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界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20832
颗粒名称: 绿色“新”界埠
分类号: F326.23
摘要: 最近,上高县新界埠乡越来越有名了,前来取“种树经”的外地考察团走了一批又来了一批,让这个偏僻的小山乡沸腾起来了。
关键词: 新界埠乡 林业经济

内容

最近,上高县新界埠乡越来越有名了,前来取“种树经”的外地考察团走了一批又来了一批,让这个偏僻的小山乡沸腾起来了。
  湿地松“分红”
  听说堆峰村在全乡种植湿地松最多,日前,笔者随村委会主任晏军荣驱车沿乡道进山查看。途中晏军荣介绍说:堆峰村有218户,
  753人,全村有山地4500亩,人平拥有6亩。
  2003年,村集体以每亩9元/年的价格将山地租赁给客商种植湿地松,其中除30%作为集体预用资金外,每个村民从中受益36元/年。
  沿途三公里,只见村落四周群丘环绕,不远处的山丘个个身着绿装,株株湿地松郁郁葱葱。村民说,2005年国家大力开展林权改革,林地再次给他们带来了绿色财富。堆峰村的山地租赁费随之涨到了40元/亩。村集体年收入也由以前的4万多元增加到了20多万元。如今,每年的5月23日是村民的分红日,每个村民都能从山林中分到150元红利。
  白杨树“致富”
  来到洲上村,村民正在农田里忙活,高高的白杨树挺拔在机耕道上,绿叶哗啦啦地唱着欢歌。
  谢家自然村造林大户谢勇是靠种植杨树发家致富的。前几年,种植杨树致富在村里还是件新鲜事,但有眼光的谢勇却抓住了这个商机,以每米2元的价格取得了洲上村乡间公路、机耕道、河道旁的植树权,种植1.3万多株杨树。如今大的杨树直径已有10厘米,所有杨树按市场估价上百万元。
  不久,省里又推广“一大四小”工程,鼓励大家种杨树发“洋”财。尽管路段租赁费由以前每米2元涨到了每米17元,谢勇还是投标到20亩河滩地,并全部种上了杨树。随着种植杨树的热情高涨,新界埠乡内4条主干道、14条乡道两旁都种上了杨树,公路河渠、田埂村旁都绿荫如盖、杨树成林,全乡涌现出上百户种杨树发“洋”财的造杨大户。
  樟树群“宜居”
  “家居有樟,神清气爽”,这是新界埠乡村民的共同感受。樟树不仅一年四季郁郁葱葱,芳香四溢,而且还能净化村落或居民院落牛栏猪圈产生的怪味,愉悦心情。
  2008年,新界埠乡在全乡实施“万杨千樟”工程,即用5年时间在全乡100个自然村里,规划50%的自然村每村造杨1万株,50%的自然村每村种植以樟树为主的阔叶树1000株,以此美化环境,改善居住条件。
  富港村是乡里“万杨千樟”工程的示范点之一。沿村绕行,只见樟树枝叶繁茂;漫步村中,樟香袭人,时有鸟语雀鸣,处处尽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人景象。目前,该村共有樟树2000余株。
  链接:新界埠乡总面积107.24平方公里,辖14个村和2个乡林场,共108个自然村。目前,全乡有杨树基地6个,总林地面积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良好的环境吸引了众多客商企业进驻,去年全乡财政收入一举突破千万元大关,达到1016万元,实现了3年翻番的奋斗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02元。今年一季度,全乡完成财政收入362万元,同比增长44%。
  2008年6月,省委书记苏荣实地考察时对该乡的做法和造杨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和评价,称赞平原造杨为老百姓办了一座 “绿色银行”。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毕福林
责任者
陈芝华
责任者
晏军荣
相关人物
谢勇
相关人物
苏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