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化成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20724
颗粒名称: 今昔化成寺
分类号: K928.75
摘要: 我1962年到宜春专署文教处工作的时候,单位所在地在宜春城区的西北部,与化成寺属同一个方位,甚至是同一个基层行政区域,所以那时公余便常到化成寺走走。
关键词: 宜春市 化成寺

内容

我1962年到宜春专署文教处工作的时候,单位所在地在宜春城区的西北部,与化成寺属同一个方位,甚至是同一个基层行政区域,所以那时公余便常到化成寺走走。寺院面貌虽如《宜春禅宗志》所述:“位于城北化成岩半山腰,坐北向南,依山面水……正殿原为古祠式,前后两栋,中有天井,白砖泥瓦,风火垛子墙。东侧敬业堂,西首面壁轩,均为两层砖木结构,普通民居式。”但受那时国家政治大气候的影响显得很破旧,香火很不旺盛。唯一吸引我的是她的历史渊源和人文景观。
  原来这家寺院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有僧人在此建佛寺,上岩叫开化院,下岩叫惠昭院。河北赵郡(今河北省赵县)人、唐宰相李吉甫之子李德裕(787一850),在唐文宗太和九年(835)由历任浙西观察使、西川节度使而被贬为袁州长史。刺史是一地之长官,用现代的话说叫一把手。长史虽职任颇重,但终属刺史属官。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三月,李德裕即升任安徽滁州刺史。唐武宗会昌年间(841一846)更高居宰相之位。因李德裕是当时牛李党争中的李派首领,所以唐宣宗上台时(847)李德裕即被贬为潮州司马,不久又被贬为崖州司户,850年以司户卒。正是因为李德裕曾高居相位,所以他在袁州任长史时的住处、读书之处,便成了历史文物。在上世纪60年代,还可以看到“李卫公读书处”、“天然图画”等8块摩崖题刻在寺周的田地山峦之间。
  寺院因战乱和自然灾害曾多次被毁。南宋嘉定年间(1208一1224)开化院重修。清康熙初僧人念融重建佛殿。知府李芳春题额曰:“赞化裁成”。赞化,亦为赞画,意为佐助策划。裁成,亦作财成,语出《易•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汉书•律历志》上。引作“裁成”,意为筹谋而成就之。赞化裁成则谓大家一起筹划帮助而共同成就事业,于是将此四字成语简而为“化成”,以为寺名、地名,今又以之为街道名。所以“化成寺”的名称很符合佛教教义和僧俗各色人等的厚望。乾隆二十六年(1761)袁州同知杨应瑶重建清音阁,祀李德裕。嘉庆庚辰(1820)寺僧募建关帝庙。在寺东增敬业堂,寺西增面壁轩,使化成寺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清朝咸丰六年(1856)因兵燹废毁。后虽修复,却一直没有恢复元气,至上世纪70年代的100余年间,化成寺在日渐式微。
  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上拨乱反正,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宗教的春天来临。1998年8月,原宜春市(现袁州区)政府批准重新开放化成禅寺。1999年8月,化成寺旧殿拆除,新建一栋五层大殿。2000年12月化成寺收归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直管。2002年4月,市政府同意将化成寺周边128亩山林土地划定为化成寺景区。2004年元月,化成寺举行大雄宝殿奠基礼。不久之后,一座崭新的高大敞亮的内容充实的化成禅寺巍然屹立。去年12月,我终于在朋友的陪同下,慕名访问了新建的化成寺。
  年轻的监院释圣常先生热情接待了我们,在寺院的三楼接待室简要介绍了化成寺的情况。他说,他本人于2006年7月从南昌来到化成寺任监院。两年多来,他深感党和政府对寺院的重视和关心,也十分感谢社会各界对寺院的支持和帮助。2006年和2008年,两任市委书记和市长以及多个政府相关部门多次到寺院调査研究,帮助寺院解决诸如土地、不收门票等很多具体问题。在市政府和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旭日集团总裁杨钊先生的支持和资助下,寺院先后建好占地50亩的法堂、长廊和大雄宝殿。化成寺院经历过1000多年、10多个朝代的兴衰隆替,终于在21世纪初期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获得新生,迎来辉煌,宜春幸甚、寺院幸甚、信众幸甚。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建芳
责任者
李吉甫
相关人物
李德裕
相关人物
李芳春
相关人物
杨应瑶
相关人物
杨钊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