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购买特价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7445
颗粒名称: 谨慎购买特价油
分类号: C913.3
摘要: 有关人士提醒消费者,市民不要盲目抢购降价食用油,还应理性看待为好。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秋季已来临,一些经营者也想趁机抛售低质"勾兑油”。"勾兑油”是在油品中掺入低价的陈菜油或棕榈油来蒙骗消费者的"作品"。由于棕榈油在22℃以下会凝固成白色块状,经过勾兑的油品在高温的夏季是看不出好坏的,但在天气转凉后就会露出马脚。其实,“勾兑油”按照正规的工艺应该属于调和油,是在压榨油或浸出油的工艺基础上再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其他的油料,如菜籽油等。因此,按正轨工艺调和的食用油是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关键要看原料油本身的品质以及混合油料的比例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因此,有关人士提醒消费者,不要因为食用油降价而抢购。
关键词: 特价油 食品安全

内容

超市:消费者抢购特价油
  近日,记者在宜春城区某超市看到,很多消费者拎着某品牌的食用调和油走出来,遇到熟人还相互推荐。原来,该超市搞了某品牌食用调和油的促销活动。4.5升装原价42元,现在促销价34.9元。在其他超市,记者还看到,某一品牌的食用油推出买5升装的油送0.9升同品牌油的促销措施。对于降价、促销的举动,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从10月1日开始,新食用油生产标准将开始执行,在此之前,食用油企业要尽量清空现有老产品的库存。
  新标准:食用油分4个等级包装要标明生产工艺
  据了解,现行食用油标准是20多年前制定的。市质监局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说,10月1日起执行的食用油新标准,主要针对花生油和大豆油,采用新方式划分食用植物油等级,从而结束目前市场上食用油等级划分混乱的局面。新标准把食用油分为4个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调和油、一级油、二级油,禁止只标注“烹调油"、“色拉油"作为等级。
  实行新标准后,生产企业还必须在外包装上标明产品原料生产国以及是否使用了转基因原料,还要注明生产工艺是“压榨”还是"浸出”。同时,新标准对食用油产品的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等技术指标也有严格要求。据专家介绍,食用植物油的制作工艺一直存在着两种方法:压榨法和浸出法。其中压榨法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全过程不涉及田可化学添加剂,保证产品安全、卫生、无污染,天然营养不受破坏,油的品质比较纯;而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由于其工艺过程中需添加一种化学产品并会在成品油中有微量残留,目前已经很难满足消费者"天然环保"的消费要求。
  专家提醒:消费者不要盲目抢购
  有关人士提醒消费者,市民不要盲目抢购降价食用油,还应理性看待为好。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秋季已来临,一些经营者也想趁机抛售低质"勾兑油”。"勾兑油”是在油品中掺入低价的陈菜油或棕榈油来蒙骗消费者的"作品"。由于棕榈油在22℃以下会凝固成白色块状,经过勾兑的油品在高温的夏季是看不出好坏的,但在天气转凉后就会露出马脚。其实,“勾兑油”按照正规的工艺应该属于调和油,是在压榨油或浸出油的工艺基础上再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其他的油料,如菜籽油等。因此,按正轨工艺调和的食用油是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关键要看原料油本身的品质以及混合油料的比例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因此,有关人士提醒消费者,不要因为食用油降价而抢购。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曾岚文
责任者
宁妍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