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重复的海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5766
颗粒名称: 被重复的海岩
分类号: K825.6
摘要: 海岩的写作,自始至终走的只是一条“速朽"而又不断重复自己的路线,好像从来没有过用灵魂写作的念头。在《河流如血》里,笔者甚至能发现其中的许多句子和段落缺乏必要的规范和逻辑,如果作家抱以真诚和心血来对待自己的创作,不说逐字逐句去打磨,起码在表达上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和追求吧。
关键词: 海岩 作家

内容

对于畅销书作家海岩,我曾经有过一篇小小的书评,在那篇书评里,我认为海岩只是一个类型化的写手而已。在他已出版的七八部长篇小说里,我们读到的不是言情,就是公安。类型化的写作让他轻车熟路,从人物到情节,只是在不断地翻版,没有多少新意,更没有写作的灵魂。不想,我那篇书评发表没多久,就传来海岩新作《河流如血》出版的消息。消息说:"这次的海岩成功转型,让人耳目一新。” 我赶紧找来原作读了一读。坦率地说,《河流如血》不如过此。之所以要那样叫喊,只是出版商一厢情愿的宣传策略而已。我认为只要我们稍微用心去读《河流如血》,就不难发现,实际上这还是原来的海岩,还是一如既往地承续了以往的注重可读的极强的故事性和环环相扣的人物之间的命运纠葛等,本质上还是以往那点"海岩特色”式的才华,所不同的只是,作家让那些故事不再发生在公安身上,而改披了光怪陆离的现代都市的外衣。
  我不认为《河流如血》是海岩的一部超越之作,这只是一部重复着《玉观音》的有着35万字的长篇通俗小说。小说中海岩依旧热衷于写案子,依然涉及刑警、侦破、情感等内容,尽管这次并不是以破案过程为写作重心,但这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在展开案子时,作者所设置的人物冲突和矛盾,和《玉观音》中的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依然靠小说主人公强烈的生活悬念刺激读者往下读。
  《河流如血》这一书名取自"河流呜咽,家国责任荡去爱恨情仇;残阳如血,风华少年饮尽一路蹉跎”这一诗句。为什么要叫这样的书名?据作家本人的解释,是因为故事是在一条河的两岸发生的,所以用了河流"血”是血缘、亲情的意思,而不是"血腥”的血。从书名理解小说主题,倒也算是契合。只是,我认为小说通过这样一个缺乏深厚情感力量的故事来展现,显得很是苍白,甚至读不出作家有表达这一主题的深层努力。
  据说,迷恋海岩的忠实读者为数众多,这从市场上充斥着他的盗版之作就可略窥一二。海岩也因此而成为一个商业化写作的品牌。从这个方面看,《河流如血》我想还是会吸引相当一部分读者眼球的,销售二三十万册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更何况随之而来的,还会有一个更贴近生活、贴近普通百姓趣味的由此而改编的电视剧为其跟进呢!我想说的是,海岩的小说,也仅仅到此为止了,最终叫座不叫好。因为,作为一个作家,海岩的写作,自始至终走的只是一条“速朽"而又不断重复自己的路线,好像从来没有过用灵魂写作的念头。在《河流如血》里,我甚至能发现其中的许多句子和段落缺乏必要的规范和逻辑,如果作家抱以真诚和心血来对待自己的创作,不说逐字逐句去打磨,起码在表达上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和追求吧。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