合金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的研究,为锌锰干电池中以铝代锌提供了可能性。在光电化学方面,对非晶硅和金属氧化物薄膜电极的光电化学及模拟太阳能光电转换的研究,已达到国外学者同类研究的水平。在化学动力学方面,60年代,山东省化学研究所在乙炔氧化制丙酮等一些反应的动力学及反应器设计和伴有挥发液相连续反应过程的数学模型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在工业上放大取得了成功。后来对丙烯和乙苯过氧化物环氧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特别是流动形态对该反应影响的研究,得到国内专家的重视。山东大学化学系自70年代后期开始的激光化学的研究,对氟利昂化合物及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的红外系光子解离方面的研究,标志着利用现代实验新技术来研究反应动力学的新阶段。
  有机化学方面。山东师范学院在70年代,对聚醚型表面活性剂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随后又在该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上,创有自己的特色;山东大学于60年代就在有机锡化学方面研制了一种有机锡化合物,可防止海洋生物在船体上附着,并在国防上得到应用;后来又在布络芬合成工艺的改进和防癌药物、增棉灵等植物刺激素(可使棉花增产10%)、敌鼠钠等农药及香料的合成等方面,均获成功,有的已在工业上得到应用。
  环境化学方面。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先后建立的山东省和济南市环保研究所、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和山东省化学研究所等单位,都相继在环境化学方面,包括水质的检测、环境的评价及治理等都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特别是关于小清河污染自净规律的研究,受到国内有关单位的重视。
  济南的化学学科,基本上是从50年代初期着手培养技术力量,50年代后期开始出成果,并逐步形成了一支力量较强的科研队伍。到70年代以后,又有了较快的发展,随着济南建设事业的前进,展现出更新的面貌。
  四、地理学与天文学发展概况
  (一)地理学
  济南的地理学,是在地方志和游记文学中孕育萌芽的。早先曾有明代平阴学者于慎行纂修的考记精确的《东阿县志》,济南人刘敕纂修的《历乘》,清代的《济南府志》等方志。1840年以来,地理学继续沿着地志和游记的方向发展。其主要著作,除一些县志外,有王化东的《济南名胜古迹辑略》,任弘远的《趵突泉志》,马大相的《灵岩志》,黄钺的《游历山记》、《游佛峪龙洞记》,怀应聘的《游趵突泉记》,方宗诚的《登千佛山记》,姚光鼐的《游大明湖记》,孙点的《历下志游》,全祖望的《游华不注记》,王昶的《游珍珠泉记》,施闰章的《游龙洞山记》等。这些作品,意在志地与记游,缺乏学理性分析,只能看作古代地理学和游记文学的余绪,还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地理著作。1901年创立的山东大学堂,首次开设地理课程,讲授地理学知识。后因战乱学校迁徙,使这一学科未能得到长足发展。
  1950年,山东师范学院设置史地系,1952年正式成立地理系,使济南的地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文化大革命”期间,地理科学研究陷于停顿,1978年地理科研机构逐步建立,科研人员不断增多,各分支学科有了很大进展。
  基础地质学方面。省地质矿产局开展了全省区域地质调查,编印了1∶200000的山东地质图、山东矿产图及山东地层表,出版了1∶500000山东省地质图、山东省矿产图、山东省构造图、山东省基岩地质图等一套基础地质图件。在水文地质学方面还编印出版了1∶500000山东水文地质图,完成了1∶200000山东省水文地质图的编绘工作。省水文地质队与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合作,运用地质学及地貌学原理,开展了石灰岩山区找水工作,为历城、章丘等缺水山区找到了水源,支援了农村建设。对济南市的节水保泉提出了对策,促进了地下水位的回升。在矿产地质方面,进行大规模找矿探矿,30年累计完成钻探进尺413万米。共发现矿产122种,对铁、金、金钢石、石墨、石膏、自然硫等30种矿产119处产地,进行了勘探,探明了储量,其中焦家式金矿的发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地貌学方面。山东师范大学编绘了1∶500000山东省地貌图,划分了山东省地貌类型,研究了山东省地震地质背景,为正确制定建筑工程的抗震防震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气象学、气候学方面。加强了农业气象和天气预报的研究,提高了预报水平,完善了观测网点。省气象局还根据观测资料,对山东省的光能、热能、水分资源进行了评价,划分了山东省农业气候区划,编绘了《山东省气候图集》。
  水文学和水文地理学方面。山东省水利厅和水文总站,完善了水文观测网站,编制了水情手册和水文图集,并进行了水资源地区分布和供需平衡的研究,撰写了水文区划报告。
  国土资源调查和国土规划方面。山东师范大学编绘了1∶1000000山东省土地利用图,山东省土质类型图及相应的说明书。这些课题都是国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有比较重要的学术意义。山东省计划委员会国土办公室组织编写了《山东省国土资源》,还制定了黄河三角洲国土规划。
  国土整治与环境保护方面。山东省水土保持委员会编制了山东省水土保持区划,提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山东省农业厅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展了鲁西北平原旱涝碱综合治理的研究。总结出灌、排、平、肥、林等治盐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山东省、济南市环保局与环保科研所及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开展了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地图学方面。20世纪50年代,山东省民政局曾编绘出版了《山东省政区图》等。70年代,山东省测绘局完成了1∶10000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工作,编绘出版了1∶250000《山东省地图》、1∶400000及1∶800000《山东省地图》、《山东省经济地图》、《山东省分县农业区划图》、《济南市彩象地图》及《山东省交通图》和山东省各主要旅游区的旅游图等。
  区域地理方面。20世纪50年代,山东师范学院编写了济南等地市的地理志,为山东区域地理研究积累了宝贵资料。还编写了《山东省河流志》,为大规模水利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60年代以后,自然地理区划成为研究的重点。先后完成的科研成果有《山东省地貌区划》、《山东省气候区划》、《山东省水文区划》、《山东省综合自然区划》等,还编写出版了《济南地理》一书。
  从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主要著作有:《山东省情》、《山东风物志》、《山东各地概况》、《山东省地理》、《山东森林》、《山东山区土壤》、《济南市情》等,都已先后出版。这一时期发表的学术论文有:《山东喀斯特地貌》、《山东综合经济区划》、《延长小清河的设想》、《山东历代政区沿革》、《山东人口发展特点》、《济南城市热岛效应》、《卫星彩象在黄河三角洲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等。航空照片及地球卫星遥感图片已被应用到找矿找水、农业估产、森林保护、资源调查、地图编绘等方面。在地理学研究中,已使用了电子计算机。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使地理科学更加准确严密和现代化。
  30多年来,济南的地理科技人才培养有很大发展。山东师范大学已培养地理专业人员1500多人,其中本科580人,专科380人,短训班300人,函授300人,许多人成为全省各地市中学地理教学的骨干。
  (二)天文学
  济南近代天文学的研究,始于齐鲁大学成立的天算系,由安丘学者王锡恩主持,这是济南也是山东省最早的天文学诞生地。70多年来,济南天文学发展缓慢,到1985年,天文学还只能作为大学中的选修课,但研究工作有了较大发展,装备了较高水平的精密仪器,可以演示星空运动变化情况。
  五、生物学发展概况
  济南的生物学始于山东大学堂,当时教学内容有博物学,其中包括生物学知识。1917年齐鲁大学,1926年山东大学(原山东大学堂),两校都设有生物系,生物学课程设有植物学、动物学以及试验课,是国内较早进行生物试验的学科。
  1905年底,英国传教士怀恩光在济南设立广智院,采集展出了山东各种动植物标本。1927年,德国人Lefever报道济南及山东中部鸟类33种,这是有关本地区最早的鸟类区系研究报告。美国人G. Allen于1938~1940年写成并发表《中国与蒙古哺乳动物》一书,其中也记载了济南近郊的哺乳动物。济南生物学的发展就是从动物分类与区系开始的。但到1948年,还没有从事生物学研究的专门机构。
  1949年1月,在济南筹备成立山东省自然科学教育研究所,当时设理化、生物等4个组,主要研究改进教学和普及生物学等知识。进入20世纪50年代,济南的生物学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步伐开始加快,生物学理论渗透到其他领域的成果日渐增多。1952年11月正式成立了中国植物学会济南分会,并对济南和山东的植被进行了研究和学术交流。1958年,生物科学的学科门类已较齐全,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是当时济南生物科学发展的主要学科。1960年以后,在济南先后成立了山东动物学会、山东解剖学会、山东生理科学会、山东水产学会、山东林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山东遗传学会、山东环境科学会、山东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其学术活动,对济南生物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截止1985年底,济南有讲师或助理研究员以上的生物学工作者700多人,而1948年以前不足50人;在生物系本科学习的大学生由1966年的400多人,增加到700多人;在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生达百余名,驻济高等院校中已设有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工程、环境生物与生物学等本科与专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有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发育生物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有动物学、微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医科院和济南军区医科所等单位也从事生物学基础研究。现代生物科学研究的仪器设备不断增加,电子显微镜、高速离心机、微机、超薄切片机、光学显微镜、遥测遥感仪器、氨基酸分析仪等,在科研、教学上发挥着作用。
  济南生物科学的发展,正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迅速推进。微观方面有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山东大学陈惠民教授等对植物原生质杂交进行了多年研究,小麦原生质体已培养成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在动、植物与人体染色体组型及染色体,分带研究上,也取得了成果,并在细胞分化、细胞化学等领域承担着国家的研究项目。在植物抗性生理、特别是作物的抗盐、耐寒性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国内重视;微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在国内也有一定优势。山东大学王祖农教授等在纤维素酶的研究上亦取得了进展。1961年5月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和山东大学在北方首次取得人工繁殖草鱼成功。
  宏观方面。主要是对生物资源和与环境保护有密切联系的生态学研究。据生物资源调查,济南地区有淡水鱼类近百种,两栖类6种,爬行动物15种,鸟类169种,兽类38种。《济南植物名录》、《山东经济植物》、《山东中草药手册》、《山东树木志》、《山东森林》等书相继在济南编辑出版。山东大学陈机教授,经过对十字花科植物苗端的深入研究,写出了《大白菜形态学》、《植物解剖学》和《烟草形态解剖学》等国内有影响的专著。植物学工作者在经济植物胚胎学、遗传学方面,如杏雄配子体、花生大小孢子、玉米花粉、核桃胚胎、小麦和梨等大小孢子发育的研究上屡有进展,有的已获奖励。动物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在全国久居领先地位。童第周教授为山东大学胚胎学奠基后,济南的胚胎学、动物学专家已编写出版了全国统用教材《动物胚胎学》、《胚胎学实验指导》,并正在编写全国参考教材《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动物技术学》和《脊椎动物分类学》等。在淋巴细胞分化、细胞化学、鸟兽分类生态和鱼类、蜘蛛、植物线虫、浮游生物、寄生虫、高等植物分类方面还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
  1976年以来,生态学发展很快,在联系环境污染、生物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生态农业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对小清河、微山湖的污染进行了生物评价,对多项开发建设工程作了生态效益的论证。在济南南郊山区进行了生态农业试点,对山区农、林、牧、副、工各业实行最优综合发展,从保护农业环境出发,实行立体种植,保持水土。根据生态系统原理,在济南农业建设规划中已初步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白云湖的开发、大明湖的富养化、小清河流域的污染治理等,均进行了生态学论证后才动工实施。
  进入80年代后,生物科学的发展速度加快,学科横向联系加强,从而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并在生物化学、数学生态学、生物物理、分子生物学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定量研究、基因与DNA分子结构的研究等都取得了一定成果。
  古生物学在济南本来非常薄弱,但随着山东省博物馆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对山旺化石保护区的开发和研究的进展,许多新化石种类的发现,引起中外古生物学界的极大兴趣,并使山旺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古生物化石齐全的研究基地之一。
  济南也有一些国家珍稀动物,如斑嘴鹈鹕、白鹳、大天鹅、鸢、大鸨、〓鸮、游隼、灰背隼、果子狸等,在妥善保护的同时并对其进行了生态学研究。
