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恋野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3480
颗粒名称: 眷恋野菜
分类号: I041
摘要: 明末清初有一位叫龚鼎孽的文人作了一篇《吃野菜说》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话很令人回味,原话为:“民不可有此色,士大夫不可无此菜。”大意是这样:百姓的脸上不可有野菜的颜色,官员的碗里不可无野菜。常眷恋着家乡的野菜,常回味着家乡的生活,对我们这些游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营养。
关键词: 文艺创作 题材

内容

家乡,永远令人眷恋;家乡的野菜也同样令人眷恋。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家乡的情结总会缠绕在心头,家乡的野菜总会萦回在梦里。
  家乡是江南的一个美丽的山村,那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的野果俯拾皆是,各式各样的野菜漫山遍野。家乡的野菜品种繁多,令人眼花缭乱,路旁的车前草、田野的禾家菜、土里的马齿览……无不令人回味无穷。野菜多半和穷人有联系,古书记载日:"穷人闲撷作羹,劣得一饱。"野菜"没落蓬蒿中,与贫土为伍”。在高贵者眼中,野菜无疑是卑贱的。可古书里又日:"寒窗一嚼,胜十日大牢。”可见野菜并不卑贱,且大有文章可做。
  家乡的野菜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地皮菜。
  地皮菜萌发是在春雨之后,那时山上湿润了,树上湿润了,田野湿润了,山坡上也湿润了。湿润的山坡就是地皮菜的温床,地皮菜就像大地的小花朵,沐浴着春雨,在山坡上竞相盛开。
  我们家老屋的后面,有一片宽阔的山坡,坡上长满了百节草,草间萌发着许多地皮菜。每到春天,墨绿的地皮菜就像地上的小耳朵,一朵一朵在草间支楞起来,令人觉得整个大地都充满着活力。
  那时候,小草刚刚转绿,山坡远看去仍是嫩黄嫩黄的,犹如一张暖色的地毯,小孩子们快乐地在"地毯”上打几个滚,踢几脚球,玩耍之后,一看地面就会发现,里面竟点缀着一朵朵美丽的花儿,有星型的,有蝶型的,有梅花型的,有金钟型的,姿态万千,这就是萌发出来的地皮菜。春天的阳光照耀在上面,宛若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令人觉得大地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
  于是怀着惊喜的心情提着竹篮,邀着伙伴向地皮菜奔去,满山坡地拾捡着,拾捡着喜悦,拾捡着快乐。把地皮菜提回家后,母亲就认真地清洗着,拣去草屑,洗去泥沙,然后在清水里反复冲刷,就可上锅烧炒,再佐上生姜、辣椒。馋嘴的我往往"捷嘴先尝”,那感觉真是现在广告词里常说的"味道好极了”。在那物质生活极为艰苦的日子里,地皮菜算是上等的食品,伴随着咱们农家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荒的日子。
  如今,20多年过去了,在吃腻了矢肉、大鱼之后,许多人把目光转到了乡间的野菜。于是,山上的蕨、路旁的车前草、田间的禾家菜、土里的马齿觅……都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人们吃得津津有味,吃后啧啧称赞。
  明末清初有一位叫龚鼎孽的文人作了一篇《吃野菜说》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话很令人回味,原话为:“民不可有此色,士大夫不可无此菜。”大意是这样:百姓的脸上不可有野菜的颜色,官员的碗里不可无野菜。
  常眷恋着家乡的野菜,常回味着家乡的生活,对我们这些游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营养。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袁小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