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拉了十年的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5003
颗粒名称: 一双拉了十年的手
其他题名: 樟树市公安消防大队官兵帮扶松湾小学贫困学生的故事
分类号: F126
摘要: 在海拔1169米的玉华山脚下,有一所掩映在青松与翠竹间的小学—樟树市店下镇松湾小学,学校门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潺潺,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关键词: 樟树市 消防大队 帮扶

内容

在海拔1169米的玉华山脚下,有一所掩映在青松与翠竹间的小学—樟树市店下镇松湾小学,学校门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潺潺,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故事还得从1994年说起,那年,樟树市公安消防大队和偏远的店下镇松湾小学结成对子,开展"一对一,一帮一"助学"大手拉小手"活动。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寒来暑往,官兵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是年复一年冬去春来,走了的留下了爱心,新来的接过接力棒,整整10年,官兵们的大手始终拉着山区孩子们的小手,温暖着贫困学子的心。
  10年来,消防大队官兵共为松湾小学贫困学生捐款26574元,衣物576件,书籍1245册,学习用品4000多件,浓浓的关爱已不是几个数字所能表达。10年来,这所山区小学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现在就读于高中、中专等各类学校的在校生已达70多人,并走出了21位大学生。
  点燃一盏希望的明灯现在就读于南昌大学的彭端同学至今仍珍藏着一支英雄牌钢笔,钢笔里有一件令他终生难忘的往事:10年前,消防大队的叔叔们来到了学校,他们带来了新书包、新衣服、新铅笔……真让我们高兴,叔叔们临走时跟老师说:"明天我们要派车来接10位同学到营区参观。"我幸运地成为了那十分之一。第二天,妈妈给我穿上了新衣服,她说第一次进城该穿得像样点。那一天我看到了好多人、好多车、好高的房子,叔叔们的营房真漂亮。我问叔叔,"那么高的楼爬上去比我们爬山累吗?"叔叔笑着说:"坐电梯一两分钟就上去了,在北京、上海还有比这高几倍的房子呢?"我又问:"电梯是什么?"。那位叔叔从口袋里拿出一支钢笔递给我说:"送给你,好好读书,将来到城里上大学,你就什么都明白了。"10年过去了,叔叔的话变成了现实,但我明白,要是没有那个疑问的启迪,没有那支钢笔的鼓舞,我这个山里娃又怎么会燃起走出大山的渴望?今年13岁的女孩彭露是不幸的,她自幼丧父,母亲改嫁后,彭露与妹妹跟着伯父一家生活,伯父家也不宽裕,除了供养小姐妹俩,还有80多岁的老人和自己的孩子,一家六口的生活就指望着四亩农田和伯父每天上山扛竹子的收入。有一年要开学了,忠厚善良的伯父无奈地对彭露说:"孩子,不要怪伯父,我实在拿不出3个人的学费呀!你是老大,就别去读书了。"懂事的彭露含着眼泪点点头。大队官兵知道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从那时起,小姐妹的学杂费就由大队官兵们包了,每到农忙,官兵们还要到彭露家帮忙干农活。彭露的伯父激动地说:"这孩子能遇上你们这些好心人,是她前世修来的福呀!" 彭露现在已经上初中了,在她的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长大了,我要像叔叔们一样,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官兵们给松湾小学带去了关怀与温暖,让贫困的孩子重新扬起了风帆。然而,朴实坚强的山里娃也让战士们懂得了珍惜,理解了生活,激发了他们奋发向上的决心与意志。
  1996年入伍的南昌籍战士周震,家庭条件优越,又是独生子,开初,在训练中他吃不了苦,有畏难情绪;在生活上他改不了抽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21元的津贴不够用2天。然而,从松湾小学参加"手拉手"活动回来后,战友们却欣喜地发现周震变了,训练场上他不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训练之余他戒掉了烟和零食,爱上了看书学习。领导表扬他,他腼腆地说:"那些山里的孩子买不起铅笔,拿竹片夹着铅芯当笔用。比比他们,我以前的表现实在太不应该了。"打那以后,周震再没让家里寄过一分钱,他还把自己的津贴省下来,给松湾小学的贫困学生买学习用品。靠着自己的努力,两年后他顺利地考取了昆明消防指挥学校。
  和周震同年入伍的永新籍战士刘国华却有着不同的境遇,刘国华是个山里娃,家里十分贫困,入伍时他有点自卑心理。后来,刘国华和与自己家境相似的徐坤同学结成了对子。在勤奋向上的徐坤身上,刘国华找回了自信,两个伙伴相约:一个要上军校,一个要考大学。从此他们相互鼓励,共同努力。1998年刘国华考取了南京消防指挥学校,现在他已成为赣州市消防大队的一名警官。而徐坤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西南政法学院的一名在校生。
  像周震、刘国华这样在"手拉手”活动中转变观念,受到启发,勤奋上进的战士还有许多,他们给山村的孩子付出了爱心,而山里孩子的淳朴宽厚、坚强不屈也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结下一份不了的情缘在松湾小学的校园里有一棵郁郁葱葱的樟树,校长顾庆荣介绍说:“这是消防大队官兵10年前栽下的。”在消防大队的花坛里有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大队长李勇介绍:"这是松湾小学师生10年前栽下的。"四季常青的香樟与丹桂不正是这一双拉了10年的手的最好见证吗?
  1997年6月,现任大队教导员陈永平得知松湾小学张小凯因父母在外打工不幸伤残而面临辍学的情况后,来到张小凯家中,送去了开学所需的钱物。2001年3月至2003年11月,他调到高安市消防大队工作,没有时间去看小凯,就委托妻子每月定期给小凯送钱送物。现在已上初中的小凯感激地说:"要是没有陈叔叔的扶助,恐怕我早就没有书读了。"每到寒暑假,消防大队总要来一位特殊的客人,她叫彭娟,现就读于赣南师范学院,是一名"大手拉小手”拉起来的大学生。虽说曾帮助过她的官兵们大部分升学、退伍或调走了。可每次放假回来,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熟悉的军营里看望她心中的"叔叔们"。她动情地说:"消防大队就是我第二个家,部队官兵是我心里最亲的人!"在大队荣誉室里,大队长李勇指着墙上"全国手拉手结对好伙伴"、"爱心献功臣"等奖旗、奖状自豪地说:"大队在'手拉手'活动中获得了许多荣誉,可这已经成为过去,以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帮助,让更多的战士得到锻炼。"是啊!让我们祝愿香樟与丹桂情不老,永长青!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程永康
责任者
黎俊
责任者
吕仲谋
责任者
彭端
相关人物
彭露
相关人物
周震
相关人物
刘国华
相关人物
徐坤
相关人物
顾庆荣
相关人物
李勇
相关人物
陈永平
相关人物
张小凯
相关人物
彭娟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