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农民党员讲师团”引领农民增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0975
颗粒名称: 宜丰“农民党员讲师团”引领农民增收
其他题名: 编织致富链同创小康业
分类号: F124.7
摘要: 猴年新春,宜丰县乡村都能看到这样一些忙碌的身影:他们以自身的致富经验和技能,在会议室里侃侃而谈致富经;在田间地头、猪栏鸭棚、鸡舍羊圈手把手地传授致富技术;在车间作坊,切磋管理经验、交流市场信息,从而点燃起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星火,架起群众联产业、联市场的纽带,编织起一条领富、带富的致富链,解决群众想富无技、盼富无门的难题。这就是宜丰县"农民党员讲师团"履职尽责的风采。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致富

内容

本报讯胡江萍夏剑宾晏志忠报道:猴年新春,宜丰县乡村都能看到这样一些忙碌的身影:他们以自身的致富经验和技能,在会议室里侃侃而谈致富经;在田间地头、猪栏鸭棚、鸡舍羊圈手把手地传授致富技术;在车间作坊,切磋管理经验、交流市场信息,从而点燃起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星火,架起群众联产业、联市场的纽带,编织起一条领富、带富的致富链,解决群众想富无技、盼富无门的难题。这就是宜丰县"农民党员讲师团"履职尽责的风采。
  近年来,宜丰县农村涌现出一批通过领办和创办经济实体带头走上致富路的农民党员。与此同时,在广大农村仍有一批农民没有脱贫致富。如何让这批致富党员引领更多的农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该县组织部门经过调查后认为:'农民要致富,除了缺资金、缺技术,还缺乏信心。致富的路子并不少,有了信心,不愁找不到致富路。用农民身边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事去教育农民,引导农民不是更有效吗?基于此,2003年6月,宜丰县从全县先富起来的党员中筛选出5人组成"农民党员讲师团”,下到各乡镇、村巡回宣讲各自的致富经验。他们是示范引领群众养鸭致富、带头发展花卉苗木的石市镇楼下村党员李警卫;积极参与企业改制,实现兴企富民的黄岗乡党员、私营企业主李荣昌;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努力为老百姓谋实惠、办实事的同安乡鹅颈村党支部书记刘接芳;大胆投资、敢于创业和带头致富的天宝乡石井村党员刘宣美;带头养猪致富,义务为群众提供防疫、销售信息的新庄镇荷溪村党员姚小平。
  由于讲师团成员和广大农民有着相同的身份和生存环境,他们的创业事迹可亲可信,致富经验可学可用。他们在宣讲中毫无保留地传授致富技术,耐心解答疑问,并把自己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制作在名片上,散发给群众,并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有的当场建立联系对子,商定合作项目;有的把自己的产业当作示范服务基地,义务为群众提供服务,从而起到了“宣讲一场,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良好效果。一大批农民在"农民党员讲师团”的影响带动下,成功地迈上了致富路。据统计,至今宣讲团成员与群众建立联系对子128个,形成了紧密的联产联销的协作关系,使他们走上了稳定可靠的致富路子。在听了宣讲后,全县有1200多农户新上致富项目,形成各类专业村20多个,涌现出新致富能手867人。"农民党员讲师团”的成功实践,使得各乡镇党委怦然心动,他们纷纷筛选致富能人组成宣讲团, 示范引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地名

宜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