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冤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0684
颗粒名称: 袁州冤案
分类号: D915.18
摘要: 明朝初年 ,袁州府出了一起冤案 。当时的宜春县尉派三名弓手 (捕快 )去乡下公干 ,40天未归 。三名弓手的家属便到袁州府报案 。袁州知府和宜春县尉是老朋友 ,就叫县尉自己去处理 。
关键词: 袁州 袁州冤案

内容

明朝初年,袁州府出了一起冤案。当时的宜春县尉派三名弓手(捕快)去乡下公干,40天未归。三名弓手的家属便到袁州府报案。袁州知府和宜春县尉是老朋友 ,就叫县尉自己去处理 。
  县尉也不知三名弓手是如何失踪的,为推卸责任,他在知府面前编了一套谎言:三名弓手是去打探洪江山里强盗的情况时,被强盗发现后杀害了 ,并请求知府让他多带些人去抓强盗。知府答应了县尉的请求。县尉带着人马在洪江山里搜捕了两个多月,未见强盗踪影。正感为难时,县尉忽然发现山沟梯田里有四个农民,看样子都是忠厚老实人,县尉便打起了他们的主意。县尉把四个农民叫到跟前:"我们有三名弓手被山里强盗杀害了,现在强盗没抓到,不好向知府交差,请你们四人装一回强盗,只要应付一下差事,坐几天大牢,有好酒好肉招待你们,完事后还给你们每人五千铜钱,你们看如何?其中有一位年纪稍长的农民说:"承认杀了人是要偿命的,如果到时真要判我们死罪怎么办?"县尉说:"这个你们就放心好了,知府是我的至交好友,他要我全权作主,不可能真的判你们死罪的,我说话算话。"四位农民互相商量了一下同意了。县尉便叫人把四位农民捆绑起来,押回县衙。碰巧宜春县令升迁,由县司户代理知县。代理知县升堂审问四位农民,四位农民按事先教好的口供承认杀害了三名弓手 ,签字画押后案卷一路转至刑部审批,批复为将四人处斩 。"袁州府司理黄某在接到刑部批复后 ,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这四名凶犯没
  一个辩解的,且看样子不像是杀人越货的强盗。第二天,他一个人到监狱再次审问四名罪犯:"宜春县的三名弓手真要是你们杀了的话,那就是死罪,现在刑部已经批复下来了,不日就要杀你们的头”。四位农民一听,吓得不得了,边哭边诉说了宜春县尉是如何诱骗他们假扮强盗的经过 。黄司理大吃一惊,向袁州知府如实禀报。知府亲问四位农民,确属冤枉。他马上找来宜春县尉,严责他敷衍办事。县尉见事已败露,便一口咬定是黄司理受了罪犯贿赂后帮罪犯翻供。双方相持不下,知府觉得左右为难。宜春县尉至此一天到晚缠着知府不让其重新报批,并说:"如果再报批,就成了错案,你、我,还有一批人都脱不了干系,乌纱帽都保不住了,不如将错就错。"知府被说动了,便反复做黄司理的工作,并主动承担责任 。最后黄司理在案卷末签下了大名 。由此一来,四位本来清白的农民就这样被当作强盗处决了 ,成为袁州一冤案 。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地名

袁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