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孟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243
颗粒名称: 夏孟寺
分类号: K878.6
页数: 3
页码: 69-71
摘要: 夏孟寺,位于苏村镇夏孟寺村西,村以寺得名。沂水北来,至寺后,转向西3公里后复南流。该寺原占地120亩,今遗址占地约6亩。建有三个大殿共21间,其中正殿为大雄宝殿5间,明柱4根,三重梁。佛爷塑像端坐正中台基之上,分列两边为十八罗汉,其塑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檐柱壁画色彩鲜明,生动逼真。顶脊的檐梢装饰有飞禽走兽等陶塑,亦形象生动。
关键词: 夏孟寺 夏孟寺村

内容

夏孟寺,位于苏村镇夏孟寺村西,村以寺得名。沂水北来,至寺后,转向西3公里后复南流。
  该寺原占地120亩,今遗址占地约6亩。建有三个大殿共21间,其中正殿为大雄宝殿5间,明柱4根,三重梁。佛爷塑像端坐正中台基之上,分列两边为十八罗汉,其塑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檐柱壁画色彩鲜明,生动逼真。顶脊的檐梢装饰有飞禽走兽等陶塑,亦形象生动。东西配殿各6间。
  建寺年代,现存石碑记载为后唐长兴四年(933)。据当地人传说,建寺最早可能在南北朝时期。该寺管辖范围较大,南到十字路(莒南),西到泰安、莱芜,东北到潍坊,方圆几百里寺庙的和尚都和该寺有联系。每年农历3月18日逢庙会。进香求神者,商贾买卖者,唱戏杂耍者,游乐观赏者,上万人汇聚,人山人海,接踵擦肩,前呼后拥,热闹非常。
  遗址现存一石碑,高1.85米,宽0.84米,厚0.26米,面西而立。碑正面上首刻《夏孟寺记》字样,右为碑记正文,左边有“大唐长兴四年岁次癸巳十一月癸酉朔十九日辛卯院主僧智讷建”字样,碑背面为施主姓名,因风化严重,已看不清楚。石碑南侧面刻有“天德三年(金1151)十月初一日立”,碑文由郭峭撰写。因碑文部分字迹不清,只能揣测大体意思。现将部分碑文抄录如下:
  “夫大像无形,若无形,何以测其奥?至道无言,若无言,争事可穷其理?则有马鸣垂训,牛口传芳。修东国之乘门,起西方之奈苑。观时处俗,变曰改形,忽其大也。立向须弥,忽其小也。藏於芥子,涅而不死,槃而不生。平沧浪为万顷之田,消患难作无壇之福。威仪有异,梦中之金色明明,化现无难。足下之莲花种种,韬光大世,暗度群灵。挂衣於宝树之间,留履向金沙之上。以天为大,唯我独尊。无量之由,事可俱载。” 以上主要阐述了佛教佛祖的来历、作用及对其供奉的意义。
  以下接着叙述该寺最初建成原因:“有故广济大师,本贯湖州誓水(在今浙江)人也。自中和初年(唐僖宗李儂年号,881一884年在位)荷笈而来,投锡而住。因寻其址,方务普崇,心欲化於乡村,人己持于畚镭,始添精舍,大阐法门。诱无缘为有缘,变恶事□□事,欲使一方之内,普灌生天,万类之中,咸登觉路。莫不代• 释迦之手足,作浮世之津梁。自后有府……”以下不清,难以明白其意思,故略之。
  碑文后一部分阐述重修立碑作用:“□□盛事,可谓良缘。得不镂以金文,勒其石版,庶几后代,不灭其因,乃为铭曰:
  始自修持,今方圆备。结以良田,酬其夙志。
  七宝莲彩,千佛依次。还疑神化,不若人至。楼台斯立,尊像齐装。装金镂玉,透色通光。
  竞投金地,争烧宝香。莲□就列,雁塔成行。
  寂尔空门,当兹大路。积日而勤,随人所慕。
  遐迩皆来,愚迷尽许。百神相佑,诸佛共护。
  歇山压野,接汶通沂。院宇斯盛,人伦所归。
  螭头若和,鸳兀如飞。明明壮丽,炽炽灵威。
  众力相扶,群材共构。标功纪绩,唯铭与镂。
  □迁□变,天长地久。乃立斯文,彰乎不朽。
  最后为立碑时间和人名:
  “大唐长兴四年岁次癸巳十一月癸酉塑十九日辛卯院主僧智讷建,小师归正比丘师吟书皇甫珪镌,同制人王环”。
  据当地群众讲,该寺附近和尚林曾有70余个坟头,并有墓塔两座,八角形,加帽共六层,高约5米。院内曾有黄杨、枸杞树等,上世纪40年代被砍伐。夏孟寺最后被毁于“文革”时期,现遗址仅存上述所记石碑。
  (张建国据高新民等同志提供的材料和石碑拓片螯理)

知识出处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沂南县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境内已查明汉以前的古遗址有172处,出土了大量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和秦汉文化遗物。两汉、三国至魏晋时期,这里曾有一个和今沂南县境域大体相一致的阳都县,城址在今砖埠镇孙家黄疃一带,当时是东西通衢的要冲,繁荣昌盛的城邑。抗日战争时期,沂南县是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山东、鲁中、沂蒙各级党政军领导机关的所在地。解放战争时期,是消灭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的战场。钟灵毓秀的山川,孕育了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悠久光荣的历史,留下了丰富而文明的人文资源。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阳都风物》一书,主要辑录了沂南县的山川、古迹、历代英杰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及相关的古诗文。目的是通过文史资料的挖掘整理,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沂南、热爱沂南、宣传沂南。 本书在组稿、审稿、编印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教育干部李庆余等一批有志于沂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同仁,为收集资料,不辞辛苦,默默劳作。退休史志工作者张建国,在审读中作了部分史料的复核工作,使作者的表述更加准确。原县政协常委、退休教师尹继林,不仅从行文上进行了认真的审校、润色,还激情满怀地创作了不少赞美山川、思吊抒怀的诗词,以作补白,使本辑文史资料更加富有文采。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建国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苏村镇夏孟寺村
相关地名
夏孟寺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