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出一片艳阳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4397
颗粒名称: “带"出一片艳阳天
其他题名: ——记奉新县罗市镇田背村党支部
分类号: D05
摘要: 奉新县罗市镇田背村党支部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支部战斗力为重点,大力开展"三培两带"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田背村 党支部

内容

近年来,奉新县罗市镇田背村党支部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支部战斗力为重点,大力开展"三培两带"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2003年,全村集体经济收人达到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80元。该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县、乡先进党支部,近日又被评为全市农村"三培两带"先进党支部。
  党员能致富,发展有出路。田背村党支部积极倡导党员带头致富,始终把"党员争做致富路上领头羊"作为重中之重来抓。2002年,该村党支部书记周建华了解到竹地板的市场行情很好,于是筹集资金50万元,创办了罗市镇利华竹地板厂。到2003年初,利华厂的工人已由原来刚建厂时的30多人发展到70多人,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到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年产值达500万元,上缴税30多万元。利华厂在本村招收员工50多人,其中不少人做到了工厂打工、家里种田两不误。村民罗嗣强高兴地说:"去年我们夫妇在种好自家稻田的同时,到周书记的厂子里做事,赚了劳务费15万元,是周书记帮助我们家增加了收入。" 先富裕起来的周建华没有忘记帮助支部其他党员致富。党员余中秋,过去家庭经济来源以传统农业为主,生活一度窘迫。了解情况后,周建华主动与他结成对子,帮他想办法、出点子,决定发展花卉苗木生产。周建华为余中秋联系了贷款6000元作为生产资金,请来农技人员上门培训指导,并送来优质苗木种子、科技图书资料等。在她的帮助下,余中秋2002年种植了花木6亩,当年就获利2.5万元。余中秋兴奋地说:"这比过去七八年的收成还多。"2003年,余中秋扩大种植面积,达到10亩,获利5万多元,一跃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花木种植大户。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如今的田背村家庭年纯收入在两万元以上的党员行15人。占党员数的82%以上。
  为了让优秀党员致富能手更好地发挥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积极作用,通过群众选举、组织考察,田背村党支部把他们选拔为村干部。党员陈先发,是个热心肠的人,平时爱帮助邻里乡亲。他的妻子是利华厂的工人,年工资有7000余元。夫妻两人还种植了花卉苗木8.3亩,栽种了水稻9.5亩,年纯收入在6万元以上。去年非典期间,作为无职党员上岗的陈先发在进村路口设岗防查,连续工作了40多天,从没说过一句苦,喊过一声累。他的实干精神得到了党组织的肯定,他本人也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去年底,陈先发以98%的得票率当选为田背村文书。目前,还有3名党员致富能手当上了村民小组长。
  一人富不是富,全村人富才是富。如今,一股"不比谁的钱多,只看谁带富的群众多"的新风,在田背村的党员干部中得到倡导。村主任熊才细引资200万元,创办了罗市花木有限公司,基地面积达270余亩,种植品种30多个,年收人30万元。他依靠基地引导农民发展花卉苗木,全村有600多人次到他的基地参观学习。每次有群众上门,向他咨询技术、请教难题,他总是耐心解答。在熊才细的帮助下,全村共发展花木1000余亩,有77%以上的农户靠种植花木致富。此外,党员严彩美,利用自己掌握的养鸭技术,帮带4户群众共养鸭3000多羽;党员胡志桂,帮带群众从事竹地板加工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力30多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8000多元……
  党员帮,党员带。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引领着田背村的群众向小康征程迈进。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云
责任者
礼彬
责任者
光熙
责任者
黄煜
责任者
周建华
相关人物
熊才细
相关人物
严彩美
相关人物
胡志桂
相关人物
罗嗣强
相关人物
周建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田背村
相关地名
罗市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