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村富民求发展 创建一流小康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2035
颗粒名称: 强村富民求发展 创建一流小康村
分类号: F320.2
摘要: 近年来,樟树市永泰镇车埠村党支部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改进村干部作风,提高村党支部战斗力为重点,在干部党员中开展"双带三联”活动,对照小康示范村标准,认真找差距,理清发展思路,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200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5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50元。
关键词: 樟树市 农村经济

内容

近年来,樟树市永泰镇车埠村党支部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改进村干部作风,提高村党支部战斗力为重点,在干部党员中开展"双带三联”活动,对照小康示范村标准,认真找差距,理清发展思路,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200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5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50元。
  落实措施,引领党员干部争当"双带三联"排头兵。该村把"双带三联"活动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作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富、带民富,联产业、联项目、联市场,激发全村党员干部创业和带领群众致富的热情。该村要求村党支部书记投入1~2万元的资金发展"双带"产业,家庭人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60%以上村组干部成为"科技种养"及小康示范户;70%以上的农村党员熟练掌握1~2门实用技术或致富技能,其中50%以上创办一个以上"种、养、加"致富项目。同时要求每名党员干部联系3~5户农户,帮助他们制定发展规划、目标和措施,传授种养知识,使被帮带的农户人均纯收入增收20%以上。与此同时,该村在对投资5000元以上从事"种、养、加"项目的党员干部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挑选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致富能手到各村小组,传授技术,提高群众的致富本领。为鼓励党员干部从事民营经济、农业开发项目等,该村还从协助征地、办证、补贴、奖励等方面,制定了可操作的过硬措施。此外,为搞好招商引资工作,村党支部出台了招商引资办法,通过外出务工人员牵线搭桥,2003年引进浙江老板投资兴办占地面积500亩的"三棵树"服装厂。该厂投产后,村集体经济收入可增加10万元,安置剩余劳动力600余人,有效地带动本村经济的发展。
  示范引导,强化服务功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针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不明显的现状以及村民不敢试、怕亏本的心理,村党支部一班人通过市场调查,带头搞示范,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租用了50亩地种植青皮冬瓜。通过示范引导,群众的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他们相继在自家贵任田里种植青皮冬瓜等经济作物。为进一步激发群众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热情,村党支部积极帮助协调贷款,请来农技人员进行指导。由于措施得力,服务到位,全村以青皮冬瓜为主的各种蔬菜种植面积达600余亩,农民人平增收100多元。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村里还成立了蔬菜销售公司,在广州市白云区设立了蔬菜销售窗口,建立健全了民间流通组织,发展省会员10名,市会员16名,镇会员24名,为村民提供各种生产、销售信息。为了帮助困难户发展生产,该村还成立了车埠村扶贫济困基金会,村党支部发动本村村干部、富裕村民和市、镇挂点干部等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员捐款,筹措资金2.8万元。到目前为止,已有14户困难户得到了生活救助,并扶助了5户农户发展生产。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环境城镇化。该村党支部把农村小康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帮助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搞好村庄规划,硬化村级公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针对村民反映较多的厕所乱建乱搭、环境卫生差等问题,村党支部请省、市规划部门设计了新村和农民公园,拆除了乱建滥建低矮厕所16处:先后对金盆村、安常村、大路沈村3个自然村进行了改造,并在大路沈村建设统一规划的14幢村民住宅小区。同时村委拿出两万元资金补贴,鼓励群众兴建沼气池,目前已陆续建起8立方米的沼气池20个,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解决了农户生活燃料不足的问题。村党支部从丰富党员群众的文化生活和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人手,规范党员活动室,建立了一个面积达30多平方米、藏书3000余册的图书阅览室,兴建了一个长17米的文化长廊和不锈钢玻璃橱窗阅报栏。此外,村里还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村小教学条件。2002年,投资兴建了一幢占地2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平方米的四层村小教师公寓,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支持,添置了电化教学设备5台(套)和一套影像设备,实现了教学设施"六配套"。村党支部还通过多渠道争取,筹措资金35万元,对进村公路进行水泥硬化、绿化,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车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