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活水”富乡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1055
颗粒名称: 源头“活水”富乡亲
其他题名: 记万载县黄茅镇源头村党支部
分类号: F303.3
摘要: 曾因贫穷、工作落后、治安差、干群关系紧张而出名的万载县黄茅镇源头村,如今,却整个儿变了样,呈现出一派源头“活水”的新景象:村集体资产已达800余万元,集体年收入15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26元,全村98%的村民小组通了水泥路,全村300多农户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关键词: 精准农业 科技扶贫

内容

曾因贫穷、工作落后、治安差、干群关系紧张而出名的万载县黄茅镇源头村,如今,却整个儿变了样,呈现出一派源头“活水”的新景象:村集体资产已达800余万元,集体年收入15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26元,全村98%的村民小组通了水泥路,全村300多农户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民事纠纷少了,干群关系融洽了,基础设施建设、村级企业、安全生产等多项工作列全镇榜首。昔日贫穷落后的源头村一跃成为全市50个"红旗示范村”之 一。这一变化,是该村党支部采取一系列切合实际、富有特色的强村富民措施,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创业、勤俭治村得来的。
  找焦点解难点雷厉风行化民怨1996年以前,源头村班子几经瘫痪,村级财务混乱,村干部、民办教师工资拖欠多年,干群关系一度恶化,村民怨声载道。这年7月,镇党委对该村班子进行了改选。
  面对这个烂"摊子”,村党支部一班人明白,当前最紧要的就是要找准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化解群众心头怨气,重新树立党支部、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
  于是,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倾听群众意见,了解村民最关心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
  他们从村民最关心的村级财务、土地审批等财务问题入手。用半个月的时间对1991年以来的财务账目进行了全面清理,查处了两名违纪干部,清收了旧欠,兑现了拖欠多年的民办教师和村干部的工资;同时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审查制度,对不符合规定的开支一律不予报销,健全了村财务每季度公开一次制度。此举赢得了民心,群众纷纷主动到村部提建议、出点子,与村干部交流谈心,村党支部乘势把村民关注的多年未能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大道理小道理发展经济是硬道理农民要增加收入,必须从单一的土地经营中跳出来,走工业兴村、工业致富之路,使村民从低效益的传统农业中走出来。
  源头村山多田少,要发展经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必须立足于本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自然资源。为此,村党支部把目光盯在了山上,决定再造一个"绿色银行”。村支书刘家云多次往县林业局打报告,送请示,终于争得了毛竹林改造和板栗林基地的项目,仅此一项每年可为群众增加收入逾万元。
  与此同时,村党支部成员还大胆走出去,千方百计找项目,引客商,以赤诚之心、打动客商,以优质的服务感化客商,筑巢引凤。1999年6月,萍乡一位姓李的老板看到该村红壤资源丰富,有意在此投资项目,但在用电以及征地等方面有一些困难,便迟疑了,村支书刘家云见状,以最快的速度在短短的17天就将这些难题一一解决了。李老板深为感动,毅然决定投资50万元,在源头建起了全镇第一家机砖厂。如今,落户源头村的大小企业已达8家,安置劳力400多人,企业年产值200多万元。
  办实事办好事心装群众成大事源头村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实事,通过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全村自然环境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激发群众干劲。7年间,先后投资35万元,分别修通了连接98%的村民小组的水泥路;投资96万元,使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解决吃水难,改善办学条件。投资7万余元使全村300多农户用上洁净的自来水;投资23万元改善了村小学办学条件;帮助特困户脱贫,党支部发动村里党员、干部与7户特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使这7户特困户脱了贫。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建国
责任者
钟勇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万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