  济南生态学界业已开始承担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主要有微生物工程、小麦原生质体杂交培育新品种、农田害鼠的综合治理,作物抗性生理等课题。
  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一批获省级以上奖励的成果,其中绝大部分是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应用技术成果。较有影响的论著有:周光裕参加全国编写的《中国植被》(科学出版社),胡金林编著的《中国农林蜘蛛》(天津科技出版社),周光裕、卢浩泉、丁怡等主编的《农业环境保护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纪加义等编的《山东药用动物》和《有毒动物》(山东科技出版社),卢浩泉、纪加义等编著的《笼鸟的饲养与繁殖》(山东科技出版社),周才武等编写的《中国鱼类系统检索》(科学出版社),卢浩泉等著的《农田害鼠的测报与防治》(科普出版社)等。
  六、光学发展概况
  光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20世纪前,济南的光学停留在古代时期。1917年,齐鲁大学开始在普通物理课程中传授近代光学知识。直到50年代末,光学才作为独立的学科在济南形成并得到发展。1958年,山东大学化学系张克从等几位教师组建起结晶学研究小组。同年,物理系成立光学教研室,正式开设光学专业,以教学为主,培养从事晶体生长和光学理论与实验研究的专门人才;同时还进行了“宽银幕电影镜头”、“光敏电阻”、“场致发光屏”、“光谱分析”等一些小型项目的研究。
  1964年,山东大学晶体生长研究室成立,在60年代先后研制出国防急需的ADP、KDP等单晶,其中ADP荣获1964年国家经委新产品二等奖。1969年开始研制激光晶体YAG、非线性光学晶体DKDP、LiIO3等。
  1965年,济南地区组建了唯一生产光学仪器整机的济南八一光学仪器厂,于60年代末研制成功“岸用测波仪”(1967年海洋会战项目),成为国内海洋测量不可缺少的仪器之一。
  从70年代开始,随着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教委实验室、山东大学光学系及所属红外遥感研究室和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激光研究室、山东工业大学基础部激光应用研究室以及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和军用光学两个硕士点的相继设立,济南地区光学学科跨入了一个发展较快的阶段。光学晶体材料、红外物理与技术、激光物理与技术、薄膜光学、光学仪器等子学科的研究,涌现出大批科研成果,有的获国家与省级的奖励,使济南地区的光学研究在国际国内赢得了一定的学术地位。
  光学晶体材料方面。这是国内50年代新建立的一门学科。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是国内研究该学科最早的单位之一。自该所建立以来,主要研制了激光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压电晶体、热释电晶体等4大类晶体,共20多个品种。70年代研制的激光二倍频晶体DKDP,得到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小型激光器材料NDPP单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生长装置与工艺于1981年获国家教委发明四等奖和山东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用于超声探伤的压电晶体Li2SO2· H2O填补了国内空白,1982年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一等奖。用作彩电滤波器的LiTaO3晶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2年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81年研制成功的具有开拓性、属国际首创的LAP单晶,用于激光三倍频和四倍频,转换效率高,抗光伤能力强,远销美国、日本。KTP单晶由于抗潮解和抗光伤能力强,激光转换效率高,被称为全优非线性光学晶体,1985年通过技术鉴定,翌年获国家教委技术进步一等奖,并成为秋季广交会上全国高校对外出口的第一个高技术产品。1985年研制成功的NYAB单晶属国际首创,用它首次实现了激光自倍频,可直接产生绿光,是1986年国内十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理论研究方面。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90多篇。这些论文对各种晶体的性能、特征及缺陷,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作了深入的探讨分析,对发展国内的晶体生长技术有较高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价值。其中 《DKDP的多型性与亚稳生长》(J.Cryst.Growth1981年,53卷2期)在国际上首次从实验上研究了DKDP单晶的固一固相变问题,对提高晶体的质量做出了贡献。《新的热释电晶体ATGSAs的生长及性质》,介绍了该晶体的性能,它与纯TGS晶体相比,热释电系数提高40%,介电常数降低30%,介质损耗率降低一个数量级,电压响应优质因子提高70%以上。另外,蒋民华教授编著的《晶体物理》系统地论述了晶体物理的基本理论。张克从教授著的《晶体生长》是国内系统讲述晶体生长理论基础与技术的第一部专著。光学晶体材料的研究,已跨入国际先进行列,为激光、红外等高技术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红外物理与技术方面。这是一门新兴学科,山东大学光学系红外遥感研究室在红外探测器、红外遥感应用、红外光谱和红外辐射测温等方面开展了研究。红外探测器的理论研究始于70年代初。1974年,陈继述教授最早在《物理学报》发表了《红外薄膜热释电探测器分析》的论文,着重分析了衬底对热释电探测器性能的影响。后来,教研室的教师们在《物理学报》、《电子学报》、 《Ferroeleetrics》 和《红外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有关论文30余篇。这些论文研究了HgcuTe光子探测器和各种热释电探测器的性能与材料、工艺、工作条件诸参量之间的关系和器件的最佳化问题,对器件的研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其中“热探测器的理论研究”(含论文16篇)获国家教委优秀科技成果表彰奖。
  1969年开始研制PbS光敏电阻,1970年开始研制TGS. LiTaO3等热释电探测器,器件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在测温、报警和光谱测量等方面得到了实际应用。
  在红外遥感应用方面,1982年通过省级鉴定的WFH—2.5μ红外地物谱仪,在国内数次大型遥感试验中使用情况良好。莱州湾滩涂遥感应用的研究,于1985年通过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黄河口地区大比例尺彩色卫星像片的研制,于1985年通过鉴定。参加了腾冲地区航空遥感试验和陆地卫星太原幅系列图集的研制,并分别获国家级科技成果二等奖和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半导体和铁电体材料的红外光谱研究方面。在《光学学报》、《红外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研制的火车热轴探测仪,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4年与济南钟表厂合作研制的HW-K-01型热量漏失探测仪,填补了国内空白,由此又派生出HW-T-01型辐射测温仪,均已投入批量生产。
  激光器方面。从70年代至80年代初,山东师范学院物理系、山东大学光学系相继研制成功氦氖激光器、氦镉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氮分子激光器、脉冲可调谐染料激光器、五磷酸钕小型激光器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填补了省内空白。其中氦镉激光器获山东省科学大会奖。山东师范学院物理系还对激光器的理论与测试实验等进行了研究,1985年完成了氦氖激光器寿命的研究。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在激光器研制成功的同时,激光技术迅速得到应用。山东大学光学系与生产厂共同研制成功激光测振仪、程控CO2激光纱布裁剪机和恒定增益Q开关;山东师范学院物理系研制成功的激光指向仪、CO2激光扫描仪等,分别获国家科学大会奖和山东省科技成果奖;山东工学院基础部王季中教授从1977年开始进行全息光弹方面的研究,在国内首先使用激光全息照相方法来分析检测各种材料的内应力,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用偏振全息分离绝对程差条纹》1981年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山东师范学院物理系1977年进行了全息显微的研究,填补了省内空白。自1980年起,陈继述教授等对光学双稳和双光子吸收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论文。
  70年代,山东大学光学系运用光学多层膜研制成功反射式激光防护镜,可对0.58μm、1.06μm等10个波长的激光起反射防护作用,1979年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此外,还开展了用椭圆偏振测量技术测量薄膜性能的研究,在《光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论文。
  光学仪器的设计研制方面。主要集中在济南八一光学仪器厂,1978年与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共同研制的激光眼科治疗仪,居国内领先水平。1984年研制成的光学盐度计属国内首创,对国内沿海发展养虾业,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使用精度达国内领先水平。对刀显微镜也已应用于旋风铣床显微对刀和工件质量的检查。100×实体显微镜,1982~1984年,连续获得省优产品称号,其功能多、精度高,远销老挝、朝鲜、坦桑尼亚等国。
  七、电子学发展概况
  电子学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20世纪40年代,济南对于电子学的研究还是空白。1958年,济南市成立了半导体研究所,山东大学、山东工学院、山东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都开展了半导体技术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山东大学研制成功了3厘米、8毫米微波测试系统,参加了1958年全国科技成果展览,在当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1959年4月,济南半导体研究所试制成功并小批量投产锗钨键晶体二极管,其性能达到当时苏联同类产品水平。同年12月,山东大学与青岛无线电研究所联合试制成功锗高、低频三极管。山东师范学院等院校研制成功光敏、压敏和热敏等元器件。1960年5月4日,毛泽东主席在济南参观了山东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成就展览会展出的半导体技术成果和自制设备,给予亲切勉励。同年6月,山东大学以原物理系无线电教研室为基础,建立了无线电电子学系,进一步开展了微波、通讯、测量、应用电子学的研究。在同一时期,山东工学院在电机系也设立了无线电技术专业。近30年来,仅这两所高校就培养出了电子学方面的本科毕业生3000多人,硕士研究生近百人。同时各高等院校以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和科研力量强、技术设备精良、情报资料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展电子学科的研究,对济南电子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山东大学在60年代初就研制出数字频率计。1969年开始研制高精度、高灵敏度数字电压测量系列,其中五位数字电压表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六位数字电压表获省级奖励,七、八位数字电压表通过省级鉴定,DO—14型10nV放大器于1982年获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3年研究成功的5厘米反馈式微波辐射计,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近几年来,对微波生物效应进行了研究,在国际性的杂志上发表了生物组织的介电测量、人体电磁分布计算方面的科学论文近10篇。山东工业大学研制的小型通用数字图象处理系统,1984年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山东师范大学研制的STV-1直播卫星电视接收机,1984年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1962年7月,山东电子学会在济南成立,通过开展学术活动,普及电子科学技术知识,促进了电子学的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学会活动被迫停止。1978年7月,山东电子学会恢复后,结合科研、生产和教学,积极开展学术年会、学术交流会、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
  1978年,在济南成立了山东省电子研究所。主要从事电子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电子学应用研究。几年来,已经取得了一批有推广价值的科技成果。其中药厂微机辅助企业管理系统,1983年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无字库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经有关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5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经过30年的发展,济南电子学的研究和应用,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尤其在自动测量与控制、数字图像与数字信号处理、语音信息处理、数字通信、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自动测试、微波生物工程、激光技术、光纤通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高成就,并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八、计算机科学发展概况
