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农村"双抢"变化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5435
颗粒名称: 宜春农村"双抢"变化多
分类号: S225
摘要: 如今,随着农村劳力外出和农村经济发展,那些出现季节性劳力短缺的农家,在"双抢"期间不再卖面子请人帮忙,而是花票子请人劳动。请人者或大包干,以亩为单位计算工钱;或以时间计酬,为做工客提供酒食、点心等服务,让干活的享受客人待遇。一般来说,大包干的农户日收入为50元左右,做小时工的日收入为30元上下。农村做工客的兴起,既解决了劳力短缺者的燃眉之急,又增加了富余劳动力的收入,真是 一举两得,怪不得近年来越发流行了。
关键词: 宜春市 收割机

内容

时下正是农村"双抢"大忙季节,笔者在宜春农村采访时发现,农民们在"双抢"中使用的劳动和运输工具已是鸟枪换炮,今非昔比,农民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中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木禾桶退役收割机上阵千百年来,湘赣一带的农民给稻穗脱粒大多使用禾桶。上世纪八十年代,脱粒机又逐步成为农民收割的主要工具。这些农具既庞大又笨重,如果不是青壮年劳力,一般难以胜任脱粒工作。因此,省时、省力、效率高的收割机一经面世,立即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纷纷购置收割机,多数农民暂时拿不出钱购买收割机,便出钱请收割机帮自己收割水稻。这样不仅省力,还不会耽误农时,花费也不高。
  7月下旬,笔者到袁州区的不少乡镇采访, 看到许多农民"双抢"收割早稻使用的都是收割机,原先大行其市的禾桶和脱粒机已难见其踪。
  在平原和人均稻田多的农村,如樟树、丰城等地,使用联合收割机的农民居多。据统计,我市今年有1000多台收割机参加了"双抢"大会战。
  "多轮车"上路独轮车"下岗" 在人多田少的山区农村,用独轮车运输稻谷、红薯、木柴等物品,曾是不少农民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理想工具。但随着拖拉机、摩托车的出现,独轮车的运输作用已大大低于"多轮车"。于是,农民们纷纷添置拖拉机等作运输工具。有的田地过不了车,他们就把平时作交通工具的摩托车当作运输工具使用,虽然一趟只能载一两百公斤稻谷,但速度快、人轻松于是,“双抢"期间,一辆辆满载而归的拖拉机,一辆辆来回穿梭的摩托车,成为农村流动的风景线。而碾过了几千年历史的独轮车,只有自叹弗如,赋闲在家了。
  帮工不再有做工客抢手以前,每逢"双抢”大忙季节,有的农民忙不过来,就请亲友近邻来帮忙,自家的活干完了再帮别人干。所以"双抢"要花好长时间。
  如今,随着农村劳力外出和农村经济发展,那些出现季节性劳力短缺的农家,在"双抢"期间不再卖面子请人帮忙,而是花票子请人劳动。
  请人者或大包干,以亩为单位计算工钱;或以时间计酬,为做工客提供酒食、点心等服务,让干活的享受客人待遇。一般来说,大包干的农户日收入为50元左右,做小时工的日收入为30元上下。
  农村做工客的兴起,既解决了劳力短缺者的燃眉之急,又增加了富余劳动力的收入,真是 一举两得,怪不得近年来越发流行了。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永东
责任者
周德根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