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多的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2484
颗粒名称: 故多的庙
分类号: I056
摘要: 作品《故多的庙》的内容,收录于《宜春日报》中。
关键词: 宜春市 文学 文章

内容

余生也晚,打我记事起,故乡的庙已经剩下不多的几座了。
  可以肯定,在故乡漫长的岁月里,曾经有过不少的庙。在我小时,除亲见了一些庙外,还被大人指认过好几处庙的遗址。那往往是掩于柴荆茅草之间的一堆瓦砾,一片废墟。好奇的我常会在其中拨拉一番,偶尔可见到一两块绘有图案的残砖,还有些形状古怪的小瓦片之类。大人们往往还会说,这儿过去是座什么庙,供的是什么菩萨,当时人小不懂,现在一概记不起来了。
  我所亲见的故乡的庙大概有那么三四座,都是不大的庙,当时已经是相当破败了。但立于村中的几座庙在我少时依然保存完好,并且香火不断。不时可在庙门口发现烧过的纸灰,燃尽的香烛。村中的小庙委实是小,不过就一人多高,圆拱状的门,个子稍高的人要弯腰才进得去。村里人把它称作灵官庙。直至今天,我仍不知它所奉何神。庙虽小,在我小时眼中,却煞气特重,不要说黑夜里我不敢从它门前走过,就是村中安静的夏日中午,我也不敢一人独过。在庙旁的一幢破屋里,有我一个瘸腿的远房伯伯,很会讲故事。我晚上喜欢到他那里去听故事,听得晚了,便由这位族伯的儿子送我回家。这位族兄大不了我几岁,胆子却特别大。他不但敢黑夜一人经过庙门口,还敢进到庙里去。
  有一次他拽着我往庙里走,说:"你不是喜欢画画吗?我带你去看庙里的画吧。"在他的陪同下,我壮着胆子进到了庙里,看到了庙内两面粉墙上所绘的壁画。那是一些衣袂飘飘的仙道人物,与真人大小相仿,颜色非常富丽,我从未见过这么好看的图画。与此相比,我在作业本上画的小人儿简直什么都不是。我一下子被这些壁画深深吸引了,竟然忘记了恐惧,在庙中盘桓了半日。此后我经过庙门口的时候,虽然有些害怕,但仍忍不住要挨近庙门,向里面探一探头,瞄一眼那些彩绘图像。
  这座庙成了我热爱美术的一个契机,引动我这一生对色彩世界的无限惊奇。
  几十年过去,直到改革开放之初,乡下那些杂七杂八的庙可说是一座也难寻了。
  可之后不久,许多地方又兴起了建庙热。上世纪末年,老家打电话来说要建庙,要我们在外工作的人捐钱。我当时没有做声,心想说说而已吧。过了几个月,我得空回到村里,却见村后一箭之遥的石山顶上果然建起了庙,我知道过去那里是个尼姑庵,掩于山顶大片翠竹之中,解放初期被毁。我虽未亲见其庵,可在山顶看过它的遗址,有许多巨大的麻条石半埋在土中,让人想见它当初的规模。出于好奇心,我自然想去看看村里人把这座庙建成什么样了。上去一看,才知道所谓庙,不过是一间与村里传统的砖木结构的住房一般大的房子罢了,里面没有板壁,立着两排木柱干。空荡荡的,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几个泥菩萨
  一字儿排在靠后墙边的土台子上,这就算是庙了。一个中年汉子过来说,这庙村委会承包给他,每年给村里800块钱,收益靠卖些香纸,还有就是功德箱里香客的善款。
  这实在让我感叹良久。
  我认为,庙宇建筑体现了中国建筑艺术的精粹,我印象中所有的庙,给人精神上的感受全都是那般庄严、肃穆,和作为神祉所居之处的必要的萧飒,有一种俯瞰尘世的气势。这得益于建筑师有效地调动了各种手段,从选址、取势、构图、立意诸方面都有深意存焉。决非只会盖民房的乡间工匠所能为。可以说,很多的庙宇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现在一间民房模样的大屋子就称作庙,岂不滑天下之大稽?从另一方面说,古人建庙,是出于精神的需求,无论这需求有无道理;今人建庙,藉此敛财而已矣,能不让人扼腕叹息么?我知道,这些年很多地方都在建庙,但情形大抵与我的故乡类似,世风人心,于此可见一斑。
  我那天心情十分不好,黯然下山。承包的汉子满以为我会买下大把香纸,还会往那个箱子里丢上三两个硬币的,但他失望了。然而我的失望更大,古人立庙敬神,或许他们真信,并不全是自欺欺人;今人经营庙宇,才真是自欺欺人,不堪言说了。还有什么比提高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更重要的吗?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雷子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