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四强”创特色 争创“五好”奔小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2110
颗粒名称: 立足“四强”创特色 争创“五好”奔小康
分类号: F323.8
摘要: 丰城市拖船镇蛟湄村立足强核心、强基础、强产业、强服务,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农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强羽毛加工特色产业,打造了羽毛村的品牌,成为"鸭鸭”等知名企业成品绒主要供应地,被誉为"江南羽毛集散中心"。全村人平年纯收入达6000余元,50%以上的农户盖起了小洋楼,30%以上的农户拥有电脑,有11户农户购买了小轿车。全村各项工作都走在全镇前列,形成了"事事都为发展谋,户户都为发展忙"的喜人局面。
关键词: 蛟湄村 小康建设

内容

丰城市拖船镇蛟湄村立足强核心、强基础、强产业、强服务,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农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强羽毛加工特色产业,打造了羽毛村的品牌,成为"鸭鸭”等知名企业成品绒主要供应地,被誉为"江南羽毛集散中心"。全村人平年纯收入达6000余元,50%以上的农户盖起了小洋楼,30%以上的农户拥有电脑,有11户农户购买了小轿车。全村各项工作都走在全镇前列,形成了"事事都为发展谋,户户都为发展忙"的喜人局面。
  强产业,把做强羽毛特色产业作为强村富民的出发点。昔日的蛟湄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自然资源匮乏。村党支部一班人理清发展思路,选准蛟湄经营多年的羽毛收购和加工作为发展村级经济的龙头项目来抓,一方面,主动到浙江羽毛行业发达地区考察,通过多方论证,确立了立足做强羽毛产业,实现强村富民的工作思路,并制定了"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五年奔小康"的村级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引导村民更新经营理念,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并邀请来村做生意的客商介绍羽毛经营方法,引导村民紧跟市场,及时调整经营方向,由单纯收购羽毛发展为收购、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化模式,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目前,蛟湄人在上海、广东等地设立羽毛收购网点50个,业务拓展到全国30多个省市,全村兴办羽绒加工厂26家,每年解决1000余人就业,带动全市5000余农户从事羽毛收购,促进了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丰城市水禽养殖业的发展。
  强核心,把"双带"作为加强村党支部建设的关键点。村党支部在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的同时,把"双带"目标列入村干部工作考核内容,作为村干部评先、选拔的必要条件,要求每名村干部都要创办致富项目,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并至少带动1户群众致富,年增收1万元。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引路作用,一方面,村党支部书记率先垂范,积极争当小康建设领路人。蛟湄村党支部书记杨根喜先后投资100万元,兴办了占地800多平方米的羽绒加工厂,安排50余人就业,他通过技术上帮、信息上传、业务上拉,带领群众致富。在党支部书记的带动下,全村5名村干部、13名党员都投身发展羽绒产业,成为羽毛收购和加工的行家里手,其中有6名党员干部创办了羽绒加工厂。该村还大力开展联户帮困活动,村党支部长期坚持联户帮困制度,关心特困户的生活,引导其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近年来,全村22名党员捐助资金10余万元,帮助60多名群众走上致富道路。
  强基础,把"三培"作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着力点。蛟湄村党支部十分注重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并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将全村26名羽绒加工专业户列为村级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定向培养,做到及时联系、及时发展、跟踪考察、动态管理,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干部后备队伍。近年来,培养了10余名致富能手入党,进而培养成村干部,今年又有两名羽绒加工专业户加入了党组织。原村党支部书记,现拖船镇党委副书记杨春华是第一批靠做羽毛生意发家致富的村民,他不仅有经营头脑,而且有一定政治素质,村党支部及时将他培养发展入党,以后又相继推选他担任村会计、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每当全村羽毛产业发展停滞不前或处于低潮时,他都会带领群众勇闯难关,为全村羽毛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强服务,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落脚点。群众要致富,服务是关键。村党支部一班人以服务群众为己任,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积极营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履行为民谋利职责,办好事、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赞扬。一方面,倾力扶持羽毛产业,先后成立了小额信贷担保中心和羽绒协会等服务组织,在资金、技术、信息上进行扶持,帮助组织货源和销售产品,简化产品调运办理手续,统一办理羽毛检疫证、放行证,举办技术培训班,聘请羽绒加工专家到村跟踪指导。另一方面,着力为民办实事。蛟湄村级小学位于村民居住区,影响了学生学习和群众生活。2003年4月,村党支部召开村民大会,就选址、建设资金等具体事项广泛征求意见,确立了投资50万元,新建占地9.67亩的花园式村小的方案,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带头捐款,有效地解决了村小教学楼资金缺口难题。近年来,村里先后投资100多万元,硬化了村里的所有路面,修通了村组公路,架通了程控电话,安装了闭路电视,村党支部还定期组织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丁志成
责任者
杨根喜
相关人物
杨春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