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一千余名党员干部“五进农家”惠农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20479
颗粒名称: 樟树一千余名党员干部“五进农家”惠农民
分类号: F320.3
摘要: 为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樟树市组织90多个市直部门单位、19个乡(镇、街道)的10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乡村“帮扶项目进农冢'为主要内容的”把服务做到农民的心坎上,该市组织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和良好形象深入乡间,工作方式的转变让群众看到了党员干部的真诚”群众的需要就是党员干部努力的方向,针对农民反映的文化生活单调、致富门路不广等问题,通过政策讲解、法制课堂、道德评议、文化扶持、项目帮扶等形式,在广大农村上演了一场场服务,市财政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关键词: 党员干部 农民 农村发展

内容

为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年4月初以来,樟树市组织90多个市直部门单位、19个乡(镇、街道)的10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乡村,广泛开展以“形势教育进农家,法制宣传进农家,道德新风进农家,和谐文化进农家,帮扶项目进农冢'为主要内容的“五进农家”活动,通过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让农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与和谐。“群众在想什么,群众在盼什么,我们应该为群众干点什么?”翻开樟树市大桥街道干部皮平生的民情日记本,扉页上留下的这句话,始终提醒他在每一个进村的工作日里用心倾听,记下每一位群众的呼声。为了找准工作方向,把服务做到农民的心坎上,该市组织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和良好形象深入乡间,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慰问、发放调查问卷、记“民情日记”等形式,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摸清群众所思所盼。从“坐等问题找上门”到“主动上门听民意”,工作方式的转变让群众看到了党员干部的真诚,进而打开了一扇干群交心的“窗口”。截至4月底,该市共收集社情民意2420条,梳理出影响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144个,已经解决了125个。群众的需要就是党员干部努力的方向。针对农民反映的文化生活单调、致富门路不广等问题,该市整合部门资源,形成联动合力,通过政策讲解、法制课堂、道德评议、文化扶持、项目帮扶等形式,在广大农村上演了一场场服务“三农”的好戏。市财政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让农民饱享丰富的“文化大餐”;科技局、卫生局、司法部门的专家纷纷“赶场”各地圩日,为群众送上“科技圩”、“法制牙”、“政策牙”;农村“五老”人员在道德公评公议活动中发挥余热,将道德新风传遍乡村大地;500余名农技人员活跃在田间地头,助春耕、传技术,帮助农民调结构、选项目……“五进农家”活动开展以来,该市组织送电影、送戏下乡147场,开展咨询下乡57次,为群众提供各类致富信息568条,举办技能培训245期,帮助3264名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扶持农民创办实体58个。为确保“五进农家”活动“常流水、不断线”,该市一方面建立起市领导挂点、市直部门包村、乡村干部联组帮户的帮扶机制,并建立健全督促检查机制,由市委组成专门督导组不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各项服务的常态化;另一方面,建立起政府补贴、部门资助、社会赞助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投入机制,集中资金用于扶持农村发展产业协会组织,完善文化活动网络,健全普法机构和群众自治组织。目前,该市兴建农家书屋、文化站、文化宣传长廊等活动场所266处,建立法制宣传队38个,组建各类种养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8个,村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妇女禁赌协会、群防群治队伍等自治组织,在农民身边留下了一支支带不走的工作队伍。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利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樟树市
相关地名