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发展观在高安“落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20842
颗粒名称: 让科学发展观在高安“落地”
分类号: D610.3
摘要: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高安市围绕“抢抓机遇强产业,落地有为兴高安”的主题,以“落地”为主线,以“发展”为归宿,既区分阶段和环节,又打破阶段限制,边学边查,边查边改,活动进展顺利,初见成效。
关键词: 高安市 科学发展观

内容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高安市围绕“抢抓机遇强产业,落地有为兴高安”的主题,以“落地”为主线,以“发展”为归宿,既区分阶段和环节,又打破阶段限制,边学边查,边查边改,活动进展顺利,初见成效。今年一季度,全市完成财政收入1.744亿元,同比增长23.05%,学习实践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主题“落地”,学习实践活动才能“落地” 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对整个活动是一个指引,也是活动能否取得实效、能否成功的前提。因此,我市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反复的酝酿商讨,致力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定主题,从全市的特色工作中定主题。通过调研感到,高安要实现后发跨越,必须在“强产业”上有新的成效。同时也感到,去年高安创造的党建引领“落地”工程经验,必须与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并不断延伸拓展,真正按照“组织落地、工作落地、干部作风落地”的要求,解放思想、提振精神、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共克时艰。为此,提出了“抢抓机遇强产业,落地有为兴高安”的活动主题,广大干群普遍反映这个主题比较实在,切合实情,有方向、有内容、有动力、有目标,从主题上就防止了活动的空洞化、虚拟化。
  工作“落地”,学习实践活动才算“落地” 为使学习实践活动自始至终扎扎实实地开展,市委提出了“看行动、看效果、看发展”的“三看”要求。在学习调研阶段,要求各单位把学习与实践、思想与工作、学习与整改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活动“落地”有声、“落地”有为。
  坚持学习为先,致力学有所获。通过领导干部示范学、辅导培训系统学、分类指导灵活学、身边典型引导学等方式,尽最大努力使最广泛的党员干部参与到学习培训中来。为使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除下发了中央统一规定的书目外,还组织力量编印了本土读物《这人这事这理》,满足了各个层面党员干部学习的需求。还邀请了中国社科院易宪容博士和宜春学院党委书记王晓春教授作金融和执政能力的专题辅导。同时,准备邀请本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层先进典型进行授课,让党员干部在理论上学有提升,在实践中学有标杆。
  坚持深入调研,致力学有所思。在征集建议中,既注重提高征集的广度和深度,又注重节约节俭,讲究成本,把领导走下去与把群众请上来结合起来,把各类会议与征集建议结合起来,把传统方式征集建议与利用网络、信息等现代方式结合起来,做到了征集建议广覆盖。同时,组织千名干部带着课题下基层,开展“三带三进三增强(带着感情、带着服务、带着课题,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增强社区发展功能)活动,要求每个工作组至少为企业解决1个以上的实际问题,至少帮助1户以上的特困户脱贫,至少帮助1名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至少把企业、农村、社区的实情摸清、问题找准、原因析透。
  坚持边学边查边改,致力学有所行。在实际工作中,高安市既分阶段,又打破阶段限制,坚决做到立查立改、立行立办。针对群众反映上游水库因投肥养鱼导致水质污染的问题,市委、市政府立即委派分管副市长带领环保局、水利局、水产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赶往上游水库现场处理,目前已终止了水库养鱼承包商的合同,正在按照环保专家的意见进行处理。针对市民反映市区车辆乱停乱放、环境脏乱差等现象有所反弹的问题,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并致力完善长效机制,市容环境大为改观。
  发展“落地”,学习实践活动才真“落地”
  力保现有企业。提出了保住现有企业基本正常生产经营,就是保增长最现实的途径。在去年制定“应对金融危机、帮扶中小企业发展48条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保企业的非常之措。市委、市政府筛选了30户强攻工业投入企业和59户重点规模企业,实行四套班子一名领导挂1一2户企业工作制度,并提出了量化的帮扶目标,每季度调度一次帮扶进度。市政府增加对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的投入,进一步整合财政投入、国家和省扶助资金,将信用担保资金规模扩大到3000万元;并以出资参股形式加入省信用担保公司,获得2000万元的信用担保资金规模。定期组织市内各家银行进入园区企业开展信贷征询,每季召开一次银企签约洽谈会或项目推介会。今年以来,市内各金融机构共发放企业贷款7.5426亿元。各有关部门提出费用减免能免则免,办事效能能快则快,税费缴交能缓则缓的减负服务承诺。如建设部门对市工业园、建陶基地、大城开发区实行零收费;经贸委对全市工业企业建筑工程免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国土部门对建陶基地和工业城的工业企业土地交易免收交易费;供电部门在企业出现用电问题时,自接到电话后,维修人员在1小时内赶到现场,边远地区2小时内赶到,用电大户在作出承诺的基础上,电费可推迟到7天内缴交,不收取滞纳金。对企业经营困难、资金周转确有难题的,经税务部门同意,税收可适当延期缴交。
  强攻招商引资。积极抢抓中央扩大内需、拉动投资的良机,及时向上跑项争资,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已落实51个项目,落实资金3亿多元。进一步制定完善了围绕建材、机电、化工、物流、服务业等产业开展重大产业招商的方案,明确了招商目标、招商任务、招商人员、招商项目、招商对象、招商方法、招商责任。要求每个产业招商队伍年内必须新引进一个投资1亿元以上非陶瓷工业项目,全市要力争新引进5亿元以上陶瓷企业2家,境外陶瓷企业1家。今年以来,全市共签约引进6个重大项目,合同资金11.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
  壮大支柱产业。针对燃油税改革对汽运产业的冲击,通过认真调研,提出了“保车辆就是保公司,保公司就是保产业,保产业就是保增长”的工作思路,及时制定了“345”的产业鼓励政策,这些政策较好地巩固了汽运车辆发展的势头,汽运产业税收逐月回升,巩固了高安汽车运输业全国“四强县市之首”的地位。今年一季度汽运产业上缴税收1583万元。同时,强力拓展建筑陶瓷产业发展空间。按照国家级基地标准加快陶瓷基地配套建设。目前,八景火车站增容扩轨和基地铁路专用线一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中国建陶实训中心正在内部装修,确保年内投入使用;积极争取国家建筑陶瓷检验检测中心入驻基地。成功举办了“高安水运物流拓航峰会”,与江西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共同签署物流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支持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在去年成功申报国家、省节能减排项目12个,到位资金5000余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又正在组织申报10个节能减排项目,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培育现有支柱产业的同时,我们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优调高调轻产业结构,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事业作为经济发展和科学发展新的方向和动力,正全力启动昌西•大城文化产业园。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安
责任者
易宪容
相关人物
王晓春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高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