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江碧水向东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4076
颗粒名称: 秀江碧水向东流
分类号: TV873
摘要: 站在宜春城区袁州大桥上向下看,秀江碧波微微荡漾,清水缓缓东流;向秀江两岸看,整洁的墙体、洁白的防护拦沿着江面一直延伸至远方。华灯初上时,远眺美丽的秀江,五彩斑澜,宛如一条蛟龙横卧宜春城,成为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一切,得益于市民关注的宜春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
关键词: 防洪工程 秀江

内容

站在宜春城区袁州大桥上向下看,秀江碧波微微荡漾,清水缓缓东流;向秀江两岸看,整洁的墙体、洁白的防护拦沿着江面一直延伸至远方。华灯初上时,远眺美丽的秀江,五彩斑澜,宛如一条蛟龙横卧宜春城,成为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一切,得益于市民关注的宜春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
  (一)袁河宜春段穿过城区11.5公里。近年来,由于河床淤塞,加上原有防洪设施数量少,标准低,质量差,抗洪能力仅为10~20年一遇,远远满足不了宜春市城市防洪的需要,给宜春城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为彻底改善宜春城市防洪设施,1999年,经省水利厅审查论证,原宜春地区行署确定了修建城市两岸防洪墙(堤)和兴建四方井水库计划,使城市防洪标准最终达到50年一遇,规划总投资1.6359亿余元,工程建设由此全面展开。2003年6月,市委、市政府毅然决定,将城市防洪工程列为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
  (二)
  4月22日,记者在袁山大道东端的防洪工程建设现场,看到建设者们顶着烈日,汗流泱背,有的正将几百斤重的青石防拦柱奋力竖起,有的在细致地铺设防护墙基石,有的在小心翼翼地测量绘图,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处防洪墙的建筑设计独特新颖,一改以往常用"直墙式"的建筑风格,采取"斜墙式”。防护墙的底部是用方石筑起的3米多高的基墙,基墙上方是一段2米宽的清水平台,既平滑美观又牢固耐用。沿着平台上去便是一块与平面倾斜45度的草坪,宽10米,里面绿草如茵,草坪上方则是防护墙的顶部,设有1米多高的防护栏。工作人员说,这种"斜墙式"的防护墙不但能有效抵挡凶猛的洪水,而且十分美观清爽,还是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在状元洲下游约400米处,记者看到了已进入建设尾声的新式防洪大坝-橡胶坝。这种坝采用最新科技制成,有双重功能,而且成本比其他河坝降低了30%。当洪水来临时,橡胶坝内部放水紧缩,高度急剧降低,让洪水迅速往下流;当遇到干旱天气时,橡胶坝内部冲水鼓起,高度上升,成为名副其实的拦水大坝,可在上游蓄适量的水,避免枯竭。在施工现场,记者还参观了休闲码头、截污房等一些附属工程建设。
  (三)宜春市城市防洪工程是百年工程、民心工程。为保证工程质量,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宜春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工程建设项目部。工程项目部始终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原则,实行工程监理制,建立了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执行质量检测和检验制度,努力争创一流水平。除此以外,建设者们的高度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也是工程质量的强力保障。
  有一次,在铺设防护墙根基时,一位工人安装了一块不规范的大理石,致使旁边产生了微小的孔隙,原本对工程建设无伤大雅。工程负责人知道后,立刻要求工人返工,硬是将那块大理石挖了出来,重新装上了规范的大理石。
  袁山含笑,秀水欢歌。随着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日益推进,宜春城一定会以更加美丽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钱学群
责任者
熊海军
责任者
吴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