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农业示范基地风光无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4347
颗粒名称: 上高农业示范基地风光无限
其他题名: 干部担风险搞试验群众跟着干得实惠
分类号: F304.5
摘要: 上高县农业局副局长李群芳在锦江镇石湖村领办的农业科技示范园,近两年先后引进、示范、推广了30多个新品种和20余项农业新技术,深得农民称赞。
关键词: 农业园区 农业示范基地 上高县

内容

上高县农业局副局长李群芳在锦江镇石湖村领办的农业科技示范园,近两年先后引进、示范、推广了30多个新品种和20余项农业新技术,深得农民称赞。近年来,上高县120余名干部自担风险搞试验,创办、领办高效农业示范基地130余个、种植业基地50余个,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全县约有10万农民受益。
  长期以来,群众缺技术,怕担风险,很多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在上高县难以推广,农民增收步伐缓慢。为此,上高县出台了《关于深入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鼓励全县党员干部大胆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创办、领办各类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近两年榨菜的市场需求大,但翰堂镇农民因害怕担风险都不敢种。副镇长潘小毛在下山村率先承包了20亩荒地,建立榨菜示范基地,如今榨菜面积已发展到了1000多亩。潘小毛告诉我们,创办示范基地,就是把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风险降到最低,绝不能让农民来承担。正是有了李群芳、潘小毛等一大批党员干部自担风险搞示范,翠冠梨、果品瓜等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在上高县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推广。
  创办基地搞示范,有风险也有甜头,有些干部还辞去公职办起了实业。塔下乡党委委员晏锦田选准本地传统“三辣”(大蒜、生姜、辣椒)创办示范基地,以公司+农户的形式与1万户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开发的糖醋大蒜、酸甜辣椒、生姜片、生姜粉等一批特产,仅去年的销售额就超过了400万元。尝到甜头后,晏锦田毅然辞职下海,他说以前在机关工作吃"皇粮",创办基地后既减轻了财政压力和农民负担,又可以带领群众致富。
  据统计,在机构改革前,全县乡镇机关实有465人,应分流33人,改革后实际分流133人,有近七成分流人员分流不歇业,而是创办、领办了各类示范基地等实体,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去年9-12月,全县各示范基地实现利税150多万元,预计今年可实现利税650万元,安置400多名下岗工人、28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袁志成
责任者
邹海斌
责任者
李群芳
相关人物
潘小毛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上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