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霞初升的早晨,穿行干阁皂山的丛林,呼吸着山野的清新空气;在阳光灿烂的下午,面对远方古国的遗址,聆听岁月的回响;在夕阳西下的傍晚,徜徉赣江之滨,欣赏"长河落日”的美景;在灯火阑珊的夜晚, 漫步中药材城,感受满街药香的气息。
这是一幅令人向往的美丽画卷,也是樟树市"药都养生健身一日游”的路线图。樟树,一个赣江之滨的美丽古城,近年来用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造就了一座别致的山水文化旅游城市,牵引着游人们的匆匆步履。
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一个浸染着浓浓历史风味的古城,历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这里是江西省县(市)古文化遗址最多的地方,现有古墓葬、古建筑、石雕、碑刻1000余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距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的筑卫城遗址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远古大型土城之一;吴城商代遗址打破了 "商文化不过长江"的定论,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位于市东隅的阎皂山国家森林公园,钟灵毓秀,林木苍郁。唐代被封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宋时与龙虎山、茅山并称全国道教三大圣地,吸引过无数历史名人。著名道教创始人之一葛玄,于东汉年间在此修道炼丹、采药行医达40余年;朱熹、文天祥、颜真卿、解缙等都曾躬临其盛,留下诸多题咏。
"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樟树是著名的"药都”,是以药物养生延寿为精髓的道教灵宝派的创始之地,1800余年的药业历史为这块土地留下了清晰的药文化烙印:葛玄的八卦图式百草园、洗药池、捣药臼、丹井、樟树药界祭祖的三皇宫、大方寿崇真宫、紫阳书院等至今尤在,让人遐想连连…… 樟树还是远近闻名的酒乡,酒文化可上溯到4000余年前,南宋诗人陆游曾留下"名酒来清江,嫩色如新鹅”的佳句。
在这块弹丸之地上,先人们创造了耀眼的荣光,樟树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名称,更是一种文化的名称。
山水之间的文化方略近年来,樟树人将文化这篇文章做得足足的,将城市品牌打得响响的,他们知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独特的文化遗产无疑是城市参与竞争的王牌。樟树市领导说,樟树不光是"谈”旅游,而且在"做"旅游,科学地做、全民做、合力做、招商做。
2001年,樟树市安排30万元专项资金,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聘请中科院旅游规划中心,编制了《樟树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将樟树市整体形象定位为:名镇酒乡、道教圣地、中华第一药都,并将全市分为"市区药都旅游区、阎皂山药道养生旅游区、吴城商邑文化旅游区、临江镇赣文化旅游区、筑卫城远古文化旅游区”五大景区。尔后,樟树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旅游发展措施,先后下发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投资开发旅游业优惠办法》,并将"加快旅游业发展”连续三年列入全市重点工作内容。近年来,樟树市旅游业引资近3亿元,其中四星级银河大酒店投资8600万元人民币,药文化一条街投资1.2亿元,已开工的项目资金达1.56亿元。此外,樟树市又向国家争取到文物保护资金400万元用于吴城商代遗址博物馆的建设。
与此同时,樟树市以创建文明城为目标,全方位打造现代化花园城市,对重要路段、主要街道,做到一段一图,一街一图,科学划定商业区、休闲景观区、行政区、居民生活区和工业区;精心编制城区.亮化规划,力求做到一街一灯、一楼一灯、一景一灯、"灯”相辉映,光艳照城,力求打造精品,提升品位,突出城市的个性之美。近年来,樟树市先后投入两亿余元用于城市的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市区90%以上的道路铺设了彩色人行道板,相继建成了7个绿化园林景点及两个大型花园广场,形成了以立体绿化为主,以道路绿化、小区绿化、公共场所绿化、庭院绿化为依托的城市绿化体系。去年,该市更是大手笔对沿江路进行改造,仅一期工程就拆迁了5万多平方米…… "’樟树'这两个字就是品牌,我们完全有信心在城市的山水之间写出灼灼华章,”樟树人如是说。
农运会前的文化伏笔樟树声名远播的另一个原因是每年10月在这里召开的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参会客商常常多达10余万人。近年来,樟树人跳出药交会抓药交会,药交会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成为招商会、项目推介会、新闻发布会等等。去年召开的第34届药交会,樟树人收获颇丰。除参会厂家、商家及药品都较上年有所增加外,同期举办的招商洽谈会也大获成功:当场签约项目36个,合同金额达8.1亿元。他们还专程邀请了世界中文报业协会副主席段宏俊先生来樟树参加药交会,在组织者的精心安排下,段先生观看到了樟树山水风光之美、历史文化之美,回到台湾后在《世界论坛报》上用4个专版向海外华人介绍樟树,随后段先生又组织近百位来自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世界中文报业界的高层人士来樟树旅游观光。
与此同时,第五届全国农运会组委会也瞄准了樟树药交会。当大型农运会吉祥物"小燕子”站立在药交会广场时,那可爱的形象深深印在客商和樟树人的心里;当"人文宜春、生态宜春、绿色农运”的传单发送到人们手里时,樟树人再次感受到了迎农运的浓浓氛围。而在此之前樟树广大市民已经自发向农运捐款130万元,四特集团为支持农运会出资60万元。
"以前我们看重直接的经济效益,现在我们更看重以此带来的无形资产,农运会在宜春召开,我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推出自己的极好机会。”樟树市委书记刘义硚说。看来聪明的樟树人早已在农运会背后藏着深深的文化伏笔和悬念,早已在瞄准宾客的"口味",为他们准备一道道"旅游套餐、文化美餐" 了。那么这道"大餐”的"色、香、味”如何?刘书记对此侃侃而谈。
樟树有江西省"天心地胆"之称,又有"南国药都”之美誉,其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传统优势可谓得天独厚。面对农运会这个历史机遇,一方面我们要主动融入,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要树立大农运观,跳出农运迎农运,跳出农运做农运。一是要以农运会为契机,扩大樟树知名度;二是要周密安排旅游线路,把服务农运会当作今年我市旅游工作重点来抓,同时策应宜春市"心圈廊"战略,与其他县市共商旅游开发与合作大计,力求在资源共享、客源互送、推出线路、宣传促销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把樟树的旅游特色推介出去;三是要借农运东风,加大樟树的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樟树经济的爰展。
对旅游颇有心得的刘书记还谈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是城市的灵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独特的文化遗产是城市参与竞争的王牌。我们要充分发挥樟树的品牌优势,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文化特色来艺术地宣传自己,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记住樟树的山水和樟树的文化,记住樟树这个美丽的城市。" 樟树的明天会更美好。这是记者采访时耳闻目睹樟树全市上下奋发向上干实事、开拓创新谋发展的喜人形势而产生的真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