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群众文化渐成气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5582
颗粒名称: 宜丰群众文化渐成气候
分类号: G24
摘要: 宜丰为千年古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宜丰县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针对城乡居民思想、文化状况以及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积极开展凸显宜丰县域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渐成气候,先后被授予"文化模范县”、"江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等光荣称号。
关键词: 宜丰县 群众文化

内容

宜丰为千年古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宜丰县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针对城乡居民思想、文化状况以及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积极开展凸显宜丰县域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渐成气候,先后被授予"文化模范县”、"江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等光荣称号。
  乡镇文化异彩纷呈
  全县有15个乡镇(场),每个乡镇(场)都配备了2—3名专职文化干部。文化室、老年活动室、农民乐队、业余剧团、秧歌队等遍布各个乡镇(场),成为活跃宜丰群众文化的主力军。据统计,该县有长期坚持演出的农民乐队、业余剧团、秧歌队57个、文化中心示范户352户,犹如一盏盏乡镇文化的明灯在宜丰山区的林海中闪亮。该县黄岗乡有一个由8名爱好文艺的农民组成的农民乐队,他们既有固定的传统节目,又有新创作的反映现实生活的节目。农闲时,这支演出队伍便活跃在乡村。因为他们熟悉农民的喜怒哀乐,掌握了农民的文化需求,所以成了当地农民心中的"贴心队”。
  宜丰乡村文化各具特色,有黄岗、石花尖的诗词,同安洞山的禅文化,天宝和潭山的根艺、花卉盆景,双峰的剪纸,溪的戏曲,石市的龙舟竞技,棠浦的书画等。这些土生土长的文化,丰富了群众的生活,给农村带来字勃勃生机。如今的宜丰农村,封建迷信、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比以前少了,社会治安也明显好转了。
  社区文化丰富多彩
  社区文化是宜丰群众性文化的另一个特色,它吸引了一大批老年人、中小学生、家庭妇女参与进来。该县以"体现时代精神、提升艺术层次、推动群众参与、凸显地方特色”为总体思路,确定了不同的发展重点:城南以南屏公园为依托,充分利用园内及周边现有的文化体育设施,侧重武术、登山等健身文化的发展;城西以耶溪大道为载体,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侧重群众性的歌舞训练、广场文艺演出等休闲文化的发展;城北以新昌一小作为主要阵地,充分利用其少儿文艺活跃、艺术成果较为突出的有利条件,侧重校园文化的发展。此外,在县城的几个社区都设有书法班、艺术班和老年活动室、门球场等。北门社区是县城社区文化的一面旗帜。每到周末,社区文化中心就热闹非凡,社区内的一大批中小学生,都来到这里学习书法、舞蹈和器乐。不少七八十岁的老太太、老大爷也被社区文化吸引,纷纷走出家门,来到这里跳舞和打门球。
  红红火火的社区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且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近两年,全县先后有近50家企业为提高知名度而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为活动提供必要的赞助,而这些企业又在社区文化中扩大了影响,从而使宜丰县社区文化活动走出了一条市场化的路子。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晏志忠
责任者
李哈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宜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