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路标”演绎新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0572
颗粒名称: “新路标”演绎新风
其他题名: 一一宜丰县石市镇开展“三民”活动纪实
分类号: F303.3
摘要: 宜丰县石市镇党政班子把"亲民为民富民"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强镇富民的"新路标",从群众最不满意、最急切和最盼望解决的问题着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演绎出一系列“官为民,民拥官”的喜人新景象。
关键词: 石市镇 新路标

内容

宜丰县石市镇党政班子把"亲民为民富民"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强镇富民的"新路标",从群众最不满意、最急切和最盼望解决的问题着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演绎出一系列“官为民,民拥官”的喜人新景象。
  架起"亲民桥" "生猪嗷嗷叫,忙着数钞票",曾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的石市镇荷家村燕埚组贫困户寥大牯一家,去年是个丰收年。不仅3000多公斤粮食卖了好价钱,而且15头膘肥体壮的生猪也卖得不赖,扣除饲养成本净赚了2700元。说起这些,廖大牯一家对镇党委书记熊能生充满了感激之情。
  原来,得知廖大牯一家的困难情况后,身为石市镇党委书记的熊能生主动与他家结成帮扶对子,于去年年初拿出300元现金资助廖大牯两个小孩上学,并为他家送去价值400多元的种子化肥等春耕物资。在多次走访和征询意见后,熊能生结合廖大牯家的实际,鼓励他发展生猪养殖。有了书记的帮扶和鼓励,廖大牯坚定了发家致富的信心, 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踏实。左邻右舍都羡慕地说:"廖大牯可是攀上好'亲戚'啦。” "干部干部,不问贫苦,十次上门,九次要钱"。这话道出了群众对镇村干部的不满之情。年初,石市镇党委、政府决定从密切干群关系入手,组织干部帮扶贫困户。据初步统计,去年该镇干部已为120户群众提供帮扶资金10余万元,提供致富资料1800多份,90多户困难户已摘掉了贫困帽子。
  破解“老大难" 为更好地推动全镇的各项工作,去年年初,镇里将印有镇干部联系电话的两万张"民情联系卡”分发到群众手中,方便群众联系和反映问题,并推行首问责任制。去年以来,全镇有600多名农民通过与干部交谈、写信、参与镇村组织的村民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向镇党委建言献策821条。镇党委、政府通过"民情联系卡"了解到,镇容脏乱差、村委会财务公开不透明,村级财政任务过高、农民负担重是全镇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老大难”问题。镇领导认识到,亲民爱民必须体现在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上。镇里压缩交通和接待等费用,多方筹措资金40万元,对集镇街道进行了硬化、亮化,并启动40万元民资完善集镇供水系统,保证了全镇工业小区和集镇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镇里通过握紧拳头办企业,去年一年增加工商税200万元。
  拓宽"小康路" 亲民为民的当务之急是让农民尽快致富奔小康。该镇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四轮驱赶奔“小康路"。镇里通过引进日加工鲜蛋30万枚的锦盛皮蛋加工厂,形成了产、加、销为一体的蛋鸭产业化模式。目前全镇有养鸭专业户1500多户,蛋鸭饲养量120万羽,日产鲜蛋100万枚。依托320国道穿境而过的优势,培植花卉苗木产业,先后引进湖南、浙江等地客商办起5家花卉苗木公司,已开发基地13个,栽种花卉苗木3000余亩。如火如荼的招商引资热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力向集镇转移。目前全镇18家客商企业已成功吸纳1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力。同时,工业的繁荣和农业产业化的崛起加快了全镇流通运输业的发展,全镇发展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23个,拥有农民经纪人880名,运输车辆130多部。全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870元。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晏志勇
责任者
邱军
责任者
袁晓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宜丰县
相关地名
石市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