  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科学技术上作为人类智能工具的一项划时代的发明。济南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始于1958年10月,是全国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当时,山东省从山东大学、山东工学院、山东师范学院等单位调集了百余名科技人员、大学生、高中生,在山东工学院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数学研究所,由李先正任所长,具体承担并于1960年初步完成了山东省科委下达的研制全省首台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03机的任务,开创了济南计算机发展的历史。1959年,山东大学研制成功两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中国首台具有加减乘除功能的电子算盘。同年山东工学院研制成功能解12阶非线性微分方程式的电子模拟计算机。后两种于1960年参展于全国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展览会。
  1965年,山东大学、九二三厂等单位曾联合着手研制第二代晶体管通用数字计算机,后因“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而夭折。到1969年,开始研究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并向第四代迈进。当时济南研制的国产化中小型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和国防建设。山东师范学院孙耕田等研制的数字控制线切割计算机,作为模具精加工的控制设备,先后在博山电机厂等许多单位推广应用。
  1971年10月至1973年5月,山东大学的郑玉林、汪嘉业、马绍汉等10余人,自行设计、生产、调试运行成功全省第一台DJL-1集成电路通用数字计算机,其主要指标是,字长42位,采用磁心存贮技术,存贮量16384字,存贮周期2微秒,平均运算速度约10万次/秒,并配有磁鼓、磁带、宽行打印机、X-Y绘图仪、显示器等外部设备和DJL-1机标准子程序库、ALGOL-60、FORIRAN编译程序等,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1969~1972年,济南仪表厂阴山等人研制出直接数字控制计算机,居当时国内先进水平,曾参加1974年全国首届计算机展览。1969~1978年间,驻济大专院校还研制成小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台式电子计算机及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微机等。
  在计算机外部设备配套生产方面,山东电子设备厂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于1969年试制成功磁心自动测试机,填补了国内磁心测试仪器的空白。1974年,又试制成功CBJ-1型磁心板自动测试机,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和超过美国同类产品水平,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4年,山东大学与解放军某部研制出“三七”高炮简易计算机数字指挥控制仪和数据处理装置,分别获1978年全军第一届科学大会奖。这一时期,国产化中小型计算机发展迅速,在研制生产过程中,培养出一批软硬件技术人员,为计算机的应用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1984年后,微机开始引入济南,主要有Z-80系列单板计算机、APPLE苹果计算机、IBM-PC系列计算机。山东大学首先引入第一批TK-80单板机。济南第一机床厂易炜里等研制的JISCNC全功能数字控制机床达到8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并在美国芝加哥国际展览会和联邦德国汉诺威国际博览会展出,且出口联邦德国、日本。IBM-PC系列计算机配有大量的应用软件,具有汉字处理、通讯和联络功能,促使济南的微机推广应用出现新的浪潮,在工业、商业、能源、运输、气象等部门及工资、财务、统计、档案、计划管理、办公事务等方面,均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5年,山东大学和山东计算中心研制的省府办公信息自动化系统,山东省电力局采用微机进行电价分析、大户电费计算、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电力生产成本及材料管理、报表处理,济南第一机床厂研制的厂级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济南第二机床厂研制的成组技术分类编码系统,山东经济学院研制的工业会计电算化系统、通用会计记帐核算系统等,均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成效。
  微机应用于各行业生产过程的监测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济南钢铁厂四号高炉微机控制上料,称量补偿及焦炭中子测水系 统,于1985年投入运行,收到节约焦炭、 提高生铁产量质量和炉况稳定的明显效果。
  微电子技术还被应用于机械设备的改 造。济南机床一厂采用C616车床简易数控 装置,进行CM6126车床主轴的半精加 工,工时由原来45分钟减到19分钟。山东工业大学与济南卷烟厂研制的C620、C630车床数控装置,具有加工精度高、工艺过程自动连续的优点。济南灯泡厂的玻璃池炉主要技术参数微机控制系统,稳定了窑压,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尤其是济南铸锻机械研究 所研制成功的40吨计算机数控冲模回转头 压力机,达到国际80年代初水平。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形技术在生产中也发挥了作用。1985年山东大学汪嘉业等研制的GGD通用图形软件包,适用于开发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绘图软件。济南人造毛皮厂同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研制的计算机花型辅助设计系统,效果良好。
  山东电子研究所研究成功无字库序列字根法汉字信息处理技术,1985年被EG3200微机系统多家用户使用。济南铁路局按统一规划正在建设“京沪圈运营管理系统计算机网”。山东省计委经济信息中心把微机用于人口普查和高考统计,发挥了很大作用。山东省计算机服务公司生产的“浪潮牌”微机,1985年获全国高级型机CKD产品评比一等奖。
  1978年后,相当一部分计算机中、高级技术人员注意进行计算机科学理论的研究,所涉及的有故障诊断、计算机计算法复杂性、计算机图形学、自动机与形式语言、数据库理论、人工智能等方面。济南先后向英、美、法、日等国派出计算机方面的访问学者和研究生20多名,并接待各国来访专家学者20多人次。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主要有汪嘉业的《参三次曲线和参三次样条曲线分类》,董继润的《相似顺序相关性在索引空间压缩方面的应用》,陈力行、马世骅的《形式语言的无穷次商》,马绍汉的《沿通路布尔差分及其应用》,黄志超的《电子噪声对计算机的干扰影响及其抑制对策》等。
  计算机教育始于1960年山东大学、山东工学院相继开设的计算机有关课程。1970年山东大学正式成立了计算机教研室,并设立计算机专业。1981年后,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陆续成立计算机系。1985年山东大学取得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国家培养了大专生80名、本科生430名、研究生5名。同时在部分中学中进行了计算机知识教育。有关单位还举办计算机应用培训班百余期,培训机关干部、基层管理应用人员上万人次。
  1976年后,省科学院、省计委分别成立了计算中心,1984年5月成立的济南市经济信息中心,相继开发了“济南市经济计划管理系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库”、“利用外资项目数据库”、“建国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数据库”,还为市政府设计了文书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利用微机汇总全市工业普查资料,均收到良好效果。
  到1985年底,济南共有大中型计算机7台,小型计算机67台,微机733台;计算机软件人员408名,硬件人员484名。形成了从计算机研究、经营到服务维修的体系。计算机发展方兴未艾,从最初的科学和工程计算逐步扩展到数据处理、过程控制、企业管理等各个领域,并得到不断完善和普及,为济南的现代化建设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
  第二章 工业科技发展概况
  一、机械工业科技发展概况
  1875年前,济南没有近代型的机械加工设备和制造技术,只有手工业生产的经验型技艺。采用民间传统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方法,制造土枪、土炮、农用工具等。从1875年创办山东机器局开始,济南才从西方购进近代机器和生产技术,直到20世纪初期,采用近代机器设备和制造技术进行生产的厂家才多起来。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曲折道路,济南的机械工业技术设备依然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规模较大的厂家也只能生产制袜机、磅秤、水车、水箱、小锅炉、引擎等结构比较简单的机械产品。后来,加工技术虽有所提高,但没有从整体上改变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的面貌。到1948年,济南机械加工设备不过300台。仅能生产切面机、卷烟机、柴油机、织布机、简易牛头刨床、小立铣、皮带车床等产品。
  1948年9月至1956年,机械工业科学技术,是以引进苏联和东欧几个国家的图纸和制造技术为主,在仿制开发新产品、新品种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企业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充分发挥了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众的聪明才智,使这一时期的引进、消化、吸收工作进行得较顺利,取得了明显效果。1949年7月,济南工业局第四机器厂(现济南第一机床厂前身)仿制成功国内第一台5英尺马达车床,开创了济南市生产近代工作母机的历史。当年9月,济南工业局第二机器厂(现济南第二机床厂前身)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对板精磨机,为当时军工生产提供了急需的关键设备。1953年4月,济南第二机床厂根据苏联图纸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大型机械加工工作母机—729型龙门刨床,可刨削加工长宽高各为9000、1750、1250毫米的大型金属件,为新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954年5月,济南第一机床厂试制成功C616型普通车床,奠定了国内机械加工用量最大的中型车床基型的基础。1955年12月,济南第二机床厂仿制成功国内第一台2628型160吨闭式单点机械压力机,并参加了在民主德国举行的国际工业展览会,向全世界显示了当时新中国机械工业的水平。同年,济南铁工厂(济南重型机械厂前身)仿制成功国内第一台5吨和8吨两种凿井绞车,为煤炭、矿山事业的大发展提供了重要设备。
  这一时期,通过技术引进,济南的机械工业发展很快,开发了一批国家急需的机械产品,同时锻炼、造就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的技术工人,他们设计制造了大量的专机和工艺装备,为以后机械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1957~1966年,济南市机械制造开始由仿制进入了自行设计的发展阶段。产品品种迅速扩大,技术水平迅速提高。1957年,济南第一机床厂针对苏式车床结构和性能上的不足,自行设计试制成功C616A型高精度车床。其车削工件的圆度可达5微米,机床噪声低于85分贝,为当时国内同类机床的佼佼者。随后,又设计试制成功了花键铣床、滚刀铲磨床、半自动螺纹车床等多种国内仅有或少有的新产品。1958年4月,济南汽车配件厂(现济南汽车制造厂前身)自行设计试制出黄河牌JN220型吉普车。从此,济南进入了制造汽车的历史阶段。接着,又设计制造出JN130型2.5吨和红旗5吨载重汽车。1960年4月,该厂设计试制成功JN150型8吨载重汽车,填补了国内重型载重汽车的空白。1963年9月,济南第二机床厂设计制造了世界最大规格的B2063型龙门刨床,其刨削工作宽度6300毫米,总重700吨。在以后的几年中,济南材料试验机厂(济南试验机厂前身)、山东电影机械厂、济南重型机械厂、济南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二机床厂、济南第四机床厂、济南汽车制造厂等单位,又相继设计试制出十几种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如WE-60型万能材料试验机、J4001型切入式半自动外圆磨床、CM6125型精密车床、1250吨闭式单点机械压力机、2000吨精压机、DF750型汽油发电机组、16吨单筒凿井绞车、JN250型5吨军用越野汽车等。这些新产品问世后,很快占领了国内市场,有的(如JA84-2000型精压机)还销往国外,并且大都发展成为本行业的主导产品。
  新产品的研制开发能力,标志着济南市机械行业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设计、工艺、工装等方面已具有较高的独立开发能力。在此期间,新中国自己培养的大中专毕业生陆续进入济南机械系统,成为工程技术中坚力量。仅用了17年,济南机械工业产品形成了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压力机、重型汽车、工业锅炉、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基础零部件、冶金矿山设备及通用机械等九大类产品,品种达几百种,几千个规格,成为山东省机械制造的中心,在国内也很有影响。
  “文化大革命”使济南市机械制造行业遭到严重破坏,技术队伍受到冲击,新产品开发的势头明显下降。但是不少工程技术人员排除了各种压力和干扰,与坚持生产的工人和干部一起,在新产品开发和工艺改进等方面做出了成绩。1967年济南重型机械厂研制出2JZ— 16/800型双筒和JZ—10/600型单筒两种凿井绞车,在国内同行中巩固了领先地位。同年,济南第四机床厂研制成功MMB1312型精密半自动万能外圆磨床,由此,跨入国内“125”系列精密级磨床生产行列。1968年,济南变压器厂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110千伏级3.15万千伏安铝线变压器。同年,济南槐荫标准件厂(济南标准件厂前身)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Z47— 12型多工位自动冷镦机,为国内同行紧固件生产工艺由落后的热镦改为先进的冷镦开创了先例。1971年,济南第二机床厂研制完成国内第一台J2—035型汽车发动机缸体平面侧拉床,系当时只有少数工业强国才能生产的大型现代化设备,它从进件到装卡、进退刀、卸件全部自动化,一次完成6个加工面的加工,仅需70秒钟。为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上马解决了关键设备。1972年,济南轴承厂试验成功轴承毛坯半精辗工艺,提高了锻坯几何精度,减少了加工余量,材料利用率由原来的45%提高到65%。一机部曾为此在该厂召开全国轴承行业锻造工艺现场经验交流会予以推广。
