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县四大农业支柱撑起农民增收大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6540
颗粒名称: 上高县四大农业支柱撑起农民增收大旗
分类号: F269.275.6
摘要: 上高县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做大粮食、苎麻、“三辣”(辣椒、生姜、大蒜)、生猪等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为手段,市场化经营农业,规模化运作生产,科学化指导种养,取得可喜成效。
关键词: 上高县 产业经济

内容

上高县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做大粮食、苎麻、“三辣”(辣椒、生姜、大蒜)、生猪等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为手段,市场化经营农业,规模化运作生产,科学化指导种养,取得可喜成效。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198元,预计今年全县农民人均可增收509元,达到3418元。
  上高是全国优质粮生产基地。今年以来,该县乘中央"一号文件”东风,再掀种粮高潮,仅早稻播种面积就达25.2万亩,同比增长22.3%,并成功地推广运用了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的“稻鸭共栖,无公害生产技术,建立稻鸭共栖绿色大米基地5万亩。锦江镇锦南村农民潘树叶租赁村里闲置的水田350亩,运用此项技术进行耕作,目前,早稻已获丰收,仅此一项就比上年增收5万元以上。据估算,今年种植早稻全县增收4474万元,全县农民人平增收189元。
  上高农民对种植"三辣"情有独钟。对这一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产品,上高县全力予以扶强扶优:一方面依托大光明食品、锦田食品、田野风食品等3家以加工"三辣"为主的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等办法,建立"三辣"生产基地10万亩,省级无公害“三辣"生产基地两个,种植1000亩以上的"三辣"专业村10个。另一方面,依靠先进技术提纯复壮了“上高紫皮大蒜”、"天山生姜"、“南港辣椒",推广运用了反季节栽培技术、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及辣椒水稻大蒜轮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三辣”产量,提高了种植效益。
  与此同时,该县狠抓了苎麻的生产,建立了全省最大的赣苎3号优质芒麻生产基地6万亩,年产量达5000多吨,成为种植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该县还狠抓了以生猪为主的养殖业。在为养殖户提供通水、通电、通路和技术、防疫服务的同时,改过去千家万户分散养为建立小区规模养,先后建立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畜牧小区20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专业户1800多户,形成了年出栏生猪60万头的生产规模,被列为全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该县还从综合利用的角度推广了猪一一沼一一鱼(菜)生态生产模式。野市乡贯埠村畜牧小区建起猪栏1.5万平方米、沼气池30多个,村民通过养猪和沼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廖文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上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