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本 兴乡富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4503
颗粒名称: 以民为本 兴乡富民
其他题名: 万载县鹅峰乡开展创"三民"好班子活动纪实
分类号: F124.7
摘要: 万载县鹅峰乡以民为本,大力开展创建"亲民、为民、富民"好班子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去年,全乡实现财政收入587万元,比上年增长28.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0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多出121元。此外,该乡经济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多项工作名列全县前茅。今年1月至6月20日,该乡已完成财政收入525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84.1%,完成全年任务进度位居全县之首。
关键词: 以民为本 兴乡富民

内容

万载县鹅峰乡以民为本,大力开展创建"亲民、为民、富民"好班子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去年,全乡实现财政收入587万元,比上年增长28.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0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多出121元。此外,该乡经济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多项工作名列全县前茅。今年1月至6月20日,该乡已完成财政收入525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84.1%,完成全年任务进度位居全县之首。
  诚心亲民"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带着感情去跟他们打交道。"这是新到任的鹅峰乡党委书记龙雷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上任伊始,龙书记便走村入户,进企业,到学校,或与农户、企业主和师生们促膝谈心,或现场办公。一周之内,龙书记的足迹已踏遍了全乡5()%的村。正是有这种带着感情去做工作的态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 “示、迎、带、暖"为内容的亲情工作法,全乡干部与农民的感情不断加深。
  自觉树立良好形象示民。今年正月上班第一天,乡党委就开了一次特别的"开门会",要求每个机关干部"先承诺后上岗",由每位机关干部按照各自职责签订上岗承诺书和责任状,从而牢固树立起干部的费任感和紧迫感。乡党委也同时建立和完善了《干部八项廉政措施》,在班子成员和干部中开展"每月一课"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对所有乡机关干部实行实绩管理制度,将班子成员和干部的工作实绩一一登记造册,并在政府大院内进行公布。在上半年班子民主测评中,对班子整体评价优秀率达90%以上。变被动地"等"为主动地"迎",变群众上门为干部下户,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乡里建立了《干部进村入户工作制度》、《干部为民办实事登记制度》等制度,确保乡机关干部每人每月进村入户时间均在25天以上。创办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乡党委专门在涂泉村9组建立了一个50多亩的干部示范基地,种植了豌豆、油菜、大蒜和白菜等经济作物,并专门派出干部定期到基地劳动。由于方法得当,管理到位,基地每年都喜获丰收,成为农民致富的"样板地"。每逢"七一"、"八一"等重大节日和春节前夕,乡党委都会组织班子成员对70岁以上的老党员、退伍军人、贫困户进行走访慰问,以温暖他们的心。据统计,去年该乡走访慰问了324户家庭,发放慰问金2.1万多.元。今年4月,乡里又将科级干部每夫300元、一般干部每人100元的帮扶资金,全部送到了贫困户手中,使他们能及时春耕备耕。
  真心为民鹅峰乡农民历来有种植商品蔬菜和进城务工经商的传统。该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村能人因地制宜创办农产品销售公司、信息咨询中心等经济服务网络,为农民致富铺大道架金桥,为转移和富裕农民作好铺垫。据初步统计,全乡已有9名村支书热情投身于经济服务网络,总投资330万元,发展致富项目32个,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1200多人。
  该乡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了"321”结对帮扶活动,即党政正职每年帮扶困难户3户,副职帮扶两户,一般干部帮扶1户,采取帮资金、送项目、送技术、送信息等办法,增强农民自身"造血"功能。长江村青年农民李外明,在乡党委原主要领导的帮扶下,投资3万元建起了一个年出栏在1万只以上的养兔基地,年可获利5万元以上。严坑村农民易包泉在乡村干部的帮扶下,走上了猪、鸭、鱼立体养殖之路,去年他共出栏生猪200多头,养鸭500多羽,获纯利3万多元。涂泉村农民辛增来,其父母和妻子几年前相继去世,为办丧事家中已负债3万多元;去年他家仅有的3间土坯房也倒了,家庭十分困难。乡党委了解详情后,立即号召全乡党员干部和企业主施以援手。辛增来收到捐款3万元,建起了一幢漂亮的两层砖混楼。为进一步将为民措施落到实处,鹅峰乡投资20万元整修山塘水库;投资260多万元改造和整体规划了布塘、益连两个"空壳村";硬化改造了东溪、涂泉、严坑3条村级公路,实现了“三通”:村村通水泥路、组组通公路、村村通电话;投资110多万元将益连小学建成全省示范小学;完善了乡计生服务站、村计生服务室,兴建了鹅峰医院门诊大楼;筹资50多万元,帮助严坑、田江等村村民喝上了自来水。
  全心富民在"三民"创建活动中,鹅峰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兴乡富民为重点,确立了"以工兴乡、以工富民"的发展思路,把招商引资强攻工业作为富民工作的总抓手,并全力优化发展环境。
  浙江客商许辅杭,从1996年至今的近9年时间里,最真切地感受了鹅峰发展环境的变化,他也由最初的欲哭无泪的"伤心客”,变成了满腔热情的"引资红娘"。经他力荐,他的同乡孔京标在鹅峰投资200万元建起了万宇橡胶厂,他的朋友朱万福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福春橡塑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客商张仁荣也在许辅杭的介绍下,在鹅峰建起了一个投资300万元的远东纸箱厂。
  这仅是鹅峰乡党委、政府富民情怀演绎出的一个小故事。目前,已先后有韩国、日本和香港、台湾以及福建、浙江、山东等客商落户鹅峰,建起了食品、橡胶、建材等6大类47家工业企业,其中入万载县工业园的企业5家,共安置剩余劳动力2000多人,全乡农民今年来自工业企业的收入将人平增加近200元。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鹅峰兴乡富民的又一举措。依托城郊优势,鹅峰乡已逐步形成了"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格局。据统计,目前全乡已种植商品蔬菜8000余亩,培植种养专业户300多户。此外,鹅峰乡还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乡机关干部离岗创业,示范给农民看。乡干部李祥云投资10多万元,在益连村创办了一个占地达30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年出栏生猪300多头,仔猪200多头,年产值达10多万元。像李祥云这样离岗创业的机关干部鹅峰乡共有7名,他们已成为农民闯市场的"领航人"、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蔡丽蓉
责任者
谢菊香
责任者
刘雄军
责任者
龙雷君
相关人物
李外明
相关人物
易包泉
相关人物
辛增来
相关人物
许辅杭
相关人物
孔京标
相关人物
朱万福
相关人物
张仁荣
相关人物
李祥云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
万载县鹅峰乡
相关地名
韩国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香港
相关地名
台湾
相关地名
福建
相关地名
浙江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