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镇里党旗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4432
颗粒名称: 百强镇里党旗红
其他题名: ——高安市独城镇创建"三民"好班子纪实
分类号: C933.42
摘要: "江西省经济发展亿元乡镇"、"江西省财政经济百强乡镇"、"高安市工业重镇、经济强镇和财政富镇"——独城的鼎鼎大名早就如雷贯耳。自全市开展创建乡镇“亲民、为民、富民"好班子以来,该镇紧紧围绕活动主题,把创建活动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为企业分忧,助农民致富,使全体干部党员的"亲民"感情进一步增进,"为民”本领进一步提高,"富民"进程进一步加快。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稳定、生活小康的现代化城镇已初露端倪。
关键词: 独城镇 班子建设

内容

"江西省经济发展亿元乡镇"、"江西省财政经济百强乡镇"、"高安市工业重镇、经济强镇和财政富镇"——独城的鼎鼎大名早就如雷贯耳。自全市开展创建乡镇“亲民、为民、富民"好班子以来,该镇紧紧围绕活动主题,把创建活动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为企业分忧,助农民致富,使全体干部党员的"亲民"感情进一步增进,"为民”本领进一步提高,"富民"进程进一步加快。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稳定、生活小康的现代化城镇已初露端倪。
  建强班子鼓足亲民实劲
  班子是否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是"三项创建"活动能否取得明显实效的前提和保证。独城镇党委通过知行结合、创新机制等办法,不断提高班子能力,凝聚班子合力,激发班子活力,着力打造一支亲民、富民、爱民的好班子。
  知行结合提高班子工作能力是独城镇党委的一贯做法,他们除了经常组织大家集中学习外,还要求班子成员在业余时间开展自学,并坚持将班子成员推向实际工作第一线,接受磨砺,增长才干。多年来,独城镇班子成员每月坚持10天以上时间到村组蹲点,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助民富,切实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克难制胜的能力和素质。
  创新机制是独城镇党委激发班子活力的一项新举措。一方面他们推行"双向选择"分工制度,每个班子成员根据自身特长,申请分管工作,同时各部门负责人现场挑选分管班子成员。另一方面,推行定期述职制度,班子成员每季度一次就自身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公开述职,由驻镇单位、镇办单位负责人和村组干部进行当场考评。同时,他们对班子成员的工作制定了全面细致的目标考核办法,考核工作采取现场看、集中听、交叉评的方法进行,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优评先和提拔的重要依据。
  打造支柱壮大为民实力
  独城镇是一个工业强镇,拥有大小企业80余家(其中90%以上的企业是民营企业),在该镇形成了一个集建材、机械、冶金、化工、食品轻工等科研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测试检验为一体的工业群体。来自企业的生产总值占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81%。能否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检验班子能力的依据。
  镇党委、政府为企业服务不遗余力,一方面他们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激励举措,全力为企业发展"添柴加火";同时又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着力为企业发展"松绑卸压";另外他们严令禁止和严厉打击针对企业的乱检查、乱摊派、乱罚款行为,倾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他们还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技术、人才等问题,尽力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党政干部真情为企业服务的工作作风在独城营造了一种干事创业的氛围,也铸就了 "敢为人先、敢创大业、敢争一流"的独城精神。
  陈友家是独城镇一家煤矿的矿长,今年年初想上一个食品项目,但又把握不准。于是,他找到了镇党委书记付命侯。大年初八,付书记就和他一起来到了浙江义乌,他们跑市场搞调查,向厂家取经,找专家咨询。科学的论证让陈友家吃了定心丸,他投资500多万元建立的一个生产休闲食品的企业已于今年5月12日正式投产。
  独城镇领导干部切实为企业服务的做法,不仅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也令全镇经济从中受益匪浅。2003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6亿元,其中民营企业2.9亿元,占81%;财政收入1338万元,其中来自民营企业税收达939万元,占90%;民营企业共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5000余人。
  践行宗旨办好富民实事
  工业重在服务,农业重在领路。在创建"三民"好班子活动中,该镇党委围绕"观念变新、素质变强、家庭变富、村风变好、环境变美"的目标,利用工业优势,在农村中帮助群众把观念转化为财富,把思路转化为出路。
  带领农民致富,他们着力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镇党委积极引导群众解放思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化结构为内容,与农民算对比账,算经济账,鼓励他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03年,全镇有万头以上养猪场两家,千头以上养猪场3家,百头以上养牛场两家,规模养殖场20余家,百亩以上种粮大户7户,无籽西瓜种植面积超过6000亩,花卉、苗木栽植面积1000多亩。二是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帮助农民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陈旧观念,树立"借鸡生蛋"、"借梯上楼”的新观念,通过招商,组建了木竹加工、水产养殖等一批"农字号"的龙头企业,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壮大了集体经济。三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他们联同农技人员开办了实用技术培训班32期,提供致富信息143条,印发农技资料两万余份,培训农民达3000余人。通过集中培训,农民科技致富的意识明显增强,学用科技的气氛更为浓厚。四是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近几年来,他们相继投资500余万元用于集镇美化、亮化、绿化和净化建设;投资500余万元,完成了独城至八景、独城至新街公路的基础建设;投资70余万元,帮助村组兴建和维修水库3座,建造桥梁1座,建造放水渠道两条;在帮扶方面,全镇共帮扶种养大户82户。提供资金援助22万元,走访贫困户26户。2003年独城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首次达到2700元,同比增长4.8%。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殷世贵
责任者
刘勇生
责任者
付命侯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