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乞丐打的"上下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0913
颗粒名称: 职业乞丐打的"上下班"
分类号: C913.8
摘要: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肖建国指出,流浪乞讨者中已经出现集团化、黑社会化的趋势,应该依据法律打击“幕后黑老大";对无家可归者由政府或慈善机构出面保护;为有恶行的未成年人设立教养院。
关键词: 上海 职业乞丐

内容

不久前,在上海人民广场,当记者给一个光着上身、双脚弯曲绑在背上的乞讨男青年拍照时,他发现了,马上指着记者破口大骂。
  在"中华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上也有不少乞丐。上海市黄浦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步行街分队的城管队员倪中民说,很多乞丐都像上班一样,"上午用出租车送来,晚上再接走。""这些小孩每天可讨到200到300元钱,但他们都拿不到钱,只要面前的纸筒里堆满了硬币,那些后面控制的大人马上过来将钱拿走。" 记者采访过多名乞丐,他们直言不讳地说,来上海就是"赚钱致富”。他们还说,为了获得同情,当地人甚至到全国各地搜集手脚畸形之人。
  在上海市第一百货公司门口,一名来自安徽约30岁的男性乞丐左脸部长了一个巨大肉瘤,"求助信”上写着"得了怪病,无钱医治”。前不久,城管队员叫这个乞丐离开时,乞丐竟用手中的铁杖猛击城管队员的小腿,还扬言:"我比你们赚的多得多!"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肖建国指出,目前的流浪乞讨者中已经出现集团化、黑社会化的趋势,应该依据法律打击“幕后黑老大";对无家可归者由政府或慈善机构出面保护;为有恶行的未成年人设立教养院。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肖建国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上海市黄浦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