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背后的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2654
颗粒名称: 数字背后的故事
其他题名: 记全国“人民满意的检察院"万载县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 D916.3
摘要: 万载县人民检察院,曾是一个工作打不开局面的检察院,业务工作没有一项进入过全市先进行列。它,曾是一个人心涣散的单位,8名中层干部同时闹调动。它,如今成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检察系统的先进典型,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五星"集体,先后被评为全省、全国“人民满意的检察院”,并两次荣立集体一等功;2003年又被评为全省政法系统的"人民满意'五星'单位”、全省检察系统的"五星级检察院”,在全市检察机关考核评比中,16项工作全部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其中渎检、公诉和控申等9项工作名列第一,综合工作再次荣获全市第一名。
关键词: 检察院 检察制度

内容

它,曾是一个工作打不开局面的检察院,业务工作没有一项进入过全市先进行列。
  它,曾是一个人心涣散的单位,8名中层干部同时闹调动。
  它,如今成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检察系统的先进典型,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五星"集体,先后被评为全省、全国“人民满意的检察院”,并两次荣立集体一等功;2003年又被评为全省政法系统的"人民满意'五星'单位”、全省检察系统的"五星级检察院”,在全市检察机关考核评比中,16项工作全部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其中渎检、公诉和控申等9项工作名列第一,综合工作再次荣获全市第一名。
  它,就是万载县人民检察院。
  数字最有阅力。透过下面一些数字和数字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万载县人民检察院是如何走出低谷、创造辉煌的。
  56条建议和72项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确保队伍和办案安全不出问题,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2003年,万载县人民检察院在"万检网专页”上公布了全院干警的个人档案和工作职责,诚邀广大群众对全院的工作提意见和建议。他们共收集到了56条建议。这些建议为院里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于是,一个个行之有效的做法被完善,一条条成功的经验被总结,一项项滞后的机制被淘汰,到去年底,形成了72项科学的管理制度。这72项制度涵盖了班子建设、机制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形象建设和基础建设等六大门类,有效地规范了干警的工作、生活和执法行为。
  1"过去,他们晚上在干些什么,我们不知道,甚至晚上加班加点也会产生误会。
  实行八小时以外告知制度后,我们开心多了,误会也没有了。"干警袁新平的爱人陈云云的话,道出了全院干警家属们的共同心声。
  《干警加班告知制度》规定:普通干警加班,由科室负责人电话告知其家属;科室负责人加班,由分管院领导电话告知其家属;党组成员加班,由检察长电话告知其家属;检察长加班,由纪检组长电话告知其家属。该院这一深受干警家属拥护的做法,同时也得到省人民检察院的充分肯定。
  针对干警提出的办案要相对独立的建议,该院进一步完善了《办案纪律、安全制度》、《业务部门办案规定》、《规范办案程序规定》、《检务公开》和《案件质量交叉检查制度》等制度。干警办案实行流程管理,分头依序进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不侵权、互不越位,就是院领导也不得越俎代庖,否则视为违纪。
  正是在铁的制度的约束下,近几年来, 万载县人民检察院没有出现一起干警违法乱纪行为。"万检人"实现了一次飞跃—由他律转向自律。
  从"0"到"0"的飞跃5年前,万载县人民检察院出过一次"洋相”:递交法院的一份起诉状,竟印在一张花炮包装纸上,结果理所当然被法院拒收。虽然这仅是一次偶然事件,但当年因经费的困窘,直接影响了办案,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连基本的工作条件都不能保证,谈何创一流的业绩?在新班子的带领下,几年来,该院科技强检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千方百计挤资金,投入100余万元,在全市实现了"三个率先":率先建成了集数字监控、数字录像、移动报警于一体的监控系统;率先完成了数字化监控网和高效计算机局域网的"两网合一"工程;率先设立了检务公开触摸屏、网上举报自动系统,配备了数字摄像机、数字照相机、数码录音笔等现代侦查设备,基本实现了人均一台电脑的目标,建立了网上图书室,开发研制了“万检网页软件”。今年开始在全市检察系统中率先实现网上办公,现在院里的工作部署、文书签批、文件阅览等工作都在网上进行。仅5年多的时间,该院就成功实现了由“0(无钱办公)”到“(无纸化办公)"的飞跃。
