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4467
颗粒名称: 一枝一叶总关情
其他题名: ——上高县锦江镇创“三民"好班子活动纪实
分类号: C933.42
摘要: 江西省委副书记彭宏松在该镇考察时,对该镇创建"三民”好班子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镇党委也相继被县、市评为创建"三民"好班子活动先进单位。
关键词: 锦江镇 领导班子建设

内容

盛夏时节,穿行于上高县锦江镇新区,只见高楼耸立,商贾云集,好一派繁荣景象;漫步在锦江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大棚架下蔬菜青翠欲滴,瓜果阵阵飘香,花卉园里鲜花盛开,争奇斗妍,好一幅丰收画卷。
  近年来,锦江镇党委一班人牢固树立人本思想,常思为民之举,常谋富民之策,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3年,实现财政收入830万元,同比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今年1-6月,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65亿元,同比增长11.8%,完成财政收入443.8万元,同比增长11%。不久前,省委副书记彭宏松在该镇考察时,对该镇创建"三民”好班子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镇党委也相继被县、市评为创建"三民"好班子活动先进单位。
  唱亲民戏塑作风 “1月14日,春节走访团结村困难户黄福才,送去慰问金100元”;"3月30日,为帮黄福才搞好备耕积肥,送去两包化肥"……翻开锦江镇党委副书记陈信逞的"民情日记",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他下乡蹲点时所办的一件件实事。实行"民情日记”制度,是该镇党委"亲民”的重要举措。该镇要求党员干部下乡时每人都必须身带"民情日记”本,在进村入户搞调查的同时,注意收集和整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走到哪,记到哪,解决问题到点到户。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并上报镇党委,由镇党委落实责任人,限时解决。同时,还建立了"民情日记"公示栏,对问题的解决落实情况进行公布。"民情日记”拉近了群众与干部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石湖村村民罗仕林由衷地说:干部记了民情,得了民心。
  "我最要感谢的是镇党委书记胡宝成。"在采访中,锦南村养牛大户黎景阳拉着我们的手动情地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该镇实施"六个一"富民工程,镇党委书记胡宝成主动把黎景阳作为自己帮扶的种养大户。今年,黎景阳种了几百亩牧草,但前段时间,牧草发生了严重的病害,用了很多方法救治都没有效果。黎景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胡书记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赶到草场了解情况。当得知一般药物防治没有效果后,又专程赶到市里请来植保专家现场会诊,终于使牧草病害得到控制;解了黎景阳的燃眉之急。
  在如今的锦江镇,"做好示范,搞好服务,转变作风"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该镇班子成员共结成帮扶企业对子10对、种养大户对子72对、农村特困户"一助一"对子80对,联系创办种养基地32个。以前常被群众称作"马路干部"的镇干部,如今成为引领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创办种养基地的示范干部。目前,全镇有7个班子成员带头搞起了农业产业示范基地,57名镇干部每人都创办了1个示范基地(项目)。镇干部鲍卫华充分发挥自己熟悉水产养殖的优势,筹资10多万元,发展有核珍珠养殖,2003年获纯利5万多元。在他无偿提供技术帮助下,锦南村8户农户也通过发展有核珍珠养殖,走上了致富路。
  弹为民曲办实事
  在家住锦江镇观音阁社区60岁的甘莲秀大妈家,她给我们看了前不久刚从社区领到的"社区居民医疗优惠卡"。一提到优惠卡,甘大妈就笑逐颜开,"这卡好,感谢政府为我们这些老人办了个'救命卡',有啥病痛拨打卡上的服务电话,医务人员就会上门来就诊。拿卡看病,各项费用还可以优惠呢。"解决社区居民看病难,是锦江镇党委为老百姓办的一件实事。
  为把好事办实,真正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镇党委将群众反映的事关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难题进行梳理汇总,采取“倒计时"法安排专人解决。下面,是锦江镇党委今年为群众办的一批实事:
  ——投资400万元兴建全省一流的镇中心小学,今年可实现全镇小学高年级集中办学;
  ——投入资金30万元改造镇敬老院,完善了配套设施;
  ——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彻底改变”有城无路、有路是泥”的状况,继锦江大道、团结路拓宽改造之后,又启动了刘家桥路、戏院路和胜利路等改造工程;
  ——狠抓"村村通”公路建设,今年又将新修通村级水泥公路7公里,实现70%的村通水泥路;
  ——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扩建完善了镇文化中心,新建了6个规范的村级文化室,培育了50户以农民摄影为主的农村文化专业户;
  ——为改善全镇的农业生产条件,抓好了锦江牙堤除险加固及斜口1000亩中低产田改造;
  ——为解决困难户的生活之忧,镇党委把全镇557户困难户列入了低保,其中190户特困户列入了常保。
  唱富民歌谋发展
  亲民为民的落脚点是强镇富民。近年来,锦江镇按照"工业进园区,城郊活民营,农业促大户"的整体思路,统筹开放型经济、民营经济、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唱响了一曲动人的强镇富民之歌。
  为打造镇域经济新的增长极,该镇把招商引资作为事业来谋划,不断创优投资环境,推行一线工作法和倒计时工作模式。今年5月10日,江西上福化纤有限公司老总陈水明专程为该镇党委送来了一封感谢信。原来,由于受市场行情变化,企业所需原材料的价格面临上涨。而此时企业因为扩大生产规模,又遇到资金周转的难题。镇里了解情况后,马上委派镇干部负责与银行沟通。短短7天时间,便帮助企业贷款100万元,使企业及时购进了原材料,为企业节约原材料成本30多万元。
  一流的投资环境成为安商聚商的法宝。2003年,全镇共引进项目6个,合同资金7500万元。今年1-6月,该镇招商引资再创佳绩。截至目前,共引进三鑫工具有限公司、江西铭鑫实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合向资金6000多万元。
  依托320国道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该镇整合重组锦南、凉亭、五里岭等工业小区,逐步形成了制造、建材、化纤、化工、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培育建成了废品收购、耕牛子猪、竹木加工、汽车修配及锦江综合大市场等5大专业市场,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2003年全镇新增私营企业50家,个体工商户130多户,启动民间资金3000多万元,民营经济新增税收80多万元。今年1-6月,新增民营企业18家、个体工商户120多家。如今,70%的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前打工,做工务农两不误。
  做优种植业,做大养殖业,走特色农业之路,成为该镇引领农民增收的又一举措。一方面,以石湖农业科技示范园为龙头,全镇建成了1000亩蚕桑基地、1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500亩优质葡萄基地、1000亩稻鸭共栖优质稻基地,通过基地的带动,推动了农民种植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着力抓好特色养殖。生猪、肉牛、家禽、特色鱼苗产业已成气候。仅今年第一季度,全镇人均存栏生猪数同比增加1.5头,预计仅此一项年人均可增收170元。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彭光熙
责任者
赵勇强
责任者
刘新根
责任者
彭宏松
相关人物
陈信逞
相关人物
罗仕林
相关人物
胡宝成
相关人物
黎景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