  1978年后,济南机械系统科技工作按照一机部提出的“三上一提高”(即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指示,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六五”期间,市机械局直属企业共研制开发新产品200余项。其中有一半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余均填补了省内空白。有些产品,如车床、机械压力机、热工仪表等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到1985年,机械产品已获国家质量金牌1枚,银牌9枚,获机械部优质品称号26个,获山东省优质品称号71个。
  为了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企业在采用国内科技成果的同时,注意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1979年,济南第一机床厂与日本山崎铁工所签订了来图加工、成品返销、合作生产MAZAK和MAZAK-MATE两种车床的协议,首开国内同行业之先例。为保证质量,该厂在齿轮主轴、导轨等关键部件加工以及铸造、热处理等工艺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制造出合格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从而使该厂的制造工艺水平一跃成为机械部机械行业的样板厂。同时,靠技术进步加快老产品改造和新产品开发。1983年,该厂研制出J1—360、460、530型三种新型车床,其性能可与国际上同类先进车床媲美,当年就开始向东南亚及其他地区出口。
  1980年7月,济南第二机床厂与美国维尔森(Verson)全钢压力机公司签订合同,引进8个系列440个规格的全钢机械压力机制造技术。1983年7月,生产出首批4台闭式双点单动压力机运往美国休斯顿。翌年9月,中美两家联合设计,由济南第二机床厂制造的D4-600-400型1000吨闭式四点双动拉伸机械压力机通过了国家鉴定。1985年,该厂独立设计制造出国内最大吨位的D4-800-500型1300吨闭式四点双动机械压力机,被列为国家“六五”规划38项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之一。至此,济南机械压力机的制造技术与产品水平已跻身于国际80年代同类产品的先进行列。1983年,济南仪表厂在国内率先将微机装进热工仪表中,研制出三种智能仪表。其中小方坯连铸钢水测温仪的研制成功,使需要进口的测温仪国产化。1984年,济南变压器厂从联邦德国乔格公司购进斜铁心自动剪切生产线和波形油箱自动生产线,又从贝塞纳公司购进箔式绕线机。这些工艺装备对技术进步起了促进作用。1985年,济南第一机床厂和济南第四机床厂相继试制成功J1JNC460型经济型数控车床和MJK131型经济型数控磨床。同年,两厂又开始研制全功能数控车床和磨床,开创了数控技术在济南机械产品上应用的历史。
  济南市的机械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修配到制造,由仿制到自行设计,产品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企业的技术不断进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到1985年,济南市机械工业局已拥有直属企业54个,其中一类大型企业2个,中型国营企业17个;设有机械、农机两个专业研究所和济南机械职工大学(含中专)。科技人员主要分布在企业,科研工作主要在企业结合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进行。1985年,济南机械工业局已拥有工程技术人员2661人,19个大中型国营企业是科研工作和生产活动的中坚力量,共拥有工程技术人员2138人,占这些单位职工总数的6.51%。此外,部、省属科研机构和驻济大专院校,对济南市机械工业技术进步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纺织工业科技发展概况
  济南纺织工业历史悠久,在清末已有手工染织作坊三四十家,其生产方式为人力织染、手工操作,生产技术水平很低。1919年济南鲁丰纱厂(现济南第一棉纺织厂)首先采用近代机器纺纱织布,成为当时山东最大的棉纺织企业。这一时期的济南纺织工业,由手工向机器生产迈进了一步,但纺纱机与织布机全为集体传动,纺纱锭为低速平面锭子,布机为手工换梭,棉纱千锭时单产仅为19公斤,布机台时单产2.8米。产品一般为12支粗支纱,最高纺23支纱。印染行业没有机器印花,只有漂池、染槽、烘干机等简陋设备;产品单一,只有大青、大蓝、190士林、纳夫妥红紫。至解放前夕,科技停滞不前,企业濒临倒闭。
  1948年济南解放后,在老的清花工序上开始推广应用开清棉联合机,加强了机器开棉、除杂和混棉作用,提高了产品质量。1953年在普拉特细纱机上,将罗拉式牵伸改为皮圈式牵伸,增装细纱吸棉笛管装置,对改善棉纱条干、减少断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了作用。细纱单产由1953年的24.59公斤提高到1954年的26.11公斤。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空气过滤、洗涤、调温、调湿、送风和风量控制等先进的空调技术控制车间温湿度,为高产优质和改善劳动环境创造了条件。织布机从1952年开始,由手工换梭改为自动换梭,提高了机台效率,并逐步将丰田、阪本机换上了探针探纬及纱尾钳装置,解决了双纬、脱纬、稀纬造成的疵点。50年代初,印染工业加强了对染化料色相、成分的化验分析,使产品成本降低、质量提高。1954年后,相继研制成功了硫化什色、士林悬浮体轧染、大众蓝轧染等新工艺,开发了一批新的染色品种。1956年济南东元盛染厂(现济南第二印染厂)印花布试制成功,结束了省内只有青岛才能生产花布的历史。科技进步对纺织工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1957年济南纺织工业总产值已上升到16401万元,比1952年增长33%;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9897元,比1949年增长208%。
  20世纪50年代末,清花机由原来两列改为“58”型三列电气配棉,多棉箱帘子混棉,通过改造提高了产量和质量,棉卷不匀率由1.5%降低到1%。对老式普拉特梳棉机进行了技术改造,使单产由8公斤/台时提高到16公斤/台时,一级棉网率达到80%,棉纱上等一级品率达到90%以上。1962年以后,细纱机由平面锭子(7000~8000转/分)逐步改造为高速锭子(13000~16000转/分),产量提高一倍。随之而来的是织布机皮圈、皮结采用丁腈橡胶;侧板、梭子采用层压木等新材料,换梭改为变速换梭、气动制梭等,使布机由150转/分提高到210转/分,提高产量40%。济南第三棉纺织厂生产的30×36×107厘米大象细布新产品经济南第二印染厂漂白加工,质量优良,白度稳定,批量出口东南亚、英国。1963年开始逐步推广自动抓棉机,结束了又脏又累配棉不匀的人工合花历史。采用半自动落纱、自动结经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对新型纺纱(气流纺纱、静电纺纱)、新型布机(喷气织机、帆布剑杆织机)等先进技术进行了研究。60年代初,济南第四棉纺织厂采用精梳机生产出60支以上高档纯棉新品种。1965年济南第二印染厂、染织厂采用小提花织物进行印染加工,提高花布档次,畅销香港市场,并且以其花布雕刻精细、印制优良、花色鲜艳等特点驰名全国。1965年济南纺织工业总产值已达到22290万元,比1957年增长36%,新花色、新品种已达669个,是建国以来最多的一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大科技人员在逆境中进行新产品和技术开发工作。1968年,济南第三棉纺织厂开始试纺涤棉纱及45支×45支×109厘米涤棉布。1973年,济南第二印染厂研制成功用分散染料新技术生产涤棉印花布。1977年,第三棉纺织厂试制成功了涤粘中长产品。1979年,第一棉纺织厂和第一印染厂试制成功了粘/锦混纺织物,结束了济南只能生产纯棉印染布的历史。为适应化纤织物生产要求,1972年新增热熔染色机、亚漂机、定型机、热风拉幅机、预缩机、树脂整理机等一批印染设备,对扩大生产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济南纺织工业经过几年的技术改造和上新创新,装备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1982年开始采用国产第一流细纱机FA502、A513,127厘米以上宽幅布机已占总布机台数的40%。为生产优质棉纱,济南第四棉纺织厂首先从日本引进并条机、粗纱机、电子清纱器,纺出30支、40支优质棉纱供济南针织厂生产弹力衫裤出口。从1982年起,三年生产820万件,出口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创汇463.53万美元,两年半即还清了外汇贷款,并为济南纺织业获得了国家第一枚金牌。济南第一印染厂从1979年开始引进24台技术先进的后整理深加工设备,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要求,投产后收效明显。并开发研制了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人造麂皮产品,其风格独特、高档华贵,有酷似天然麂皮的特点,于1985年通过部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1987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利用起、磨毛机,多功能轧光机等技术设备开发出起毛、磨毛、拷花、油光等深加工产品。济南毛纺厂引进的罐蒸机,合成纤维厂引进的切断法制毛条机,第一、二印染厂引进的圆网印花机,都在促进高产优质和开发新产品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生产向前发展。1978~1985年,纺织系统有重大科技成果135项,其中投产的83项,获市以上奖励的62项。特别是化纤织物平幅松染机,解决了紧式轧染机产量低、质量差、染化料消耗高、劳动强度大等缺点,完成了平幅、松式、连续染色的要求,具有中国独特风格。1981~1984年共创产值14580.96万元,利税2071.32万元。济南化学纤维厂研制的废聚己内酰胺解聚生产已内酰胺,将生产中所产生的废丝、废块在高温、催化剂作用下解聚,重新生成己内酰胺化纤原料,变废为宝。1980年8月至1985年8月共生产单体1355.16吨,获利润406.5万元。8810素色割绒毛巾布是济南毛巾总厂1983年研制成功的创汇产品,由于份量重、色泽好、手感柔软,绒面丰满,已打入国际市场,填补了省内空白,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1983~ 1985年生产121.7万米,实现产值693.69万元,利税77.86万元;济南人造毛皮厂研制的电子提花人造毛皮,以电子控制系统实现了用三种颜色组成图案,填补了省内空白。1984年生产12万米,创产值184.56万元,利税73.92万元。
  电子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纺织工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1985年济南纺织行业应用微机配棉,其效率与精度远远超过人工配棉,可迅速求出最佳配棉方案,配棉时间缩短,成本明显降低,预测成纱质量准确,有效地指导生产。截止1985年,济南纺织系统有68种产品获省以上优质产品称号。除前述弹力衫裤获国家金质奖外,第一棉纺织厂蓝狮牌9.7号×3纯棉精梳线和济南毛巾总厂金鱼牌209提花毛巾被获国家银质奖,济南第四棉纺织厂30支、40支精梳纱实物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145年来,济南纺织工业技术,经历了从弱到强、从手工到机器的历史发展过程,推动了纺织工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更为突出,推动着济南纺织工业沿着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品种齐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较高的方向迅速发展。
  三、化学工业科技发展概况
  济南的化学工业是从20世纪初染料业发展起来的。1919年,中国颜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济南北郊创办中国颜料厂(济南裕兴化工厂前身),采用泥状硫化青工艺和配方,试制成功煮青颜料,并成为名牌产品,年产能力为150吨,到1934年,煮青年产量达1000吨。在创办中国颜料厂的同一年,山东工业试验所在济南成立,开始从事化学、染织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和对外技术服务。1940~1943年间,先后有裕华、永生、晶晶、照源、同聚福、恒昶、裕东等17家碱厂相继成立。这些小型企业均采用苛化法生产,大锅熬制,手工操作,技术落后,加之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货充斥国内市场,使大部分厂家被迫停产。1947~1948年,山东工业试验所与祥阳火柴厂、济南第一工业制药厂合并为济南化工厂,除生产肥皂、火柴外,还生产硫化碱、硫化青、骨粉等产品。在226名职工中仅有4名技师,生产技术仍处于落后状态。
  建国初期,济南化学工业围绕恢复生产开展技术革新活动,短期内就投产了农药、油皂、布面胶鞋、胶管等15种新产品。“一五”期间,研制并生产出立德粉、95%苛化烧碱等20多种新产品。1952年,济南化工厂研制成功用苛化法生产烧碱,产量大为提高,达600吨/年。1954年改造烧碱蒸浓设备,采用火烧心法。1955年全部改产95%的固体烧碱。“一五”期间,利税总额平均增加75.45%。
  1958~1962年,受“左”的思想影响,济南化学工业制订了过高的指标,大搞土法上马,结果技术不过关,有的产品只得停产。1965年开始研制和生产重铬酸钾、二硝基氯化苯、银粉浆等40多种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同时,将只能生产浓度为60%硫酸的土法(塔法)改为比较先进的接触法,生产出92~98%浓度的硫酸。
  “文化大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遭到严重的干扰破坏,许多化工企业的产品质量下降,消耗增加,生产停滞不前。
