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祭汶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20604
颗粒名称: 心祭汶川
分类号: I056
摘要: 去年那场骤然降临的巨大灾难,震撼着四川大地,震撼着13亿人民的心灵,震撼着全世界。在灾难面前,一个个美丽的生命在瞬间消失,一个个美好的家庭分崩离析,丈夫与妻子阴阳两隔,父母与儿女再难相见。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汶川

内容

去年那场骤然降临的巨大灾难,震撼着四川大地,震撼着13亿人民的心灵,震撼着全世界。在灾难面前,一个个美丽的生命在瞬间消失,一个个美好的家庭分崩离析,丈夫与妻子阴阳两隔,父母与儿女再难相见。
  哀悼日,防空警报响起,那一刻,神州大地,山河挥泪,草木含悲,13亿中国人同时向在灾难中失去生命的亡灵默哀。一声声警报,江河呜咽,草木抽泣,这是人们对失去生命的亲人的呼唤。我站在办公室的窗口,心底涌起一阵凄凉,一阵悲哀,泪水在脸上悄然滴落。
  那天晚上,在万载县政府广场,在万载中学操场,在锦江河畔,人们自发地聚集到一起,点燃烛光,流着泪水,为逝者祷告。烛光围成“心”形,组成“中国地图”,组成“汶川”字样。人们折叠一只只小船,燃上蜡烛,放入水中。烛光在地上闪烁,在水中飘移,他们所承载的是人们无尽的哀思。那一晚,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最南的曾母暗沙到最北的漠河,从最东端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到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无论距离多远,无论空间多大,心与心已经没有了距离。无数的中国人,燃起无数的烛光。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最深情最悲痛的祷告。这是无数的中国人民为灾难中逝去的灵魂最虔诚的祝福。
  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护着4个学生。学生获救了,他自己却不幸遇难。17岁的晏鹏本来已经被甩出了教室,但他又返回教室,想救出困在里面的同学,最后他被埋在了废墟中。民警蒋小娟在地震灾民庇护所为一些急需哺乳的地震灾区孤儿喂奶,却“狠心”把自己才6个月大的孩子交给父母照料。武警战士夜以继日、舍生忘死抢救一个个生命。的哥们自发救灾,献血的人排成长龙,灾难中,发生的这一切都令人感动。
  “5·12”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一年,然而,大地震中发生的一切都还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一年的时间证明,一年的事实证明,地震可以夺去人们的生命,却无法夺去人们心中的希望;地震可以摧毁人们的家园,却无法摧毁人们的意志。
  今天,我再燃起一支蜡烛,祭奠去年在地震中逝去的灵魂,为天堂里的他们祈祷和祝福。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振奋精神,与汶川人民一起,帮助他们建设美丽的新家园。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德明
责任者
谭千秋
相关人物
晏鹏
相关人物
蒋小娟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万载县政府
相关机构
万载中学
相关机构

相关专题

四川省汶川县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