  "检察长,我请求换个岗位。"起诉科的检察员龙会荣,是位年近五十的女同志,对无纸化办公适应不了。袁剑波检察长的一番长谈,使龙会荣打消了思想顾虑。为了使老同志能适应网上办公,院里为年纪大的干警配备了手写板。年纪大的同志高兴地说:"没想到我们也能使用电脑办公了。" 科技强检在万载县人民检察院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自去年开通网上举报自动受理系统以来,该院共收到举报线索376条,利用摄像技术收集视听资料32份,使办案数量和办案效率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从460万元到1830万元从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间,万载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的经济损失仅为460万元,一年到头自侦案件更是寥寥无几。调整后的新班子针对这一现状,及时制定了新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提出了"向管理要水平,向素质要战斗力”的口号。
  他们从抓队伍、抓业务、抓形象入手,在提高干警的素质上狠下功夫:推出学习优惠政策,鼓励干警学习深造,规定参加本科学习的奖励3000元,参加研究生学习的奖励6000元;聘请专家来院授课,为干警讲授业务知识,释疑解惑;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努力提高干警的业务技能。
  几年来,干警的素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作人员大专学历达100%的万载县人民检察院,如今拥有法律本科学历的达95%,其中4人已取得研究生学历,8人正在攻读研究生。
  他们还不断规范办案程序,从受案、初查、立案到侦查都有一套完善的工作程序。多项工作流程得到了省院的认可和推广。《用好提供侦查意见书,积极引导侦查取证》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推广。同时他们不断强化内部监督,专门成立了督查办公室,对办案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从而确保了办案质量。
  2002年以来,该院自侦案件达到40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830万元,是1999年前20年所办自侦案件的总和,提起公诉262件367人,有罪判决率达100%,办案质量明显提高,实现了错案率为零,办案准确率达到100%。
  过硬的素质和管理铸就了骄人的业绩。特别是对该县株潭镇原党委书记、株潭镇原人大主任晏志平的查办,更是打出了检察机关打击经济犯罪的声威。晏志平从政时间长、社会关系复杂,案件侦破难度可想而知。反贪干警们夜以继日,仅用3个月时间就成功地侦破了此案,将晏志平送上了法庭,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20多万一个5年前不少干警纷纷闹调动的基层检察院,如今成了全市、全省的一个品牌。在今年的全省公务员招考中,只有两个录取指标的万载县人民检察院,竟有110多人前来报名,其中来自县外的报考者就达90多人。
  365天和1.6万次的点击率万载县人民检察院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
  去年8月,万载县阳乐中学学生张某,争斗中将另一名学生打成轻伤乙级,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细心的检察官发现,案卷中对张某的年龄说法不一。该院及时作出了暂缓逮捕的决定,派出干警冒着酷暑到当地公安机关查找原始记录。干警一找就是4个多小时,最后找到了张某出生的原始记录,并赶到其出生医院核实,最终确认张某尚未达到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其行为不构成犯罪,从而依法作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张某的亲属为此感激不已,称检察官们给了张某“第二次重新做人的机会"。
  2003年,该院在查办鹅峰乡严坑村村民小组长邓某贪污案时,该院将追缴的8万多元赃款,一分不少地送回到农民手中。群众自发送来锦旗,上面写着"实践'三个代表',急解民忧民难”12个大字。
  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万载县人民检察院在实施服务经济60条措施的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与百家企业联姻'"活动。全院干警每人在工业园与两家企业"联姻",义务担任法律顾问,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人民满意不满意是衡量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该院聘请了30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特约监督员,发给监督手册,建立监督档案,自觉把检察工作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在万载电视台开辟《检察官在线》栏目,公开举报电话,让群众充分行使监督权;与时俱进在互联网上开辟《万检网专页》,诚邀群众对检察工作发表评论、提出批评或建议。去年,该网页的点击率高达1.6万次,发帖子的绝大多数对该院的工作表示满意。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建才
责任者
黄卫民
责任者
袁新平
相关人物
陈云云
相关人物
袁剑波
相关人物
晏志平
相关人物
龙会荣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