  1978年以后,济南化工企业注重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依靠技术进步,使化工产品有很大发展。1978年济南东风化工厂在国内首先采用离子交换法新工艺生产碳酸钾,改变了落后的路布兰法和电解法工艺,到1984年生产能力为1200吨/年,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获省优质品奖。1981年,济南裕兴化工厂在国内首次将列文蒸发器(管外沸腾式自然循环)成功地用于重铬酸钠蒸发工序,从而提高了蒸发强度,做到连续蒸发脱硝,使重铬酸钠的质量接近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并为芒硝不结壁提供了理论根据。1984年济南东风化工厂试制成功的彩电28#碳酸钾填补了国内空白,质量达到日本提供的技术标准,可完全代替日本进口原料。1985年,济南裕兴化工厂试验成功铬渣连续浸取,为将来发展万吨铬盐打下了基础。铬酸酐产品,改变了过去土法生产中冷却制片均在一只铝盘内进行的落后工艺,试制成功了铬酸酐刮片机,使铬酸酐片度由原来的4毫米厚降到1毫米,达到了出口标准,1981年、1985年两次获国家质量银质奖。1985年,济南化工厂采用新聚合体系和新工艺生产出氟46新品种,将旧工艺的七步缩短为三步,革除了烧结等工序,保护了环境,节约了水电。这一成果获1986年度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致冷剂22热裂解装置是生产聚四氟乙烯的关键设备之一,济南化工厂1985年在国内首先将套管裂解装置改为单管裂解装置,工艺简单,维修方便,节电10%以上,生产能力提高10~15%。济南石油化工二厂研究的甲酸新工艺,用一氧化碳和水为原料的甲酸甲酯法代替传统用硫酸、烧碱作原料,不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可生产不含Cl-和SO24-杂质、浓度高于90%的甲酸,属80年代国际新水平。1984年通过省级鉴定,被化工部列为1987年技术开发计划项目。1985年济南有关化工企业将主要化工原料烧碱改为用隔膜电解法进行生产,这一工艺无废渣,年产能力已达7500吨。磷肥产品由过去落后的手工间断式生产改为连续式生产,使劳动条件大为改善,年产量由原来的1.4万吨提高到6.6万吨。重铬酸钠产品原料系统的混料装置,由滚筒混料改为低压吸引式混料,这一国内首创的技术实现了连续生产,改善了劳动条件。
  济南市化工研究所从1978年以来有了很大发展,获得科研成果8项,其中填补国内空白的4项,填补省内空白的3项。
  厂办科研所(室)自1978年兴办到1985年,市化工系统直属19个企业中已建有16个,占84.2%。厂办科研机构的发展,促进了化工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清河化工厂1981年研制成功了百花牌C—60C型磁带,建成了小生产线,形成60万盒/年的生产能力。向阳化工一厂1981年研制的W-201水分散铝粉浆是新型建材加气混凝土的专用发气剂,使用安全方便、无粉尘,填补了国内空白。1981年与化工部涂料研究所共同试制出用于高档涂料的闪光浆,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75年,石油化工四厂与山东大学共同研制的STO1高抗撕裂硅橡胶,用在我国第一颗向太平洋发射火箭中,受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贺电嘉奖,并开发了有机硅织物整理剂、有机硅消泡剂、有机硅堵漏剂、有机硅脱膜剂等系列产品。
  1979~1985年,济南市化工系统共取得科技成果59项,其中填补国内空白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有26项;获省级一等奖的1项,二等奖的2项,三等奖的6项;获市级一等奖的1项,二等奖的6项,三等奖的13项。1985年投产新产品29项,产值1578.49万元,利税290万元。
  为了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培养科技人才,自1979~1985年共办电大班23个,毕业656人;参加其他成人高等教育533人;职工技术水平有了提高。全系统共有工程技术人员96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149人,助理工程师218人,技术员239人。
  济南市的化学工业,经历着从无到有,从单一品种到多品种,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7年中,科技进步为化学工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增加了急需的品种,1985年,济南化工行业有原油加工、无机化工、有机化工、化肥、油漆涂料、化学试剂、橡胶制品、合成材料、磁性材料、化工机械等10大类200多种产品,其中有15种产品如铬酸酐、红矾钠、红矾钾、钛白粉、聚四氟乙烯、氟乙丙烯、无水氟化氢、氟致冷剂、银粉浆、磷肥、氮肥、甲酸、碳酸钾、增塑剂、高锰酸钾等,成为市场上有影响的拳头产品,技术水平逐渐向国际80年代水平靠拢,为济南市化学工业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电子工业科技发展概况
  电子工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新兴工业,其发展水平和开发深度是一个地区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解放前,济南只有国民党联勤部济南电信分厂。1949年成立了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修理部(山东电视机厂前身),1951年研制成功了电子管收音机和扩音机,1954年试制成功舌簧扬声器。1958年11月成立了济南市科学研究院半导体研究所(济南市半导体元件实验所的前身),1959年研制成功计数管、锗钨键二极管2AP1-7、管状热敏电阻、球状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台面二极管和锗小功率三极管等8种元器件。1962年后研制的金键开关二极管,曾用于国内第一台百万次电子计算机和国际科学大会下旗机。60年代初期,山东无线电器材厂试制成功二管晶体管收音机和有线广播转播台成套设备。1965年11月成立无线电工业公司,辖有三个厂,并对19个集体企业实行产、供、销归口管理,初步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工业门类。在一年的时间里开发了电阻、电容、接插件、扬声器等十几种元器件和收音机等四种整机。拥有机床通用设备100台,专用设备105台,测量仪器122台。有职工3893人,其中科技人员94人,占职工总数的2.4%。
  “三五”期间。1966年济南市电子工业完成新产品开发项目20项,能生产45种元器件,基本满足了收音机配套所需。半导体器件以二、三极管为主,二极管以质量好著称。基础元器件除为本市配套外,还为国防工业、国家重点工程和兄弟省市有关项目配套。1966年,电子产品品种已达39种,产值、利税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居先进水平。1968年将19个企业划归无线电工业公司领导,实行行业管理。同年,研制成功了磁芯自动测试机并投入批量试生产。随着国防工业的发展,产品方向由民品逐渐转向军工产品,1968年军品占9.7%,1970年达到11.7%。1970年出现大办电子工业新局面,当年有90多个厂家上马,完成新产品开发62项。其中311乙炮瞄雷达于11月总装成功第一台样机。由于新建厂家条件简陋、技术力量缺乏等原因,产品质量低劣,难以生存,1971年下半年有60多家转产或下马。
  “四五”期间。1971年济南电子工业完成开发项目46项,其中有单路电力载波电话机、12路明线载波电话机、携带式磁石电话机和209数字终端机。磁石电话机声电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山东广播器材厂研制成功了712型5频道电子管35厘米黑白电视机。1972~1974年,不少厂家因动乱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1975年开始重视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一年内开发新产品60项。“四五”期间出口产品有高纯镓,三种型号的示波器、天线磁棒、万用电源和晶牌日光灯继电器等。产品方向进一步向军工产品发展,军品为41.9%,民品为58.1%。
  “五五”期间。这期间济南市的电子工业有了转机,1976年开发4项新产品,有舞台扬声设备、221终端机、QFC-1型汽车发动机综合参数测试仪,电子血细胞计数器等,有的填补国内空白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年,山东电子设备厂试制成功ZDC-101型低速磁带机,与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等三家联合试制成功CBJ-1型磁芯板自动测试机,这是国内第一台用计算机检测的磁芯板测试机。1977年开发新产品40项,整机产品有6路数字电话终端机、晶体管测试仪等。同年,山东广播器材厂在省内首家试制成功泰山牌HP47-1型48厘米12频道晶体管黑白电视机。1978年开发新产品28项,311乙炮瞄雷达、CBJ-1型磁芯板自动测试机等产品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QFC-1型汽车发动机测试仪获省、市1978年科学大会奖,机械滤波器获山东省科学大会奖。1979年开发新产品106项,通过鉴定或投产的20项。为油田服务的电子应用整机,使原油脱水后质量达到出口标准。SB系列顺序自动开机与保护装置、CK-1型采煤通讯信号控制装置,相当于英国70年代水平。1979年增量32路数字电话复用设备获四机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国防工业重大技术改进三等奖。1980年开发新产品6项。7504舞台扩声设备获文化部科技成果奖,QFC-2型汽车发动机测试仪等4种产品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CK-1型采煤通讯信号控制装置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同年,ZDC-106型和ZDC-101型磁带机在全国首届评比中分别获一等奖和三等奖。ZPC-102型磁带机和ZDC-202型单片可换磁带机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半导体元件实验所、半导体一厂、半导体四厂的器件定为“七专高可靠”产品,用于人造卫星和通信卫星,多次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国防科工委的嘉奖和表扬。1979~ 1980年,济南电子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三次高峰,各种产品都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五五”期间出口产品有两种示波器、万用电源、天线磁棒、高纯镓、计数器、涤纶电容器等十几种。产品方向逐步由军品向民品发展。军品占24%,民品占76%。职工总数16315人,其中科技人员714人,占职工总数的4%。
  “六五”期间。1981年开发新产品33项。新产品产值574.19万元,占总产值的6%,利税162.97万元。获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奖1项,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被电子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项,省优质产品2项。1982年开发新产品42项。新产品产值148.93万元,占总产值的2.5%,利税14.35万元。获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项。1983年开发新产品18项,新产品产值512.8万元,占总产值的7%,利税97.2万元。CK-1型综合采煤通讯信号控制装置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优秀新产品奖(金龙奖)11项, 12ZD- 26和12ZDR- 19载波电话机获国家银质奖。3CG1硅PNP高频小功率三极管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3年,对主要设备进行技术改造6项。同年,中国计算机技术服务公司山东分公司成立,研制生产两种微型单板机。山东电视机厂试制成功35厘米集成电路全频道黑白电视机和35厘米彩色电视机。1984年开发新产品33项,新产品产值达2391.74万元,占总产值的21%,利税253.17万元。新产品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半导体元件实验所生产的三极管3个系列13个品种的“七专”产品获电子工业部和国防科工委一等奖。引进关键设备3项,引进先进生产线3项,已投入生产。同年,山东电子设备厂先后投资55.2万元,引进了微机生产技术和关键设备。1985年开发新产品50项。新产品产值为1974.28万元,占总产值的13%,利税236.53万元。半导体元件实验所试制生产的三极管有6项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引进关键设备2项,引进先进的生产线7项。同年浪潮牌0520微机在全国质量评比中获一等奖。1984~1985年技术改造投资5300万元,对主要产品电视机、电容器、半导体器件和彩电电路、触头材料等引进生产线和主要设备、测量仪器。通过技术改造,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为“七五”期间电子工业的发展打下较坚实的基础。“六五”期间产品方向,军品占16.6%,民品占83.4%。全系统有职工14210人,其中科技人员992人,占职工总数的7%。有机床通用设备1093台,专用设备1665台,测量仪器3911台。电子工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水平正在加强与提高。
  五、一轻工业科技发展概况
  济南的一轻工业始于20世纪初。1905年,济南兴办第一家印刷企业——大公石印馆。1913年,建立了振业火柴有限公司。随后,陆续出现了肥皂、骨粉、制糖等工业。1921年6月,山东溥益糖厂在济南建成,采用美、日近代机器设备,以甜菜为原料制糖成功。为了利用制糖副产物制造酒精,该厂又引进法国双重酒精蒸馏机,于1922年底建成酿造厂(后来的山东酒精总厂)。同时,由年轻技术人员陈〓声研究成功“甜菜糖蜜特殊处理发酵生产酒精新工艺”,这一被德、日技术专家承认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立即投产见效,使该厂成为中国酒精的发源地。在30年代,济南开始生产锌锰电池,40年代又建立了几家火柴厂、制梗厂以及生产简单的自行车零件的工厂。一轻工业的技术发展非常缓慢,长期停留在手工业生产方式的水平上,生产技术基础薄弱,技术属技艺性,技术人员多是能工巧匠。
  1949年后,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改革了生产组织,调整了机构,逐步形成了专业化生产,近代的技术和设备不断被采用。1950年济南开始采用机器设备生产铅笔,出现了山东省生产铅笔的最早厂家。1951年采用人工吹制法生产白炽灯泡和玻璃杂件。“一五”期间,对企业进行了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变手工操作为机械化、半机械化操作。1954年,在肥皂生产过程中进行了综合利用研究,提取甘油成功并投产。同期,研制成功了安全火柴,淘汰了硫化磷火柴,使火柴的生产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仅五年时间,一轻工业基本上形成了初具规模、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1958年,济南新中印刷厂研制成功了陶瓷贴花纸,填补了省内印刷行业的一项空白,并逐步发展成为国内第一个专业化生产陶瓷贴花纸厂家——济南瓷用花纸厂。1964年9月,济南机动脚踏车厂研制成功了发动机容积为50毫升的轻骑牌轻便摩托车,成为国内第一个专业化生产轻便摩托车的厂家。1965年,技术上已能保证生产日光灯和高压水银灯,为山东开辟了一种新型电光源。同年,山东省内唯一的油墨厂研制并开始生产油墨及部分颜料。
