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唱"三民"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7639
颗粒名称: 山乡唱"三民"歌
其他题名: 丰城市淘沙镇创建"三民"好班子纪实
分类号: G216.2
摘要: 在丰城市东南边陲,有一个乡镇名为淘沙这里山川秀美,民风淳朴,是丰城市有名的粮仓。近年来,淘沙镇党委、政府深怀亲民之心、恪守为民之道、善谋富民之举,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着力打造"三民”好班子,使淘沙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前进。一个经济活跃、充满蓬勃生机的新型特色乡镇在"三民"春风吹拂下已呈现在人们面前。
关键词: 宜春市 三民

内容

在丰城市东南边陲,有一个乡镇名为淘沙这里山川秀美,民风淳朴,是丰城市有名的粮仓。近年来,淘沙镇党委、政府深怀亲民之心、恪守为民之道、善谋富民之举,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着力打造"三民”好班子,使淘沙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前进。一个经济活跃、充满蓬勃生机的新型特色乡镇在"三民"春风吹拂下已呈现在人们面前。
  在淘沙镇采访时记者走访了部分农户,他们之中有年过花甲的老党员,有年轻的致富典型,也有生活仍然拮据的贫困户。通过与采访对象的交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淘沙镇干部对土地的深爱对群众的贴心。一位贫困户代表告诉记者:我们淘沙的干部对群众有感情靠得住。
  有感情靠得住是人民群众对淘沙镇党委、政府的评价这个评价包含着一件件实事、一次次心与心的沟通、一个个带领农民致富的项目;这个评价也是淘沙镇干部用自己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对人民群众真情付出而得到的回报。
  在淘沙镇,有许多制度用来规范干部的言行、考核干部的业绩。在这些制度中,有镇村干部的末位淘汰制,有落实工作的首问责任制,有干部与社情民意信息联络员联系沟通制度有定期走访贫困户制度。
  该镇党委书记谢友根告诉记者:"之所以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让干部的工作落实点前移至每一户农户家庭,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心从而建立一支对群众有感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干部队伍。”
  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度,将干部和群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频繁的交往过程中;干部和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股亲民爱民之风在干部队伍中悄然形成于是在淘沙,人们经常会看到干部们活跃在田间地头,与群众实行"五同”,帮助群众进行农业生产,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于是在淘沙,每一个牙日,都有一位党政班子成员坐镇办公室专门接待群众来访,并且坚持做到了件件有登记、有回复或有解释、有落实。
  于是,在淘沙,无论谁家发生天灾人祸,党员干部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乡镇主要领导亲自走访慰问,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发动干部群众捐款捐物帮助其渡过难关。
  于是逢年过节,人们总是能看到干部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忙着走访老党员、老干部、贫困户.给他们带去组织的温暖、人间的真情。
  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于是”,从这些"于是”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融洽的干群关系中涌动着一股浓浓的亲情。
  邓牙,淘沙镇内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集市,离镇政府所在地有75公里,每逢农历三、六、九赶集。在其周围有8个村民小组,住着1.1万多人,其市场服务了两县(市)三镇的两万多人口。然而这个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长期以来圩场地面没有得到过硬化修整,历年的风霜雪雨使邓圩的街面变得坎坷不平。晴天,灰尘满天;雨天则泥泞满地。
  几十年来,当地老百姓年年盼望政府能硬化修整邓委,历届政府也曾多次.将邓圩的硬化修整工作列入计划。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邓圩一直没能得到水泥硬化修整。
  2003年,刚到淘沙上任不久的镇党委书记谢友根听说此事后,心头一阵酸楚。"在这样的条件下居住、生活和交易,我们邓圩的一大片老百姓太受苦了。”谢友根深情地说,"中央有为民要求,群众有硬化整修的迫切愿望,我们不能再拖了再拖我们就对不住那一方百姓有负于人民群众的信任,也有愧于自己的职责……” 今年年初,邓牙集市的硬化改造工程正式动工了。动工之日,当地群众兴高采烈拍手叫好,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根据规划,邓圩集市的面积将扩充1.5倍,由2500平方米增加到6000平方米,并增加了部分基础设施。目前,投资40多万元的整修工程已接近尾声,整体工程将于10月底完工。
  "我们很满意,很满意。”在邓圩集市居住了几十年的老人邓毓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热泪盈眶:"50多年的盼望终于有了结果,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 群众利益无小事。
  近年来,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淘沙镇党委、政府投入巨资,大力实施了"改水、改塘、改厕、改路、改村"五改工程,从而掀起了全镇全面建设小康农村的高潮。
  仅今年,就已完成路面硬化13.5公里;每一个自然村都将改造清淤一口门前塘和整修一个公共厕所;相继对239座水库进行了清淤排污;结束了邓牙多年来没有闭路电视的历史……根据规划,今后几年还将开工建设集镇休闲广场、停车场、耕牛市场、竹木制品交易市场。一个人居环境优良的新农村不久之后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淘沙是个农业大镇,农田和山林面积较大,经济发展势头看好然而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对落后,群众的生活水平还不算高。该镇党委、政府经过研究分析后认为:这种状况与群众科技素质偏低、致富门路不广有很大关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03年10月,一场以提高农民素质推进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农民素质教育工程”活动在全镇范围内迅速铺开。根据规划,"农民素质教育工程"活动将持续到2007年。其内容包括:农民的文化素质教育、科技知识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观念教育、国家集体观念教育和市场经济知识教育。一年多来,全镇已建立起以镇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中心为核心,以甜柚产业协会和培训站室为载体的镇、村、组三级农民培训网络。目前,已开办培训班31期,印发农民素质教育手册8200份印发种植养殖资料980份全镇农户培训率达到90%以上。
  "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全面启动给淘沙的经济发展和人民致富奔小康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全镇涌现出了一大批种、养、加等方面的致富能手。他们中有在外打工回乡创业的教师史玉东有蔬菜种植大户莫建良,有种植养殖"司令”陈春荣有柚树大户曾爱荣……在与这些致富能手交谈的过程中,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 "农民素质教育工程”,认为自己从中受益颇多并对此赞誉有加。
  以"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为载体,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淘沙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在"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带动下,该镇的甜柚、优质稻、无公害蔬菜和花卉苗木四大农业产业龙头发展迅速。目前,甜柚产业的规模已达到2000亩6万多株,预计到2007年将种植甜柚树12万株,仅此一项,投产后农民每年人平可增收200元,甜柚树被群众称为致富树、摇钱树、养老树、小康树;无公害蔬菜产业开始走"公司+订单+农户"的订单农业路子,其中荷兰豆的种植面积去年达到320亩,产量10余万公斤,收入30余万元;优质稻的种植达到90%;通过招商引资兴建的丰城市石门工程花卉有限公司,种植花卉苗木100多田,解决5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丰城市深峰发饰厂设备投资1000多台,可解决100多人就业。
  山上建绿色银行,山下建富裕粮仓。
  今日的淘沙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在全面建设小康新农村的征程上阔步向前。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谢友根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