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的脑袋“富”起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1094
颗粒名称: 让农民的脑袋“富”起来
分类号: F30
摘要: 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各地都采取了很多有力措施,大大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步伐,取得了不少令人欣喜的成绩。但纵观这些措施,关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却为数不多。笔者认为,要让农民口袋鼓起来,首先应尽快让农民的脑袋先"富"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走上致富路。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内容

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各地都采取了很多有力措施,大大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步伐,取得了不少令人欣喜的成绩。但纵观这些措施,关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却为数不多。笔者认为,要让农民口袋鼓起来,首先应尽快让农民的脑袋先"富"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走上致富路。
  有的人致富有路,有的人致富无门。分析农民致富难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因为"脑袋穷"造成"口袋穷”。目前,在全国4.85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2%,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尽快让广大农民脑袋 "富”起来已成当务之急。
  首先,要尽快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意识。各级政府要利用夜校、读书班等形式,不断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各地要切实做好九年义务教育的控流保学工作,杜绝出现新的"脑袋贫穷"的"接班人"。其次,对准备从事非农产业和向城镇转移的富余劳动力,开展引导式培训或"订单式"培训,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民开展继续教育。此外,要继续坚持做好让知识进乡村的各类公益活动。通过这些举措,帮助广大农民提高科技文化素质,使他们掌握更多的致富本领。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熊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