  “文化大革命”时期,济南一轻工业的科技工作受到了严重干扰,广大科技人员和职工在困难条件下坚持科研和生产,使一轻工业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发展。1967年试验成功了大薄膜陶瓷釉上贴花纸,并不断改进工艺,始终保持了国内领先水平。1969年,济南印刷二厂印制成功了木纹纸和各种墙壁纸,填补了我国北方印刷工业的一项空白。同年,济南制胶厂试制成功了食用胶。1970年,济南牙膏厂掌握了生产洗衣粉的关键技术。70年代后,济南灯泡厂对白炽灯的玻壳、玻管生产工艺、技术进行了重大改革,采用吹泡机和拉管机代替了落后的人工吹制,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1970年,开始生产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在电镀、烤漆工艺上采用了国内较先进的生产线,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1977年以后,经过拨乱反正,狠抓了技术进步,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较快,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科技成果大量增加,科研机构逐步走向正规并得到迅速发展。
  1979~1985年,共研制新产品282项,投产215项,创产值3.6亿元。1985年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11.7%。完成科研成果91项,其中牙膏复合软管、QAFTB—500型紫外线杀菌灯、50A型轻便摩托车、按摩乳、加酶牙膏、缩醛类香料等20种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无硫纸蜡梗火柴、低温搪瓷制品等9种新产品被评为1983年全国新产品金龙奖。小鸭牌液体洗涤剂等5种新产品被评为1985年轻工业部优秀新产品。火柴生产连动线、粉刺露等6项被评为轻工业部及山东省科技进步奖。搪瓷家用煤气灶、胶印金银油墨等3项新产品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新产品。紫外线杀菌灯等51种新产品获1982~1985年山东省第一轻工业厅优秀新产品奖。
  产品质量方面。1979~1985年获国家银质奖1项,轻工业部优质产品17项,山东省优质产品23项。1985年,优质产品创产值达1.1亿元,优质品率由1982年的16.47%提高到26.9%。佳丽牌香皂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第一,芦笋罐头连续两次获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膏状洗涤剂及陶瓷网印花纸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信誉。
  生产技术水平方面。已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玻璃窑炉的工艺参数控制,济南保温瓶厂的窑炉微机控制系统,可对10个热工参数进行巡回检测、定时显示和打印,并能进行异常报警和记录,促进了优质高产,能源利用率提高60%。高活力糖化酶菌株UV11—JU5选育成功,并应用于酒精生产,其酶活力比原菌株提高60%以上,热稳定性好,耐贮存。1985年山东酒精总厂采用该菌株生产酒精,与1984年采用原菌株相比,经济效益提高20.1万元。菌种已在全国30多个厂家应用推广。济南火柴厂的火柴生产流水线是轻工部安排的重点项目,采用全国火柴行业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优秀设计,于1982年5月建成投产,接近国外80年代的先进水平,每年节约木材720立方米,节电22万度,增加效益69万元,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改善了劳动条件,成为国内生产火柴的样板厂。
  科研机构方面。济南市轻工研究所截止1985年已完成了53项科研成果,其中有10项获市科技成果奖。复合材料软管为牙膏包装节约铅锡做出贡献,获1981年济南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加酶牙膏等6项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其中加酶牙膏已发展成为主导产品。在合成香料方面,已成为全省的科研和生产基地。随着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贯彻执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取得了丰硕成果。厂办科研机构也发展较快,钟表、轻便摩托车、日用化工、酒精、啤酒、玻璃、搪瓷、油墨、瓷用花纸等生产厂均建立了厂办科研所。紫外线杀菌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糖化酶菌种的选育、居国内领先水平的石英钟开发等,均为厂办科研所取得的成果。
  教育方面。设有中专、职工学校、技校各一所,通过培训使职工技术水平逐年提高。1985年底,共有职工31936人,其中技术人员549人,包括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39人,初级职称306人。
  济南市现已形成门类基本齐全、产品结构日趋合理、技术比较先进、协作配套能力及技术力量较强的一轻工业体系。现在还存在着技术装备较落后、产品结构的调整进展缓慢、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工作步子不大等问题,有待于通过加快科技进步来解决,以使一轻工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六、二轻工业科技发展概况
  济南市的二轻工业是一个历史悠久、劳动密集、以生产品种繁多的日用消费品为主的行业。
  清朝末期,济南民间的手工业,采用传统手工工艺,生产规模局限于手工作坊或家庭。
  民国时期,西方近代的机械及动力设备陆续传人手工行业。1914年,济南制革厂开始装备了鞣皮机,压光机等。1922年济南亚美公司,应用脚踏2米皮带车床和脚踏钻床制造磅秤。20世纪30年代,缝纫机、花边机、纺绳机等简单机械设备开始陆续进入传统的服装、鞋帽、草编、绳经、花边等手工行业。在济南市的手工业中,制革行业的机械化水平提高较快。1934年,德记制革厂已有压光机、锅炉、3.68千瓦电机等设备。济南解放前夕,该厂的拉里机、刮软机、磨里机、挤水汽压机、缝皮机等专用设备已较为齐全。但就此期间的该行业整体而言,技术工艺水平仍停留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状态中。
  1948~1966年,通过手工业合作化运动,逐步形成了济南的二轻工业。集体形式的生产,加快了企业内部的技术进步。1954年,济南刺绣总厂女工王玉珍,将自已创造的“长针绣”机绣技法,首次应用于生产。作为刺绣工艺史上的一项重要革新,它不仅发挥了机器刺绣的高效性,同时也保留了手工刺绣的传统特色。1955年,中央合作总社授予她“机绣先进”锦旗,并建议在全国推广。1964年,济南地毯厂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TA型地毯机,工效可比手工提高25倍,对全国的地毯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年,济南刺绣总厂又将人发软化、漂染技术应用于传统的鲁绣发丝绣生产、使传统的发绣工艺从只能“白描”发展到“润色”,极大地丰富了鲁绣发丝绣的表现力,开创了发丝绣工艺新的发展时期。
  济南塑料工业是1956年开始起步的一个新兴行业,具有发展快、机械化程度高等特点。1963年,济南塑料一厂试制成功聚氯乙稀大型硬质塑料板材层压机,填补了山东省塑料板材生产的一项空白。1965年,该厂研制的一机多模转盘制鞋机,将一只模改为十只模,班产量比原来提高4倍。
  1962年,济南制锁总厂开始了制锁专用设备的研制与革新,先后试制成功开齿机、弹子机、缠簧机、磨刀机、打槽机等,为实现制锁生产流水线及单机自动化打下了基础。1956年,济南衡器厂自己设计制造了一台自动磅杆刻度机,提高了磅秤的精度。1959年,该厂制造的滚丝机,可提高工效599倍。1966年又进行电子技术在衡器上的应用研究,试制出感应式电子秤等。
  济南市服装鞋帽行业原生产设备为脚踏缝纫机。1958年后陆续改为电动缝纫机。1964年,济南服装二厂研制的杨柳轧花机,仅用10分钟即可完成手工轧花一天的工作量;改装的锁眼机,工效可提高10倍以上,并减轻了劳动强度。
  “文化大革命”时期,市二轻工业技术发展减缓,但国内外同行业技术发展的客观存在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使该系统各企业内部有不同程度的技术进步。1968年济南制锁总厂研究成功渗锌粉末冶金锁芯新技术,这种锁芯可代替铜锁芯,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防腐蚀性能,而且成本降低57%。1978年此项技术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济南衡器厂开发的电子技术,1970年已成功地应用于生产。同年,他们研制出20吨晶体管数字式电子秤,1971年研制出45吨电子飞机秤,1975年研制出135吨电子飞机秤,1976年又研制出25公斤自动售粮机,为电子技术在济南磅秤衡器上的应用,创出了新路。其中飞机电子秤获山东省第二轻工业厅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为解决机织地毯的花色问题,济南地毯厂在1978年生产出机织提花地毯,由单色增加为三色,编织结构可仿男工、W型手工式样。1976年,济南塑料三厂试制成功一套PVC吹膜自动流水线,使年产能力由1200吨提高到3500吨。同年,济南塑料四厂自制的聚苯自息发泡板机,济南塑料五厂自制的撕裂膜机,对塑料产品的开发都发挥了很大作用。1968年,济南塑料六厂将远红外技术应用于塑料硬板加热,提高了板材质量,节电30%以上。家用电器行业,在济南二轻诸行业中起步较晚,始于60年代中期,70年代有所发展。1972年,济南灯具厂研制的灯体磨光机、液压试压机、压卷成型机、套丝机、点焊机等专用设备,解决了手工操作所存在的问题,仅灯体磨光机就可提高工效50倍。服装鞋帽行业的机械化程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裁剪工艺广泛使用了电剪刀、带子锯,缝纫工艺中电动缝纫机已较普及,熨烫工艺由铁熨斗改用电热熨斗,自动喷水、恒温的蒸汽熨斗也开始采用。
  1978年以后,济南市二轻工业的科技发展进入有史以来最活跃的时期。不少新兴技术,如稀土应用技术,静电应用技术、远红外加热技术、旋压技术、自动化控制及微机等,在二轻各行业中开始得到推广应用。新开发研制的不少工艺技术,如塑料注射机自动化群控、数控线切割机床、微机控制地毯毛纱染色、微机应用管理软件、气动组合专用机床、紫外线光固化涂饰干燥工艺、静电喷漆、静电植砂工艺、冰花工艺、平板式砂光机、YEM异步制动电动机、电子量革打码机等,都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开发研制成功的人造麂皮服装,JPS—1型机床电器控制柜锁,黑、白石英玻璃管,小鸭牌5公斤全自动滚筒式洗衣机,W扣手工地毯等几十种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川刀裘皮衣,卡曲式防寒服,金刚石槽形圆锯片,台式压电自动关火通用煤气灶,塑料棚布,全塑编织集装袋,PS挤出发泡片材,塑料折叠式周转箱,猪、牛修面革,苯胺革旅行箱等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二轻企业加强了产品质量检测和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1979~1985年,有33项产品获省级及省以上优质产品奖。其中星火牌YSP— 15液化石油气钢瓶获国家银质奖,金牛牌JGJ—900烤漆钢折圆桌、SG—100-75烤漆钢折椅、飞鹰牌金刚石玻璃刀、佳菱牌115型复开弹子保险门锁、小鸭牌家用洗衣机,晶字牌WE602桅灯、金钟牌TGT—500型台秤,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还有14种产品被国家经济委员会评为全国优秀产品。
  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贯彻落实,济南市二轻工业各企业在引进技术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至1985年底,共完成技术改造项目139个,其中引进项目41个,进口先进设备2950台(套),形成34条生产线,覆盖面达企业总数的52.1%。建立了一批家电、塑料、家具、服装等技术装备较先进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有15个企业的部分技术装备达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34个企业达到国内或省内先进水平。二轻工业技术设备落后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变。有局属科研所8个,其中7个为专业科研所。职工有43168人,其中技术人员529人, 占职工人数的1.22%。这些,为二轻工业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章 农业科技发展概况
  济南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地貌多样,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在稻、粟、蔬、果及花卉中,均有饮誉中外的名特品种。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在济南创建山东农事试验场后,近代农业科技开始传人,并试种美国及日本的麦、豆、稻、蔬等品种;试用美国及日本的数十种农机具和日本的10多种化肥,还引种了省内外的一些林果良种。1903年,清政府在济南城东创办了桑园,从事蚕桑试验。晚清时期,济南的农业生产技术依然是传统技术和古老的农具。
  1920年,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种植的甘蓝(卷心菜)、石刁柏(芦笋)、花椰菜等已散见于市场。同时,该校畜产部以巴克夏和约克夏猪、美利奴羊、瑞士奶山羊以及良种牛等作为种公畜,面向社会推行家畜改良工作。1924年,北园梁府庄菜农梁文鸿首先使用玻璃覆盖阳畦,在冬季生产出韭菜、芸豆等,在蔬菜保护栽培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科学试验,后因成本过高,未能在菜区扩大应用。1925年,从日本引进的香稻品种“大红芒”,使香稻亩产增加30% (25公斤)以上。1940年前后,在粮谷作物生产中推广了华农2号、6号、9号小麦和华农1号谷子等品种。1946年,山东省农林处经过努力,推广施用硫铵5057公斤。此外,在30~40年代,在济南的省属农事机构,在粮谷作物品种选育和栽培、蔬菜的品种对比和温室栽培、绿肥和化肥、作物病虫防治、淡水养鱼等方面,都曾进行过试验研究。
  1949年以后,农业科技迅速发展。
