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情教坛写春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5456
颗粒名称: 痴情教坛写春秋
其他题名: 春三中校长余斌华素描
分类号: G451.2
摘要: 初见余斌华,给人的感觉是挺随和,挺普通,待人挺诚恳的一个人。在宜春及省内教育界,不少人知道余斌华,首先是因为他教学上的名声全国中学地理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中学地理协会会员。宜春市民知道余斌华,大都因为他曾慷慨援助过不少贫困学生。在他的悉心呵护下,不少贫困学生安心读书,茁壮成长。同行佩服他,因为他是一位出色的中学校长,却仍然不知疲倦地站在教学第一线。在他的带领下,宜春三中跻身省重点建设学校、省教育基地、第九届省文明单位行列,连续三年高考成绩高出省重点中学平均分。
关键词: 宜春市 教师培训

内容

初见余斌华,给人的感觉是挺随和,挺普通,待人挺诚恳的一个人。
  在宜春及省内教育界,不少人知道余斌华,首先是因为他教学上的名声全国中学地理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中学地理协会会员。
  宜春市民知道余斌华,大都因为他曾慷慨援助过不少贫困学生。在他的悉心呵护下,不少贫困学生安心读书,茁壮成长。
  同行佩服他,因为他是一位出色的中学校长,却仍然不知疲倦地站在教学第一线。在他的带领下,宜春三中跻身省重点建设学校、省教育基地、第九届省文明单位行列,连续三年高考成绩高出省重点中学平均分。
  面对不少媒体的采访,余斌华依然是一副笑容可掬的神态。他坦言:"在教育园地耕耘了17个春秋,有过不少离开学校的机会.但看到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知识滋润的眼睛,我还是不舍得放下手中的教鞭," 于是,年复一年,余斌华就这么坚定地站在讲台上。
  "作为一名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是他的根本。"余斌华朴素的观点中,蕴涵着对教育无比深厚的感情。无论是做普通教师还是当学校领导,他都把教书育人作为根本。为了上好每节课,余斌华总是认真钻研教材,潜心探索新的教法,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凝炼成有情趣、有新意的课堂内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校安排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业务学习,他从不无故迟到、缺席。同时他还经常听课取经.通过听课掌握教学动态,了解教师教学情况,掌握教学第一手资料,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在余斌华的心中,有一个强烈的愿望:用爱心点燃学生希望的灯。1998年,有一名学生被班主任认为是学习差、纪律不好、"无药可救"的后进生,家长也对他失去了信心。余斌华了解到这一情况以后,并没有歧视这名学生,而是经常关心、鼓励他,哪怕他有一点小小的进步,也不忘表扬他,引导他克服自卑的心理,增强学习的信心。经过余斌华耐心细致的引导,这名学生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大学。学生家长和任课教师都说,是余校长创造了这个奇迹。
  以人为本,帮助学生,关心同事,是余斌华的风格。在余斌华的"爱心簿"上,记着一串串被援助学生的名字。
  家住宜春城区的学生林丽,跟着无经济来源的爷爷、奶奶生活。林丽在三中念初中时,余斌华把她列为扶助对象,经常从不多的工资中挤出钱来帮助她。每逢年节,他还会买一些礼品去林丽家看望她们一家三口,送上慰问金。2002年,林丽考取了重点高中,因交不起学费,已录取她的学校拒绝了她,余斌华又让她继续在宜春三中读高中,并为她减免了学费。
  帮助更多的贫苦学生喜圆读书梦,这是余斌华的心愿。为此,他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成立了"宜春三中扶贫基金会”,基金会每年都拿出几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用满腔的爱心托起一轮轮明天的太阳。
  余斌华对学生关怀备至,对同事也是以诚相待,爱护有加。2002年,学校教师施翰生因患尿毒症需要20多万元医治,可施老师拿不出这么多钱。余斌华一听到这消息,一方面做施老师的思想工作,鼓励他振作精神,克服困难,战胜病魔;一方面带头捐款救助施老师。在余斌华的带动下,宜春三中师生纷纷解囊相助,先后为施老师捐款4万多元。
  现在.施老师在广州某医院换肾成功,生活同常人无异。施老师感激地说:"多亏有这样的好领导,是领导让我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是集体给了我复活的希望,伴我战胜了病魔。" "心会跟爱一起走,永远不回头,每当这首歌的旋律响起的时候,余斌华总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是啊,多少年来,他凭着对教育深深的爱,对学生满腔的情,一路走来,无怨无悔。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永东
责任者
辛冬妹
责任者
余斌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