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水情深——万载县高城乡开展“三民班子创建活动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6749
颗粒名称: 鱼水情深——万载县高城乡开展“三民班子创建活动纪实”
分类号: C933.42
摘要: 万载县高城乡党委、政府在“三项创建"活动中,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一桩桩实事、好事,再现干群鱼水情深。
关键词: 高城乡 领导班子建设

内容

万载县高城乡党委、政府在“三项创建"活动中,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一桩桩实事、好事,再现干群鱼水情深。
  爱心暖民心
  高城乡里山村农民闻有生,是一位残疾孤老,生活极端困苦。自乡党委书记周怀远与他结成"亲戚"后,周书记时常带着慰问金和慰问品前去看望。每当闻老汉接过慰问金和慰问品时,总是流着泪说:"还是共产党好哇!共产党没有忘记我这个老头子!" 去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在"三项创建"活动中,广泛开展“察百姓苦、解百家困、送百家情”活动,要求乡里的每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一户困难户,每年不少于4次上门帮扶。截至目前,全乡共结对帮扶困难户107户,扶助生产资金3万余元、生产项目30多个。
  构筑社会保障体系,全力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乡里设立社会救助站,对非农人口受助对象和特困农户实行长期救助和临时救助。该乡原搬运队职工张茂生,单位解散后,成了"无子女、无劳力、无田土”的“三无"对象,乡里及时把他列为救助对象,使其每月可以拿到1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张茂生逢人便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就没有我的后半辈子。"去年,全乡共救助困难对象1300多人,发放救助资金15万元,发放优抚金9200多元。
  真心办实事
  以前的高城街,晴天灰土扬,雨天"水养鸭"。
  在街上做生意的个体户洪振亮、李月英夫妇对此深有体会:只要一下雨,水就往店里流,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对此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去年6月,乡党委从财政挤出13万元资金,对街道进行了彻底改造。如今,洪振亮夫妇逢人就夸:"党和政府为咱老百姓办了件大实事!"
  像这样的好事、实事在高城还有不少,筹建乡中心敬老院和"送教进山乡"就是其中的典型。
  去年,高城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资168万元兴建了一个功能齐全、可容纳150人的中心敬老院,并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彻底解决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后村级敬老院面临关停的难题。
  针对偏远山区师资力量差、教育管理落后的现状,乡里及时开展了"送教进山乡"活动,要求山外的老师进山授课,支援大山深处的教育,到目前,该乡共进山支援145人次,受益学生达300多人。
  一心为增收
  要想富,先修路。高城乡始终把公路建设当作富民的首要大事来抓。去年,高城乡投资500多万元,改造村级公路21公里,如今,全乡基本实现组组通水泥路。
  路好客商至。去年,高城乡引资1700多万元。工程钻机厂、教育用品厂、机砖厂、乳业公司等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使全乡的工业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如今,全乡30多家工矿企业,一改以往的"穷酸相",乡财政也由1999年不足100万元,猛增到如今的556万多元,农民人均年增收100多元。
  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优质农业,是该乡党委、政府一心为民促增收的一着好棋。去年,高城乡党委、政府与广东南海华特米业公司签订合同,在全乡栽种优质稻。该乡通过实行“双保险"措施:一是请农技师给农民开培训课;二是预付押金,对农户进行风险担保和补偿,确保了优质稻生产在全乡10个村顺利试种,农户每亩早稻增收128元,晚稻每亩增收168元。今年,乡党委、政府继续推广优质稻生产,扩大种植面积1万亩,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00元的目标。此外,乡里建起了桥西村花木基地、烧田村药材基地、奇枫村养猪基地等特色种养基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高叙景
责任者
闻梅芳
责任者
洪振亮
相关人物
李月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高城乡里山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