  水利方面。1949年济南水浇地面积25万余亩,除自流灌溉外主要采用辘轳、水斗等人力提水工具。50年代,开展了打井、修渠、平整土地等农田水利建设。1955年郊区办事处实业科在老屯庄北建成济南第一眼使用锅驼机提水的机井。1957年,全市已有排灌机械54台,水浇地面积52.92万亩,比1949增加一倍多。70年代初期,对渗漏严重的历城县郎茂山水库,采用灌浆治漏的方法进行封堵,收效良好。1972年5月,平阴县田山引黄电灌主体工程峻工,灌溉面积31.7万亩。进入80年代后,全市已有各类水库199座,机电井2.51万眼,机电排灌站1400多座。1985年排灌机械动力36.78万千瓦,水浇地面积近2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0%多。在灌溉技术设施上,1958年省水科所开始进行喷灌研究,并在章丘县山丘地区进行自压喷灌试验。1974年,郊区设喷灌试点。1980年,长清县后三大队用喷灌机造墒种麦。1977年,历城县在省水科所帮助下,从北京引进滴灌设备,翌年试验推广面积达2989亩,占全国滴灌面积的18.75%,应用滴灌的粮食和蔬菜一般增产一倍,有的二三倍以上。由于喷灌和滴灌投资较大,未能推广开。另外,在水利科学研究方面,1978年5月8日,在历城县南部山丘地区8个公社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人工降雨,降雨量一般为30~40毫米。同年,由历城县水利局在卧虎山水库建设中研究成功并采用了“页岩筑坝技术”。济南市水利勘测设计室自1981年~1985年完成了济南水资源的调研、勘测、整理和编写,经专家鉴定是目前济南市第一次比较完整的水资源评价成果。在山东省具有先进水平,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1984年初设计并施工的章丘县杏林水库过水土坝工程,由济南市水利勘测设计室和章丘县杏林水库防洪保安全工程指挥部联合完成,作为山东省第一座过水土坝,获得了比建溢洪闸节资75万元的效益,为今后中型水库提高防洪标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实例,填补了山东省筑坝技术上的一项空白。1985年5月,济南市水利勘测设计室完成了章丘县胡家岸引黄灌区配套工程的初步设计,获山东省水利厅二等科技成果奖。1985年底,该设计室又完成了WFP—中国2814工程的初步设计,经专家论证认为:“以渔为主,综合开发”的方针是正确的。以生态学的原理为指导进行的规划布局和技术措施是可行的。预测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肥料方面。50年代初期即在开展积造农家肥的同时,大力推广了氮素、磷素化肥及其施用技术。1962年1月,山东省第一座现代化、自动化、年产8000吨碳酸氢铵的氮肥厂一明水化肥厂和1967年12月山东省第一座年产4.5万吨合成氨的济南化肥厂建成投产后,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多,菜田亩施化肥1963年17公斤,到70年代已达75公斤。1985年,全市320万亩耕地,平均亩施化肥达到71公斤。70年代后期,开始了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长清县农技站在济南市农科所协作下完成的“微肥锌防治玉米矮花叶病试验研究”,使用简便,成本低廉,防效达70%以上,获山东省1981年度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济南市农科所在市和章丘、历城、长清三县土肥站以及郊区区划办公室协作下,进行了“济南市微量元素含量分布与微肥肥效的研究”,首次查清了当地各类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规律,确定了微肥肥效分区,获得山东省1984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农业机械方面。1957年全市农机总动力有800千瓦,经过不断推广,1965年已达40804千瓦,1975年又发展到36.44万千瓦。1978年以后,农机事业迅速发展,1985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06.35万千瓦,比1975年增长1.9倍。1958年6月,山东农具厂制成的国内第一部自行设计的大型机引TXL—3—35型悬挂式三铧犁,被列为国家重大科研成果。济南市农机所参加研制的泰山—50S四轮驱动拖拉机,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济南市农机所研制的工农—7手扶拖拉机双向、双铧犁和IKS—2大葱开沟松土机分别获1978年山东省科学大会奖和1979~1980年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5年,全市已有大中型拖拉机5370台,小型和手扶拖拉机12942台,机耕面积达到195.1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8%;机播面积达到111.59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1.5%。
  作物种植以粮为主。约占粮食总产1/3的小麦,在50~80年代进行了四次品种更新。50年代第一次品种更新时,引进推广了蚰字麦、钱交麦、碧蚂1号、碧蚂4号、北京8号和石家庄407等品种。第二、三、四次品种更新时,省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高级农艺师陆懋曾培育的“济南号”和“泰山号”中的一些品种,成为主要推广品种之一。60年代第二次品种更新时,推广有济南2号、4号和5号;70年代第三次更新时推广有济南9号和10号,泰山1号和4号以及蚰包麦;1977年开始的第四次品种更新先后推广有济南13号、鲁麦1号和4号。小麦每次品种更新均使亩产提高10%以上。1979年,陆懋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在栽培技术上,50年代开始在发展水浇地的基础上推广了增施肥料、合理密植、防病除虫等项技术。进入80年代,又着重进行了合理群体、配方施肥、精播高产等综合技术的高产攻关开发研究。济南市与山东省农科院联合进行的“小麦稳产500公斤的栽培规范”,使长清县后三村千亩小麦亩产460公斤以上;章丘县七郎院科技队注重研究农业与气象的关系,加强了中后期增粒增重的措施,使11.1亩小麦连续5年平均亩产550公斤,创全市小麦亩产最高纪录。1979年,济南市农科所在小麦生产中进行的三十烷醇应用研究,取得增产6.7~17.4%的成绩,获济南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981~1983年推广69万亩。
  水稻是济南重要粮食作物之一,黄河大米倍受人们喜爱。为发展沿黄水稻生产,按照沿黄稻改规划,1964年济南市科委在姬家庄,就黄河澄清水、浑水及井水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对盐碱地、砂土地改种水稻后土壤盐分变化规律以及对旱作区土壤盐分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取得改稻成功,经逐步推广,1966年改稻面积达12万亩,亩产稻谷250公斤左右,改变了沿黄大片盐碱涝洼地十年九不收的状况。在稻改成功基础上又进行了稻茬麦产量攻关,通过采用机耕机耙、早播增磷等措施,1969年有9.5万亩稻茬麦平均亩产163公斤,比1966年增产3倍多。三年累计总产量增加2726.5万公斤,产值增加近千万元。在水稻品种上,除先后推广了京引119、日本晴、70—8—3、黎优57杂交稻等品种外,针对“明水香稻”这一名特产品产量不高问题,章丘县明水公社浅井农科队在山东省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的协作下,利用原子能辐射法培育出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的“辐香1号”香稻新品种,获1979~1980年度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在其他粮食作物生产中,先后引进推广的有坊杂2号、小粒红、金皇后、双跃3号、双跃4号及150等玉米良种和金线子、东风谷、阴天旱、鲁谷4号、7502等谷子良种。在科学种田方面,由合理密植、防病除虫等单项措施,80年代发展到推行良种良法配套的综合丰产技术。1981年,郊区农技站通过良种良法措施,使万亩夏谷取得平均亩产231.5公斤,增产85%的成绩。1983年,济南市农技站、植保站和章丘县农技站进行的小麦、玉米丰产开发,取得亩产吨粮的成就。此外,立体种植和地膜覆盖等现代农业科技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上的初步应用,也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益。
  郊区农业生产以菜为主,50年代初期,山东省农科所有2名蔬菜科技人员,郊区只有行政部门组织力量进行一般性的药械应用和化肥施用等技术推广工作。1953年开始配备蔬菜科技人员,1959年建立以菜为重点的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后,蔬菜科技工作迅速展开。
  蔬菜栽培方面。成功地引进了法国地芸豆、丰收1号菜豆、之豇28—2豇豆、荷兰5号番茄、加拿大8号番茄、茄门甜椒、北京九叶茄、金早生甘蓝、黄苗甘蓝、耶尔福菜花、汉中冬韭、青杂中丰白菜、蛇瓜、芦笋等蔬菜良种,推广了山东省、济南市科研单位培育的山东5号白菜、老屯青麻叶白菜、鲁春29黄瓜、鲁茄1号茄子、早小长茄、鲁粉番茄、历红2号番茄等品种,使济南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在1948年57个种161个品种基础上,到80年代已发展至61个种267个品种。对饮誉国内外的“章丘大葱”,章丘县农牧局和县科委进行了提纯复壮和高产栽倍的研究,使品种纯度达到92.7%,株高由81.6厘米增至116.3厘米,单株重量由160克提高到250克,高产地块亩产4858公斤,增产124%,获山东省1984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芦笋在1920年前后已散见于市场,因当地需求甚少,30年代即行消失。1975年,再次引进。1978~1985年出口芦笋罐头6500多吨,创汇1010万美元,出口数量连续四年居全国之首,1985年在联邦德国举行的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产品质量金奖。
  在蔬菜栽培技术上,塑料薄膜覆盖新技术于1964年1月首先试用于老屯村的7种蔬菜,由于设施简单,管理方便,早熟丰产效益显著,翌年便得到广泛应用。1971年开始试建塑料簿膜大棚41亩,因经验不足,效益欠佳,直至1982年依然徘徊在20亩左右。后来经过综合技术开发研究,1985年济南市政府拨款200万元予以扶持,发展到595亩。1978年东郊公社蔬菜试验站用废旧塑膜覆盖畦面收到早熟丰产的效果,成为全国最早使用地膜的单位之一。1980年郊区100亩菜田的11种蔬菜使用地膜进行试验,取得了每亩增产11.6~78.4%,净增产值65.52~461.60元的显著效益。1982年地膜面积达到3153亩。1978年以后,在单一蔬菜的丰产栽培、重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开发研究,其中番茄防病丰产综合技术措施、济南地区温室白粉虱发生及防治、济南地区豇豆病毒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山区旱作马铃薯资源及技术开发等,均获得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蔬菜温室生产方面。30年代初期山东省立第一农事试验场曾进行温室加温与栽培技术的研究,个别农户已有小面积的暖房。1953年,山东农学院在济南首次建立改良式温室后,1955年老屯村又建立了郊区第一座210平方米的改良式温室,1958年温室发展到800间(每间近20平方米),1974年达到3700间,但因成本与技术问题又迅速回落。1973年北园公社白鹤大队利用济南第二印染厂的废气建余热温室,后因收益和供热问题而废弃。1982年由中国农业工程设计院设计,山东省、济南市投资205万元,在黄台电厂开始修建第一代生产用大型现代化余热温室,栽培面积共10亩,天窗开启采用自控装置。1984年全部投产,每年冬季可提供鲜菜5万多公斤,并为蔬菜科研提供了良好场所。
  果品生产方面。主要针对病虫害推广整枝修剪、化学防治技术。进入80年代后,防治技术又有新的提高。1979年章丘县的苹果受桃小食心虫为害严重,县蚕果站于1980~1983年采用桃小诱芯测报法累计防治9805亩,虫果率由45%降至8%,减少虫果168万公斤。在苹果卷叶虫和梨小食心虫防治方面,西郊公社多种经营办公室利用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1980~1983年累计防治4400多亩,节省农药费3178元,增收5万元,防止了农药污染。济南市果树园艺场与山东农学院植保系1981年对苹果轮纹病的研究,摸清了发病规律,为采取果面保护、抗病育种等防治措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果园管理方面,在推广整枝修剪技术基础上,采用了综合技术措施,1983年平阴县的12500亩苹果,平均亩产550公斤,大寨山林场亩产苹果高达5000公斤,居全省第一。1975年,在章丘县秀水大队苹果实生株中发现的优质耐贮苹果,经省果科所和山东农业大学1983年10月鉴定,定名为“秀水国光”,成为以济南地方名称命名的第一个苹果品种,荣获1983年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在葡萄生产方面,郊区蚕果站1980~1981年引进了“巨峰”良种,历城县果树站1983年采用直接扦插定植法,当年育栽结果,促进了葡萄增产增收。在西瓜生产中,除引进外地良种进行大面积生产开发研究外,并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技术,收效显著。1982年,历城县董家公社院后大队使用地膜的130.3亩西瓜,亩产提高51.8%,提早11天上市,亩产值增加242.01元。
  畜禽养殖方面。在大力开展疫病防治的同时,先后推广了苏维埃重輓马、顿河马杂交后代、约克夏和巴克夏猪、来航鸡和星杂288鸡等良种,其中星杂288鸡的开发研究,获1984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牛的改良方面,章丘县于80年代在宁家埠、绣惠、刁镇建立了秦川牛改良基地,1981~1983年已繁殖杂交牛3100头。肉兔养殖方面,章丘县相公庄肉兔良种繁殖基地已繁殖比利时、加里福尼亚、丹麦白等良种兔2万多只。80年代笼养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养鸡事业的发展。1984年,专业户养鸡已有1 27万只。山东省第一座大型工厂化养鸡场—济南潘村养鸡场,饲养蛋鸡20万只,同等规模的彭庄机械化养鸡场,也于1984年9月动工。
  渔业生产方面。1949年渔业生产只有自然捕捞野生鱼类。1958年,平阴县开始在东阿水库投放野生鱼种,到80年代,济南已有商品鱼生产基地7000多亩,并着手开发章丘白云湖万亩养鱼池。鱼类品种已有草、鲢、鲤、鲫、鳙、莫桑比克、尼罗罗非等,同时进行了甲鱼养殖。在技术上除推广了网箱养鱼外,还在黄台电厂利用温流水养殖罗非鱼,在2.5亩面积上取得年产60吨的成绩,填补了济南鱼类养殖的空白。
  其他方面。平阴县素以“玫瑰之乡”著称,平阴玫瑰露酒在1915年巴拿马商品展销会上获银质奖章。1957年试提玫瑰油成功,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历史上,玫瑰多散植于梯田堰埂、偏坡坝沿,玫瑰花产量甚少。1959年成立了玫瑰研究所,开始进行栽培技术的研究并扩大种植面积。1982年,全国玫瑰专业会议确定平阴为国家玫瑰良种繁育基地。1985年全县已种植万亩,年产玫瑰花10万公斤。
  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条件的改善,198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粮食总产超过“六五”计划规定79.5万吨的目标,平均亩产为1949年的3.9倍,蔬菜、水果和禽蛋总产量分别为1980年的1.37倍、1.64倍和6.1倍。科学技术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四章 医学科学发展概况
