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傩舞:古韵新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1146
颗粒名称: 万载傩舞:古韵新意
分类号: K892.24
摘要: 傩舞,源于古代的巫舞,原主要作驱鬼逐疫之用,是古代祭祀仪式中的一种舞蹈,它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商代演变为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表演时,表演者一般都用木制面具扮作鬼神歌舞,表演神的身世事迹,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经汉、唐、宋几代的发展,傩舞逐渐成为娱乐性的民间舞蹈,并逐渐发展成舞唱结合的傩戏,流传至今。
关键词: 民间艺术 傩舞

内容

傩舞,源于古代的巫舞,原主要作驱鬼逐疫之用,是古代祭祀仪式中的一种舞蹈,它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商代演变为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表演时,表演者一般都用木制面具扮作鬼神歌舞,表演神的身世事迹,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经汉、唐、宋几代的发展,傩舞逐渐成为娱乐性的民间舞蹈,并逐渐发展成舞唱结合的傩戏,流传至今。
  万载在明初就建有傩庙,傩庙分上下两厅,上厅居高,较小,是安放傩神和祭祀跪拜的场所,叫傩神殿。下厅较大,可容纳两百多人,是聚集众人、演练傩舞和开展祭祀活动的地方。两厅之间有一小天井间隔。按先有菩萨后建庙之说,万载的傩舞当兴于明代以前,据说是从陕西传过来的。
  傩舞在万载俗称"跳魈”。万载现有民间傩舞队13支,主要分布在潭埠、黄茅、株潭、双桥等乡镇,活跃范围遍布赣西各地30多个县市,还多次被邀请参加全国、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并有不少节目获奖。
  今年正月,笔者有幸观看了一次黄茅马鞍岭汤家傩舞队的表演。傩舞队在一阵礼乐声中出发,傩神被请上神轿后,一面红底黑字写有"马鞍岭傩神祠”的大红旗开路,七面标有"汤”字的大红旗紧随其后,然后是神箱神轿,华盖刀戟,三四十人的仪仗队伍各执其事,一时间,鞭炮、唢呐、牛角、海螺、锣、鼓、神铳齐鸣,山野为之震动,队伍浩浩荡荡,十分壮观,恍如大将军出巡,一齐簇拥傩神上路。
  傩舞表演在屋外场地进行,只见头戴面具、身着红白绿袍的表演者随着鼓点锣钹声,手舞足蹈,做着一连串神灵附体似的动作。据记载,黄茅马鞍傩舞起源于宋末,是由一谢姓和尚从宜春慈化寺请进的,属于口傩(亦称傩戏)。马鞍岭傩舞表演风格与其他傩舞稍有不同,表演时,唱、念、做、打齐全,以唱为主,舞台动作古朴、粗.犷,但有严格的规则,跳傩者每一个动作都必须遵循方、圆、扁、仄、转、侧、升、移规则进行。手势中的"拗诀”更是复杂多变,傩舞表演既不完全像戏剧表演那样程序化,又不同于武术或杂技,而是集结了古代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劳动耕作等形体动作之精华,经过历代艺人的加工和完善,逐渐形成的强悍、庄重却又轻盈、洒脱的独特风格。
  万载傩舞历经数百年而流传至今, 有着鲜明的地方风俗和文化特色,是古代艺人智慧的结晶,现在更是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罗亚毅
责任者
聂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