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难忘灾区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20698
颗粒名称: 最是难忘灾区行
分类号: P315.95
摘要: 去年5月15日上午,怀着了解灾区情况究竟怎样,受灾同胞需要什么帮助的迫切心情,我随同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赴四川地震灾区医疗救助小分队,乘坐一辆满载药品、医疗器械以及被子、干粮、矿泉水等生活必需品的面包车从宜春出发,直赴远在1700公里之外的四川成都。
关键词: 四川省 地震灾区 志愿者

内容

去年5月15日上午,怀着了解灾区情况究竟怎样,受灾同胞需要什么帮助的迫切心情,我随同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赴四川地震灾区医疗救助小分队,乘坐一辆满载药品、医疗器械以及被子、干粮、矿泉水等生活必需品的面包车从宜春出发,直赴远在1700公里之外的四川成都。
  一路上,大家恨不得身生双翅,早点飞到灾区,尽快为受灾群众提供救治服务。在路上,我们无论是在就餐或问路时,都得到了别人的热情招待和耐心答复。尤其是我们的车子经过所有收费站时,凭着车身上张贴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标语和相关证明,都免交过路过桥费。
  当我们驶上重庆到四川遂宁至成都的高速公路后,看到前往地震灾区的物资运送车、爱心阵一辆接一辆。装的物资有挖掘机、起重机、棉被、衣物以及众多被包装好的物品。一路上还可以看到“苍天无情,人间有爱”、“抗震救灾,共渡难关”等标语和横幅,使人感受到众志成城战胜灾难的信心和真情。
  16日下午5点多钟,我们抵达成都,进入市区时不知如何去四川省红十字会,旁边的市民不但帮我们提供了相关联系电话,还派了一个熟悉路径的青年给我们带路。一到目的地,又有志愿者前来接应。由于前来开展救助活动的志愿者特别多,红十字会的同志忙不过来,后经我们再三恳求,才同意第二天让我们去灾区。
  由于前往灾区参加救援的人员和运送物资的车辆特别多;17日一大早,我们就去四川省红十字会催要“通行证”。没想到想做好事也这么难,我们经过再三请求,总算开到了去重灾区广元市青川县开展救治工作的证明和“通行证”。原来,近两天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的救灾援助队伍和车辆都特别多,尤其是到地震重灾区汶川、北川、彭州等地的各种车辆更是在路上排起了长队,既进不去,又堵塞了交通,给抗震救灾工作带来不便。因此,有关部门在通往重灾区的道路上进行了严格的交通管制,没有特别通行证和相关证明的车辆根本进不了灾区。
  我们当即决定赶赴青川县木鱼镇,与先期到达该镇的江西省医疗救助小分队会合。12时30分,我们进入青川县境内。此时离青川县城还有76公里,离木鱼镇还有约120公里。途中,触目所及,都是倒塌的房屋和滚下山的石头。一路上,我看到不少背着大包小袋的人往山里赶。原来他们都是青川在外地打工、读书、做生意的人。他们听到家里发生强烈地震,损失惨重,又与家人和亲友联系不上时,心里特别焦急和担心,于是就纷纷赶回家。可重灾区又不通车,就只有走路和搭顺路车。一些有私家车的好心人特地将“爱心车”开到下高速的路上,义务送他们回家。
  经过近10个小时的艰难行进,我们傍晚时才赶到木鱼镇。
  我们来到了被地震夺走300多条生命的木鱼镇中学,遇难的学生就葬在旁边的小山坡上,看到那一个个新鲜的黄土堆,我不禁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傍晚时天色变暗,大风吹起,雨点飘洒,在纷飞的尘土中,还伴随着一股异味。我们只有找到先期到此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的江西省医疗救助小春市的队员。这时,我们惊闻天若降暴雨上游的堰塞湖有可能淹没木鱼集镇,驻扎该镇的部分救援队伍开始做撤退准备的消息。
  我们来不及吃干粮充饥,就驱车直奔青川县城。
  虽然青川县城也未必安全,但我们不敢出山,因为天黑路陡塌方多,途中若发生余震或天下雨,那真是生死未卜。没有帐篷,我们就露宿街头。我先是背靠电线杆,就着路灯的光线写稿,写了一个多钟头,电脑没电了,又找不到充电的地方,就只好躺在旁边没有建筑物的马路旁睡觉。
  凌晨1点多钟,我突然被一阵巨大的轰鸣声惊醒,紧接着感到山摇地动,电线杆嗡嗡作响,路面震得让人跳了起来。发生了强烈的余震!下午,我们才知道,这次余震强达6.1级,震中就在距离不远的江油。
  第二天,我们开展了走访问诊、赠送药物的活动。由于当地受伤需入院治疗的灾民已送往市级及其以上医院治疗,灾区的医疗救治工作也已接近尾声。我们这支小分队作为一个没有分配任务的民间组织,在医疗救治工作中难以插上手。因此,我们决定到广元市区过夜。谁知广元城区也遭到灾害,许多楼房已开裂或下沉,根本找不到可居住的地方。我们只好连夜直奔相邻的陕西省汉中市“借宿” 。
  在汉中,我们通过媒体获知与汶川、理县交界的什邡市也是地震重灾区,灾后防疫杀菌任务繁重。于是,19日我们决定去什邡。
  下午,我们与什邡市相关方面取得联系,安排我们第二天下乡镇参加灾后疾病防治和消毒杀菌工作,但吃、住、行、饮自理。当晚,我们露宿什邡城区马路边。
  20日清早,我起“床”不久,就看到三名战士在每顶灾民帐篷前打扫卫生;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名战士站岗,有救灾物资发放点,有临时厕所。间或有少女及妇女站在帐篷前细心地梳理头发,灾民的脸上一片安详。
  可以看出,尽管灾区人们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灾难,尽管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任务艰巨,但受灾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强大支撑下,在各地企业和个人的大力援助下,仍然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满怀希望和信心,迎接新的生活。
  上午,我们按照安排,跟随上海医疗救助队到什邡市师古镇进行打药灭菌、入户问诊等工作。我看到不少受灾群众正在田里收割油菜,栽插水稻。看来,百折不挠的灾区人们已开始恢复生产,着手灾后重建工作了。
  我想,灾难更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坚强,危难更能彰显一个人的品质。
  22日,我们得到通知,鉴于灾后防病防疫和心理安抚工作是由政府和有关部门组成的专业队伍进行的,为更好地维护灾区秩序、打好防疫攻坚战,相关方面要求没有相关设备和专业技术的志愿者,应于近期分批有序撤离灾区。因此,我们这支志愿队于22日离开成都,踏上了归途。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四川省成都市
相关地名
陕西省汉中市
相关地名
什邡市师古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