  济南的医学科学源远流长。战国时期,一代名医扁鹊创立的“望、闻、问、切”四诊方法与针灸、按摩、手术等治疗方法,被沿用至今。明清时期,济南的中医药已蜚声国内。自1882年西医镶牙技术传人济南后,英、美等国的传教士先后来济开设诊所、医院。1900年建立了官办中西医院,设病床,建病历,分科施治。1913年,杨瑞卿在南关挂牌行医,推行新法接生。1914年,济南开始应用X光机、显微镜,把临床诊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921年,齐鲁大学医科创办了《齐鲁医刊》,定期介绍国内外及本校的先进医疗技术。后来,中华医学会在济南设立编辑部,出版《中华医学杂志》。齐鲁大学医学院主编、主译了50多种专业书籍。齐鲁医院于复新编著的国内最早的检验学专著《实验诊断汇编》,于1929年出版。书中记述了对梅毒、疟疾、黑热病检验方法的技术改进。若瑟医院眼科发展为主科,已能做白内障手术、眼球摘除及假眼植入术。1933年,省立医专主办的《新医学》杂志,倡导婚前检查,论述早婚与近亲结婚的危害,实为早期优生学之作。1945年,省立医院附设传染病研究所,开展细菌检查,制造疫苗,测定食品及药品成分;济南市青年疗养院袁清洁研制的“袁氏杀痨素”,经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验证,可增强结核病人的抵抗力。1947年,齐鲁医学院耳鼻喉科教授孙鸿泉在国内首先进行内耳开窗术。
  1948年前的济南,全市仅有8个官办医院,110名卫生技术人员。6台X光机中最大的为200毫安,无专门的医学科研及卫生防疫机构。各种传染病蔓延,人口死亡率高达12.5‰,平均寿命只有35岁。
  1948年后,医疗队伍和医疗技术得到发展。为加强医疗、科研和教学力量,1949年济南从北京、上海聘请了30余名专家教授来济工作。齐鲁医学院皮肤科教授尤家骏在国内首次发现黄色酿母霉菌病,并对麻风病的分型、治疗做出贡献。1952年,省立医院外科已有普外、胸外、骨外、泌尿外之分;脾、肾、肺叶切除,膀胱、前列腺、食道、脊椎手术及子宫全剔术已能实施。原齐鲁大学医学院、省立医专和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合并为山东医学院,开办了国内首批耳鼻喉专业班,成为全国的进修基地。推广组织疗法、睡眠疗法,治疗慢性病收到一定效果。
  1954~1958年,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角膜移植和腮腺管移植术。外科施行了关节成型、骨及输尿管移植,并在山东省立医院协助下成功地进行了肝脏手术。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青光眼小刀巩膜外虹膜切除,一次成功率达99.5%。市属各医院广泛开展针灸、封闭及溶血疗法,综合性医院吸收中医进院工作并设立中医科。山东省立医院于1954年使用心电图机、人工心肺机,在全省开展了首例二尖瓣分离术及角膜移植术。1958年,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及其所属放射、沙眼、流行病、肿瘤、职业病研究所,济南市科学研究院所属医学及中医药研究所,以及山东省中医医院院长刘惠民创办的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相继建立,济南市从此有了独立的医学科研机构。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杨仁中等研制成功中国人工喉,建成国内第一个无喉者残疾人语音康复基地。
  1959~1965年,各医院推广蒸汽疗法、推拿、太极拳等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病,并开展了科研与革新活动。济南市中心医院进行了心导管造影,建立了同位素室,60Co照射机应用于临床;食道癌切除结肠代食道手术、脾肾静脉吻合术、低温麻醉下心脏直视手术等均已开展。孟广铠等创制的“将军散”治疗肿瘤,论文收入中国医科院食道癌资料汇编。卢信义等研制成功了眼科吸杯仪、眼压计测微仪等。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血清铁测定等项技术改进,被评为市级科技成果。省、市卫生防疫站对2号病菌培养基的改进及快速诊断的研究,被推广应用。1965年,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为适应眼科的发展,调入一批技术骨干,扩充医疗仪器设备,眼科病床增至82张。眼科副主任陈智慧改进多种手术方式及器械,在全科开展了冷冻摘除白内障、弱视训练等新业务,使诊断符合率及治愈率大大提高。慕名就诊者来自全国各地。
  “文化大革命”期间,济南市卫生科技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医学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被迫停止工作,许多科技资料被焚毁,大批科技人员被下放。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广大献身于科技事业的医务人员仍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济南市中心医院成功地进行了全头皮及眼面部皮肤严重撕脱伤再植。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乌头治疗肝癌的研究有了新进展。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与工厂协作研制成功两型激光眼科治疗仪并在眼科率先应用;卢信义修订的激光照射眼底的反应分级和照射部位,被列为全国眼用激光基础研究成果。眼科青光眼滤帘切除术、视网膜脱离手术通过三面接触镜定位法的治愈率有明显提高。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脉管炎、破伤风在省内外均有一定影响,国内首创的股动脉注射CO2结合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总有效率达98.6%。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创制紫茵糖浆,对病毒性肝炎治愈率达98.5%,配方在山东省推广并收入《中药大辞典》。济南市卫生防疫站的布氏病血清学实验研究、流脑(A群)反向血凝试验等,均获优异成果。
  1975年,在山东省立医院内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医学影像研究所。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国内施行首例全喉切除喉再造术后,又成功地进行了喉癌切除硅橡胶成型术、游离空肠移植喉咽颈段及食管缺损重建术、喉次全切除及颈部皮瓣1期整复术。1976年3月,建立了山东省耳鼻喉科研究所。《中国人工喉》电影译成外文发行百余个国家。山东省交通医院年内共做心脏手术10例,开胸术近百例,均获成功。这期间,济南市卫生局还组织进行了肿瘤、结核、皮肤病等普查普治,开展了冠心病、肺心病与针麻研究,创办了《医药卫生》杂志,发行全国。
  1978年后,济南市医学科技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1979年,济南市医科所正式恢复建制,新建了科研办公楼,设立了肝炎、肿瘤、医学情报研究室,确立了科研方向和任务。在异种免疫核酸的研制、乌头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乙肝表面抗原特异性检测方法的建立等方面,都取得创新成果。董立山等研制的微量试剂多孔加注器,1985年经济南市科委组织鉴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技术转让后投入批量生产,并参加了第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在第15届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优秀发明奖。济南市中心医院继人工晶状体、精制硫酸钡研制成功之后,又注重了烧伤及四肢整形专科建设,对大面积烧伤的抢救、异体异种植皮、切痂植皮等项目的研究,居省内领先地位。心内直视手术的成功,填补了市级医院的空白;该院还与其他单位共同利用家兔、家禽加工生产的下脚料,研制出“止生凝”和“消石利胆”胶囊,被评为1985年全市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激光周边虹膜分层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青光眼的研究,其方法及病例数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研究论文被美国眼科杂志转载。由卢信义主编的国内第一部《激光眼科学》,已被美国学者译成英文本发行。为发挥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优势,推动眼科技术进步,经济南市科委批准,1985年在该院建立了济南市眼科研究所。市属各医疗卫生单位紧密结合防病治病实际,大力开展应用研究,成绩斐然,济南市卫生防疫站吕炳俊于1980年首先在国内报告了酶标检测肝吸虫病和应用酶标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以后又在山东省首次从甲肝病人粪便中分离出甲肝病毒;甲肝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研究及应用杂交瘤技术产生抗甲肝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均在短期内取得成功。吕炳俊以通信形式组稿集体编写的《实验细菌学》,被专家认为是建国后最好的一部大型细菌学工具书。济南卫生学校等单位研制成功的眼部电生理检测仪,经鉴定为国内首创,已进入20世纪80年代先进行列。“六五”期间,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共取得科技成果41项,有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 1项为国内领先水平,21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5年,市属综合性医院分别确定了重点专科发展项目,即:济南市中心医院的外科整形及烧伤专业,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儿科免疫专业,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眼科专业,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外科创伤(显微)专业,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内科消化及心血管专业,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泌尿外科专业。
  中央及省属驻济单位人才集中,设备先进,为济南医学科研的中坚力量。山东省立医院引进大批先进仪器设备,10多种纤维内窥镜及DSA全脑血管造影,大大改善了诊治条件。肝肾移植、法乐氏四联症矫正、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等手术相继开展。刘士怡教授经过40例造影检查,澄清了丝虫病乳糜尿的成因,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山东医科大学耳鼻喉、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研究所及十多个研究室,承担着国家和本省下达的科研任务;该校编著的百余种教科书、参考书等,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江森教授主编的《实用妇科学》获国家科技一等奖;电子喉动态镜的研制、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检查胎儿染色病细胞学方法的研究、针麻原理的探讨等项成果,也分别受到国家或省级奖励。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氯丙烯和环氧氯丙烷中毒性神经炎的研究、大蒜阻断亚硝胺合成的研究等项成果,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国内第一个电子助讲器问世、喉癌及喉咽癌切除1期喉功能重建的研究,使病人的呼吸、吞咽及发音功能得到较好地恢复;喉癌切除硅橡胶成型术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山东中医学院对古典医籍进行了整理研究,《针灸穴位解剖图谱》译成英文、日文发行。《中医基础学》、《伤寒论语释》等专著,在中医界有较大影响。贲门癌吞水音图诊断方法及音图描记仪,荣获国际发明展览奖。该院附属医院在省内最早应用中药麻醉及推拿麻醉,建立了全省第一个“不孕症”门诊。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参加青蒿素治疗恶性疟疾的研究,1979年9月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81年,在山东省医科所的基础上,恢复建立了山东省医科院,先后建立或扩建了职业病、皮肤病、肿瘤、寄生虫病、放射、药物、医学情报、基础医学等8个研究所,承担研究课题110多项,其中全国人口死因统计分析、氯丙烯慢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研究,获卫生部甲级成果奖,并在国内推广应用;高温作业分级标准的研究,被定为国家标准颁布。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继1978年在省内首先开展肺叶支气管袖状切除后,又成功地进行了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临床电生理检查,并建立了省内第一个临床免疫科。
  在中央、省驻济厂矿企业医院中,近年来比较突出并获市级以上奖励的成果主要有:铁路中心医院的断腿移位再植、山东省劳改局中心医院的心电图计算尺、济南钢铁厂职工医院的桥式骨折固定器等。
  济南军区总医院于1982年在国内首先提出B超声波预测胎儿性别的方法,并利用B超声波诊断胎儿畸形,准确率达98.5%;该院烧伤整形科以猪软骨移植兔耳作为支撑物,进行全鼻再造成功,为国内首创。
  济南市卫生事业不断发展。1985年,全市各种卫生机构达1093个,病床1.31万张,医院122所,各种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47万人。医疗设备逐步更新,县级医院已普遍应用心电图、脑电图、纤维内窥镜、大型X光机。心电监护仪、高级型显微镜及冰箱、多功能生化检测仪在市级以上医疗、科研和教学单位相继应用。电镜、直线加速器、原子吸收光度计等大型精密仪器的应用,在国内同行业中起步较早。全市已有B超声波诊断仪90余台,头颅及全身CT机6台。济南市在全省医疗、卫生防疫、医学科研、医学教育等方面的中心地位和作用,日趋得到应有的发挥。随着医学科技事业的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除天花、霍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早已绝迹,白喉多年没有发生外,许多常见传染病也基本得到控制。全市人口死亡率降至6.56‰;平均寿命1982年已达69.2岁,其中市区人均寿命71.1岁,男69.3岁,女72.9岁,均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寿命。

知识出处

济南科技志

《济南科技志》

本书《济南科技志》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以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宗旨,以实事求是、略古详今、坚持“四新”(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体例)为原则,以济南古代、近代、现代科学与技术的不同特点和功能为依据,分门别类地记述了科学技术在济南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