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访奉新德新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5018
颗粒名称: 造访奉新德新祠
分类号: K928.75
摘要: 在与九江市修水县毗邻的九岭山脉,奉新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名严湖,在这里,有一座奉新客家第一归德乡祠堂德新祠。 德新祠,又名吴祠,为奉新竹乡山里客家人吴氏所建。据《吴氏宗谱》和《桃源志》载:吴氏系自延陵,派分渤海,鼻祖系泰伯公,其远孙初由江苏无锡经十一世迁至赣南信丰县,于康熙年间(约公元1712年)又迁往奉新石溪桃源,而后,吴氏宗支又分布在石溪、澡溪等处。迁入石溪的吴氏开基祖运礼暨九仙宗支于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在严湖松围建起奉新客家人第一个姓氏祠堂--吴氏德新祠。至今已有232年历史。
关键词: 奉新县 德新祠

内容

在与九江市修水县毗邻的九岭山脉,奉新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名严湖,在这里,有一座奉新客家第一归德乡祠堂德新祠。
  德新祠,又名吴祠,为奉新竹乡山里客家人吴氏所建。据《吴氏宗谱》和《桃源志》载:吴氏系自延陵,派分渤海,鼻祖系泰伯公,其远孙初由江苏无锡经十一世迁至赣南信丰县,于康熙年间(约公元1712年)又迁往奉新石溪桃源,而后,吴氏宗支又分布在石溪、澡溪等处。迁入石溪的吴氏开基祖运礼暨九仙宗支于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在严湖松围建起奉新客家人第一个姓氏祠堂--吴氏德新祠。至今已有232年历史。
  走进吴祠,门前两棵200余年的月月桂和一榧子树绿叶婆娑,香气袭人。祠门前有四对仪观石,一道30米长的石围墙坚固无比。进祠屋大门,檐下雕龙画凤,精美至极,石门框竖起的中大门和两边侧门构成拱形石门,雄浑气派,大门楣上悬挂着的"德新吴氏祠”匾额耀眼夺目。进入祠内,两根四方石柱和左右上下两进身的各8根木质竖柱,构成砖木结构祠堂,气势豪迈,高大精美。中间天井阶檐条石全是磨光石料铺砌而成。东西厢房更是精雕细刻,花鸟虫鱼、龙飞凤舞,栩栩如生。据吴氏老人介绍:祠堂内原有天宫神像,可惜在"文革”期间被毁。现只存对联一副,雕刻成穿花,完好无损:"系自延陵宗功浩远,派分渤海祖德维新。”祠屋两面分别是吴氏香火堂和民房,整个建筑雄浑气派,总建筑面积约2800平方米,其中德新祠约460平方米。门前全是石铺场地,总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
  据说,按当时规矩,姓氏中没有出过大人物或高学历者是不允许建姓氏祠堂的,建祠堂是姓大、人多、权重的标志。桃源吴氏出过"大花"和举人,其中吴凤鸣被举为侯选知县,吴氏发展壮大了,这才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建姓氏祠。由于客家人又叫"归德乡"人,且吴氏祠是归德乡第一个客家祠堂,人们便把吴祠叫成"德新祠”。德新祠现在还有4块仪观石并行立在大门口,这是当初桃源松围吴氏德新祠曾分别出过举人和官吏的标志,专供官吏迎宾司仪之用。
  据《桃源史话》记载,关于兴建德新祠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吴氏当初迁至奉新不久,有一人家过年不会书写对联,只得请当地外姓人代书。这个外姓人故意刁难,吃团圆饭时间到了还未写对联。吴姓人去拿对联时,外姓人便写了一副"两间东倒西歪屋,几个穷困潦倒人”的对联给他。这个人不识字,拿回家便贴上,大年初一经别人说破方知遭戏弄。于是,他将自己的儿子送去读书。这个儿子表示学无所成绝不回家,在父母的支持下,他背起行李告别爹娘,发奋读书,终于中了秀才。但他还不罢休,决心再读,便第二次打起背包,来到府城读书。这一去便3年未归。3年来,他专心读书,未曾打开被子正式睡过一觉,累了就趴在被子上打个盹,又继续读书。3年下来,举行会试,他一举夺魁考中举人。中举后,他打开被子想睡个安稳觉,谁知棉絮全部被盐水腐烂了,直发臭。原来,他母亲在送其上学时,在被子里包了许多客家人爱吃的各类盐干子,好让他读书读累后吃点提提精神。谁知他一直没开被,致使被子烂掉。这个人就是曾任知县的举人吴凤鸣。这个故事在当地一直作为鼓励后人发奋读书的佳话广为传颂。
  从客家人建造第一祠到送子读书,都表明客家人积极向上、注重学习文化。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曾广福
责任者
吴凤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
九江市修水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德新祠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