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绍仪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唯一号: 141130020230002893
人物姓名: 唐绍仪
人物异名: 又名:绍怡;字:少川
文件路径: 1411/01/object/PDF/141112020220000001/20040711
起始页: 003.pdf
性别:
出生年: 1862
卒年: 1938
籍贯: 广东省香山县唐家村(今属广东省珠海市唐家镇)

传略

唐绍仪,1862年1月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唐家村(今属广东省珠海市唐家镇)。又名绍怡,字少川。他12岁的时候,因天资聪颖,受清政府的派遣,作为第三批幼童之一(从1872一1875年共四批,每批30人,共120名留美幼童),拖着辫子,远离父母,远离祖国,在海上航行了一个多月,到美国求学。不顾美国人的惊异鄙视的眼光,发奋读书。先在康涅狄格州的哈福公立中学补习,后考入著名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前后留洋7年,于1881年(从1872年第一批幼童留美算起的第十年,因为幼童留美原定的15年计划遭到强烈反对)被迫提前回国。 这段留美经历和哥伦比亚大学名校效应,加上他自己刻苦自砺,学有所成,使回国后的唐绍仪在晚清官场上春风得意,很快就得到当时的实力派人物袁世凯的重用。1882年,以九品县丞补用聘衔入天津税务衙门任翻译,进入官场。此后便官运亨通,历任天津海关道、外务部侍郎、署邮传部尚书、铁路总公司督办、奉天巡抚、赴美专使等职。辛亥革命时,代表袁世凯参加南北议和。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唐绍仪于3月23日任国务总理,并加入同盟会。因与袁世凯政见不合,于当年6月16日愤然辞职,在任时间不到3个月。1917年被孙中山任命为护法军政府财务总长。1919年任护法军政府代表,与北洋军阀政府代表朱启钤在上海议和。此后任国民政府的国务委员、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兼中山县县长。1938年在上海寓所遇刺身亡,终年76岁。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